鄭冬梅
(崇左市計量測試研究所,廣西 崇左 532200)
《多參數監護儀》(JJG 1163—2019)檢定規程。
實驗室溫度為(20±3)℃,相對濕度不大于70%,無振動和電磁干擾。
名稱:生命體征模擬儀;型號:ProSim8p;廠家:FLUKE;編號:3225012。
該器具的最大允許誤差如表1所示。

表1 器具最大允許誤差[1]
名稱:多參數監護儀;型號:eMP10;廠家:深圳邁瑞;編號:AC7-03004706。
按規程要求,具體檢定方法如下:
(1)生命體征模擬儀與監護儀連接,在監護儀的Ⅱ導聯上進行心電電壓示值誤差檢定,監護儀增益為10 mm/mV,標準器輸出電壓為1.0 mV、頻率為2.0 Hz的方波信號到監護儀。
(2)用醫用膠管和三通把被檢監護儀、袖帶(袖帶扎在一個金屬圓柱體上)、生命體征模擬儀連接起來組成檢定系統,檢定時將監護儀調節至靜態壓力測試模式,由生命體征模擬儀輸出標準壓力值至需要的測量點,讀取監護儀示值與生命體征模擬儀示值,被檢監護儀示值減去生命體征模擬儀示值即為所得的示值誤差[2]。
(3)標準器呼吸率發生裝置的呼吸率設置為20次/min,CO2標準氣體濃度為5.0%體積百分比,采用CO2標準氣體、呼吸率發生裝置和被檢多參數監護儀的CO2模塊搭建好檢定系統,記錄監護儀讀取的測量結果,通過氣壓計顯示的大氣壓計算出CO2濃度標準值,二者之差為二氧化碳濃度示值誤差。
式中:δV為電壓測量誤差(%);Vi為監護儀心電電壓測量結果(mV);Vo為生命體征模擬儀輸出心電電壓值(mV)。
由于各輸入量之間不相關,即r(Vi,Vo)=0,則合成不確定度可以表示為:
2.2.1輸入量Vi的標準不確定度u(Vi)
主要來源:被檢監護儀的電壓測量重復性和鋼直尺分辨率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3]。
(1)測量點:被檢監護儀增益為10 mm/mV,標準器輸出電壓為1.0 mV、頻率為2.0 Hz的方波信號到監護儀,在重復性條件下進行10次測量,采用A類方法進行評定,測量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輸入量Vi測量結果
根據公式:
由于單次測量為報出結果,電壓幅度測量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為:
(2)鋼直尺的分度值為0.5 mm,因此由鋼直尺分辨率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為:
由于應在u1(Vi)和u2(Vi)中取較大者,因此可以只納入鋼直尺分辨率引入的不確定度:
2.2.2 輸入量Vo的標準不確定度u(Vo)
根據標準器校準結果,在該測量點不確定度Urel=1.2%,k=2,按B類評定,Vo的標準不確定度為:
在1 mV測量點,Vo=1 mV,10次測量平均值得Vi=0.977 mV,所以靈敏系數為:
不確定度分別來源于鋼直尺分辨率u(Vi)和標準器u(Vo),其具體數值及靈敏系數如表3所示。

表3 標準不確定度一覽表
式中:Δp為靜態壓力示值誤差;p為監護儀靜態壓力示值;po為無創血壓模擬儀輸出壓力值。
由于各輸入量之間不相關,即r(p,po)=0,則合成不確定度可以表示為:
3.2.1 輸入量p的標準不確定度u(p)
輸入量p不確定度的來源是監護儀的測量重復性及分辨率。
(1)測量重復性可通過重復測量得到,采用A類方法進行評定。以240 mmHg檢定點做詳細評定,連續測量10次,測量結果:241、240、241、241、240、241、241、241、240、241 mmHg。
單次實驗標準差:
實際情況中,也是以單次測量值作為測量結果,則輸入量p的標準不確定度為:
(2)監護儀分辨率不確定度。儀器的最小分辨率刻度為1 mmHg,屬均勻分布,采用B類方法進行評定:
因為監護儀分辨率引入的不確定度大于測量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所以輸入量p的標準不確定度u(p)=u2(p)=0.58 mmHg。
3.2.2 輸入量po的標準不確定度u(po)
輸入量po的不確定度主要來源于標準器不確定度,可根據證書給出的定值不確定度來評定,因此采用B類方法進行評定。
標準器校準結果靜態壓力不確定度U=0.10 kPa(0.75 mmHg),故:
不確定度分別來源于監護儀分辨率u(p)和標準器u(po),其具體數值及靈敏系數如表4所示。

表4 標準不確定度一覽表
取包含因子k=2,則相對擴展不確定度為:
式中:ΔD為呼末二氧化碳濃度示值誤差;D為呼末二氧化碳濃度測量結果;Do為呼末二氧化碳標準值。
由于各輸入量之間不相關,即r(D,Do)=0,則合成不確定度可以表示為:
4.2.1 輸入量D的標準不確定度u(D)
輸入量D不確定度的來源是監護儀的測量重復性及分辨率[4]。
測量重復性可以通過重復測量得到,采用A類方法進行評定。按檢定規程,采用二氧化碳濃度為5.0%體積百分比的標準氣體(對應38 mmHg,大氣壓為760 mmHg的條件下)進行檢定,呼吸率測量點為20次/min,記錄監護儀顯示的呼末二氧化碳濃度,在重復性條件下進行10次測量,測量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輸入量D測量結果 單位:mmHg
測量平均值為38.19 mmHg,利用貝塞爾公式可得單次測量結果的實驗標準差為:
呼末二氧化碳濃度測量重復性引入的相對不確定度分量為(n=3):
多參數監護儀的呼末二氧化碳顯示分辨率為0.1 mmHg,其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為:
故u(D)=max{ua(D),ub(D)}=0.37 mmHg。
4.2.2 輸入量Do的標準不確定度u(Do)
主要來源:示值最大允許誤差以及氣壓計的準確度等級[5]。
實驗室氣壓計顯示的大氣壓為769.661 mmHg,可以計算得到呼末二氧化碳濃度標準值為:
根據規程中要求,二氧化碳標準氣體濃度最大允許誤差為±2%,按照均勻分布,此不確定度分量為:
規程中對氣壓計準確度等級的要求是0.1,由此帶來的不確定度分量為:
不確定度分別來源于監護儀重復性u(D)和標準器u(Do),其具體數值及靈敏系數如表6所示。

表6 標準不確定度一覽表
取包含因子k=2,則相對擴展不確定度為:
以上為多參數監護儀心電電壓示值誤差、靜態壓力示值誤差、呼末二氧化碳濃度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分析,其不確定度均符合開展檢定項目需求。不確定度的分析,建立數學模型是關鍵,然后再根據數學模型確定測量不確定度的來源。每一位分析者對各分量的理解不同,分析過程會存在差異,因此不確定度的分析沒有標準答案,比如在測量過程中,對環境影響因素的認識不恰如其分或對環境條件的控制不夠完善,對儀表的讀數存在人為誤差等,都會影響到測量結果。本文通過認真研究分析,為各位一線技術工作者提供了該項目分析方法的可靠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