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 楠,孫 青,郝瑞霞,郭 峰,*
(1.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自然資源部生態地球化學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37;2.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北京 100871)
有機酸廣泛分布于植物的根、莖、葉、果實等部位,對于維持植物自身的新陳代謝具有重要作用:植物根系通過分泌有機酸影響周圍土壤和礦物中元素的釋放,改善根系環境,增強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植物莖和葉通過分泌有機酸參與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過程,促進植物生長;植物果實中積累的有機酸不僅與其風味、色澤密切相關,同時也是判斷果實成熟度的重要指標[1-3]。植物中的一些天然有機酸具有疾病預防和維護人體健康的功效。例如,檸檬酸和蘋果酸能促進體內三羧酸循環,幫助營養元素吸收、提升人體新陳代謝速度[2-3];沒食子酸具有抑菌、抗炎、抗氧化等生理學活性,可幫助調節腸道菌群組成[4];琥珀酸具有抑菌、鎮靜、止血的功效,可增強人體免疫力[5]。
目前,有機酸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氣相色譜(gas chromatography,GC)和氣相色譜-質譜(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GC-MS)法[6-8]、離子色譜(ion chromatography,IC)法[9-11]、高效液相色譜(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和高效液相色譜-質譜(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法[12-19]。GC主要用于測定低分子質量、易揮發的有機酸,對于沸點較高的有機酸通常需要衍生化處理,但衍生化過程會增加操作難度和前處理時間,并且可能導致誤差加劇,從而限制了GC和GC-MS法的應用[6-8]。IC[9-11]和HPLC[12,14-16]是有機酸分析最常用的方法,但非特異性檢測器易受到樣品基質的干擾,因此對于基質復雜的樣品,往往需要采用相對復雜的前處理去除干擾,以保證分析的靈敏度和準確度。質譜具有高選擇性、高靈敏度等優點,可彌補HPLC定性能力不足的缺點,HPLC-MS也因此成為目前公認的有機酸高效檢測方法[13,17-19],并被2021年最新發布的有機酸國家標準所選用[19]。近年來,高分辨質譜以其精準識別、精確定量的技術優勢,在食品分析領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Scordo等[20]利用液相色譜-四極桿-離子阱高分辨質譜建立了測定草莓和橄欖中全氟烷基酸的分析方法,為有機酸的分析提供新思路。
大多數低分子質量的天然有機酸易溶于水,因此通常采用水、甲醇、乙醇等溶劑或混合溶劑提取植物中的有機酸[2,10,12,19-22]。如今,除了常規的蒸餾法[2-3]、超聲提取法[3]、液液萃取法[3,14]、固相萃?。╯olid-phase extraction,SPE)法[3,7,23]外,一些新型前處理技術如固相微萃取[8]、基質固相分散萃取[24]、QuEChERS法[20]也開始應用于有機酸的提取。在線固相微萃取是一種可與儀器連接的在線全自動前處理技術,它與HPLC-MS聯用時,可通過柱切換實現樣品的自動富集、純化、洗脫和分離分析,簡化前處理程序,提高分析效率[25-26]。迄今,在線SPE與HPLC-MS聯用技術已成功地應用于食品和環境領域有機污染物的分析[26-29],但相關技術對于有機酸的分析鮮有報道。
本研究采用在線SPE技術結合高效液相色譜-四極桿-靜電場軌道阱高分辨質譜(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orbitrap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HPLC-Q-Orbitrap-HRMS)技術,建立一種快速測定植物中11 種水溶性有機酸的新方法。方法簡單、快速、精準、可靠、自動化程度高,適用于植物中有機酸類化合物的批量分析。
甲醇、乙腈(均為色譜純) 德國Merk公司;甲酸(LC-MS級),有機酸標準品:L-乳酸、香豆酸、沒食子酸、檸檬酸、香草酸、阿魏酸、新綠原酸(純度均大于98%) 上海安譜實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甲酸銨(分析純) 美國Fisher Chemical公司;富馬酸、琥珀酸、L-蘋果酸、DL-酒石酸(純度均大于98%)德國Dr.Ehrenstorfer GmbH公司;內標:檸檬酸2,2,4,4-D4(>99%) 加拿大CDN公司;實驗用水為超純水(18.2 MΩ·cm)。
