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博文
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力量,對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具有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展望新時代、踏上新征程,我們要進一步深化對志愿服務的規律性認識,深刻把握志愿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內容和基本途徑,守正創新、主動作為,銳意進取、真抓實干,以實績實效推動黑龍江志愿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
志愿服務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龍江新篇章的重要力量。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志愿服務制度和工作體系”,為開展志愿服務工作指明了目標方向和工作路徑。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志愿服務事業,親自指導、親切關懷,在參觀考察、座談交流、批示回信時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深刻闡明了中國特色志愿服務的地位作用、職責使命、實踐要求,強調“志愿者事業要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同行”,為推進新時代志愿服務事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黑龍江省委始終高度重視學雷鋒志愿服務工作,自2018年以來,有30多位現職副省級以上領導注冊成為志愿者并帶頭參加志愿服務,示范帶動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和人民群眾積極投身到志愿服務中來,一時間志愿服務在黑龍江大地蔚然成風。省委主要領導同志強調要推進“黨建+志愿服務”,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辦好群眾身邊“微實事”,當好群眾的貼心人,特別是要對接志愿者所能和群眾所需,提高志愿服務的針對性實效性。近年來,黑龍江省志愿服務工作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健全“一體兩翼”志愿服務體系為牽動,以服務中心工作、滿足群眾需求為重點,扎實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項目化、信息化、常態化建設,志愿服務參與主體日益廣泛,志愿服務領域范圍不斷擴展,志愿服務越來越深度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方方面面。據黑龍江志愿服務平臺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省注冊志愿者達到522.6 萬人,各級各類志愿服務組織達到10.6 萬個,黑龍江特色志愿服務事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喜人態勢。與此同時,黑龍江省志愿服務也存在著志愿服務工作統籌協調有待加強、志愿服務活動不夠規范、志愿服務時長記錄不夠準確、志愿服務先進典型的選樹、宣傳、推廣力度不夠、保障和激勵機制不夠健全等問題。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黨中央基于對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和發展條件變化的科學判斷,作出推動各項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抉擇。這就要求志愿服務也要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從“數量追趕”轉化為“質量追趕”,著力把快速發展的數量優勢轉變為不斷增強的質量優勢。我們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抓住歷史機遇,強化責任擔當,以更自覺的態度、更主動的作為、更有效的舉措,全力推動黑龍江志愿服務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健全黑龍江特色志愿服務體系,是黑龍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賦予的使命任務。新時代新征程推動黑龍江志愿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強頂層設計、注重科學規劃、積極探索實踐,以抓實志愿服務“六大體系建設”為抓手,努力構建具有黑龍江特色的志愿服務事業發展模式和實踐路徑。突出基層主體、用好專業力量,健全志愿服務組織體系。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培育富有活力的專業化志愿服務隊伍,提升志愿服務組織整體實力和發展后勁,真正讓志愿服務隊伍強起來、實起來、活起來。堅持需求導向、樹立品牌意識,健全志愿服務項目體系。把項目化運作作為推動志愿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堅持目標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精心設計、精準實施,策劃推出一批示范性強、影響力大、群眾認可的志愿服務品牌項目,不斷提升志愿服務的針對性、實效性。注重統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健全志愿服務運行體系。充分發揮黑龍江省志愿服務“一體兩翼”體制優勢,健全工作運行機制,加強資源統籌整合,實施有序有效管理,打造多部門共同參與、聯動高效的協調機制,扎實推進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深化人文關懷、落實嘉許禮遇,健全志愿服務保障體系。深入貫徹落實《志愿服務條例》,健全完善激勵嘉許機制,切實提高志愿者的相關保障和社會認同,鼓勵引導更多人積極參與志愿服務,促進全省志愿服務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強化數字賦能、實現資源共享,健全志愿服務信息體系。堅持以數字化發展為導向,加強志愿服務信息化供給和網絡化服務,建好用好省級志愿服務樞紐中心,優化升級“黑龍江志愿服務平臺”服務功能,實現線上線下同頻共振、各類資源有效配置,促進志愿服務工作及時、高效、便捷。厚植黑龍江特色、深挖文化內涵,健全志愿服務文化體系。將志愿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與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相融合,著力強化文化引領,加大宣傳培育,提升主體意識,推動志愿服務人人可為、處處可為、時時可為。

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開展“巧手做花燈歡樂迎元宵”志愿服務活動

依安縣文藝志愿者書寫春聯為群眾送祝福
志愿服務發展得越快,相關的制度保障越要跟上。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多措并舉,凝聚工作共識,形成整體合力,不斷推進黑龍江志愿服務事業創新發展。一是明職能、重落實。進一步完善黑龍江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統一領導、黑龍江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牽頭協調、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分工負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志愿服務領導體制,構建聯動高效、協調有序的工作格局,形成共同推進志愿服務的強大合力和整體效應,為實現志愿服務高質量發展各盡其責、各展所長。制定實施《關于推動全省志愿服務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方案》和《黑龍江省志愿服務激勵嘉許辦法(試行)》,統籌推動各項工作任務和激勵政策的落實落地,明確工作目標、責任分工、預期效果和完成時限,層層壓實責任,推動志愿服務工作任務見行見效、走深走實。二是定項目、強抓手。積極引導志愿服務從“活動”向“項目”轉變。充分發揮省級項目示范引領作用,推動各地各部門樹立項目化思維,采取項目化管理方法,通過高水平規劃、精細化設計,把志愿服務工作轉化為可見、可為、可推的具體項目,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做到前期有規劃,中期有調控,后期有評估,確保項目實施有序有效。通過開展全省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大賽、“5 個100”先進典型學習宣傳活動等,遴選和扶持一批重點項目,提供業務培訓、專業指導、資金支持等服務,推動志愿服務項目可持續發展。三是重實效、善作為。志愿服務要堅持實效性原則,切實服務黨委、政府中心工作,著力幫助人民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和生活難題,圍繞人民群眾所思所盼所想,積極提供便民生活、心理關懷、醫療保健、安全救援、維權調解和信息技術等專業志愿服務。創新開展志愿服務工作,推動在社區、校園、公園、景區等人群集中的地方建立志愿服務站點,為人們就近就便、隨時隨地參與志愿服務創立渠道。充分發揮“黑龍江志愿服務平臺”“龍江志愿”“極光新聞志愿者頻道”等省級志愿服務信息化平臺優勢,優化供需對接機制,實現網上發布、線下圓夢,推動志愿服務更加精準、高效、便利,讓人民群眾真正得到實惠、感到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