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 晨
我是一名高校黨務工作者,也是東北抗聯老戰士陳雷、李敏的孫女。這些年來,爺爺奶奶傳承給我的精神力量始終鞭策著我不斷砥礪前進。
還記得那是一個寧靜的中午,正當我苦思冥想如何將黨的創新理論以學生喜愛聽、聽得進去的方式解讀出來時,辦公室里的一本《奮斗》雜志吸引了我的注意。
靜思往事,歷歷在目。《奮斗》雜志如同老友,將我帶回孩童時代。那也是一個晌午,奶奶李敏拿著《奮斗》雜志一頁頁向我講授其中的內容。她經常在講述中回憶起當年的戰斗往事。有時,她告訴我,要記住東北抗聯《十大要義歌》的首句“拯救危亡,神圣天職,以身許國,誓死抗日”,這是東北抗聯精神的寫照。她還經常回憶起1936年冬天跟隨李兆麟、馮仲云等革命先輩與日本侵略者英勇斗爭的故事。
但那時我太小了,瞪著一雙眼睛,聽著故事里的熱鬧,卻不能完全理解故事背后的宏大意義。
斗轉星移,我已從懵懂孩童成長為一名高校黨務工作者。時隔多年,《奮斗》雜志再一次與我見面。翻開這本雜志,其中《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欄目聚焦的東北抗聯精神讓我茅塞頓開——何不將東北抗聯精神與黑龍江振興發展結合在一起向學生進行宣講呢?
我把自己兒時記憶中那段奶奶的叮嚀穿插進課件中,教育引導學生們要傳承弘揚東北抗聯精神,不斷賦予東北抗聯精神新的時代內涵,切實把東北抗聯精神轉化為奮力前行的不竭動力。不出所料,這堂黨課受到高度好評,領導、同事與學生們紛紛為我點贊。
打那以后,每當遇到黨務工作方面的問題,我都會第一時間找來《奮斗》雜志先學習一番。慢慢地,在《奮斗》雜志中尋找答案成了我的工作習慣。
2018 年7 月21 日,奶奶走完了她革命、光榮的一生,我只能在無數次聆聽東北抗聯的戰斗事跡時追憶奶奶的音容笑貌。如今,《奮斗》雜志成了我緬懷奶奶的又一個橋梁,每次閱讀《奮斗》雜志時,奶奶的叮嚀與教導仿佛仍在我的耳邊縈繞。
未來,學好用好《奮斗》,矢志傳承紅色基因,用東北抗聯精神培育時代新人,將是我畢生所追求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