HPLC-Q-Orbitrap-HRMS聯用儀Q Extractive(配備DGP-3600RS雙梯度快速分離泵、自動在線SPE系統及Xcalibur數據處理系統) 美國Thermo Fisher公司;A11-研磨機 德國IKA公司;THC-超聲波提取器 濟寧天華超聲電子儀器有限公司;3-15型高速離心機 德國Sigma公司;Milli-Q超純水機 美國Millipore公司;Premier BEH C18AX色譜柱(100 mm×2.1 mm,1.7 μm)、Oasis MAX在線SPE柱(20 mm×2.1 mm,30 μm) 美國Waters公司;0.22 μm親水性尼龍濾膜 上海安譜實驗科技有限公司。
1.3.1 溶液配制
內標溶液:準確稱取10.00 mg內標物,用甲醇定容至10 mL,配制成1000 mg/L內標儲備液,于4 ℃密封貯存。使用前,用甲醇-水(1∶1,V/V)稀釋內標儲備液,配成10.0 mg/L內標溶液。
有機酸標準溶液:分別稱取11 種有機酸單一標準品各10.00 mg,用甲醇-水(1∶1,V/V)定容至10 mL,配制成1000 mg/L有機酸混合標準儲備液,于4 ℃密封儲存。
空白標準工作溶液:用甲醇-水(1∶1,V/V)將混合標準儲備液逐級稀釋,配制成質量濃度為1、2、5、10、20、50、100 μg/L的空白標準工作溶液,同時加入內標溶液,使內標質量濃度為1.0 mg/L。
基質標準工作溶液:小白菜和芡實樣品溶液,稀釋100 倍后,配制質量濃度為1、2、5、10、20、50、100 μg/L的基質標準工作溶液,同時加入內標溶液,使內標質量濃度為1.0 mg/L。
1.3.2 樣品前處理
以白蘿卜、胡蘿卜、土豆、小白菜、香蕉、蘋果、葡萄、芡實作為植物根、莖、葉、果實、種子的代表性樣品進行實驗。前7 種樣品采購自北京某超市,新鮮芡實采摘自蘇州芡實種植基地。
取適量樣品洗凈、去核、切塊,放入研磨機中制成勻漿。稱取2.00 g勻漿液于離心管,加入18 mL甲醇-水(1∶1,V/V),渦旋振蕩后,超聲提取15 min,5000 r/min離心5 min,取上清液,過0.22 μm親水濾膜,濾液用超純水稀釋數倍后,加入內標溶液,待上機分析。
1.3.3 儀器分析條件
在線SPE與HPLC-MS/MS聯用系統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在線SPE-HPLC-MS/MS質譜分析系統示意圖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online SPE-HPLC-Q-Orbitrap-HRMS system
1.3.4 在線SPE條件
通過HPLC系統進行自動在線SPE,左泵為樣品富集泵,右泵為分析泵。具體參數見表1。預處理的樣品在左泵流動相的帶動下,經Oasis MAXSPE柱在線富集,以0.50 mL/min流速等梯度洗脫,清洗2.0 min后,六通閥與分析柱連通,右泵流動相將目標組分及內標物洗脫至BEH C18AX分析柱,洗脫4.5 min后,六通閥自動切換回初始位置,左泵進行在線SPE柱再生。與此同時,右泵流路進行目標組分的分離和質譜檢測。

表1 在線SPE及HPLC條件參數Table 1 Mobile phase parameters for online SPE and HPLC
1.3.5 色譜條件
Premier BEH C18AX色譜柱(100 mm×2.1 mm,1.7 μm);柱溫35 ℃,進樣量1.0 mL,流速0.25 mL/min;流動相A:含10 mmol/L甲酸銨的0.9%甲酸溶液,流動相B為0.9%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脫程序見表1。
1.3.6 質譜條件
電噴霧離子源;Full MS/dd-MS2負離子模式掃描;探針溫度450 ℃;離子傳輸管溫度300 ℃;噴霧電壓2.8 kV;S-Lens電壓60 V;鞘氣流速48 arb;輔助氣流速12 arb;吹掃氣流速2 arb;質量掃描范圍m/z50~500;一級全掃描分辨率為70000 FWHM,二級子離子掃描分辨率為17500 FWHM;歸一化碰撞能30 eV。11 種水溶性有機酸的化學性質及質譜離子信息見表2。

表2 11 種水溶性有機酸的化學性質及質譜參數Table 2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mass spectrometric parameters of 11 water-soluble organic acids
1.3.7 基質效應的計算
在線SPE不僅可以富集目標組分,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樣品基質進行凈化,降低基質干擾[26]。為了評估基質效應對分析過程的影響,采用下式計算[20]:
式中:S1為基質匹配標準曲線斜率;S2為空白標準曲線斜率。
2.1.1 色譜柱的選擇
反相C18色譜柱具有高穩定性、疏水選擇性以及較好的分離能力,是目前有機酸分析常用的色譜柱[2,3,14,20],也是GB 5009.157—2016《食品中有機酸的測定》推薦使用的色譜柱[21]。但采用在線SPE上樣時,洗脫液直接注入分析柱,進樣體積遠大于常規HPLC的進樣量(1~10 μL),因此色譜柱需要更耐酸、耐水,于是本研究選用一種性能更好的新型反相色譜柱(BEH C18AX),其固定相混合填料經過末端封閉比C18色譜柱更穩定。實驗表明,BEH C18AX色譜柱在低pH值條件下,可以實現11 種有機酸的良好分離,且柱流失較低,故選其作為分析柱。
2.1.2 流動相的選擇
11 種目標有機酸均屬于弱酸(表2),其在水中存在離解平衡,但離子態的有機酸在色譜柱上保留較弱,因此常在流動相中加入酸性添加劑,降低流動相pH值促進有機酸向分子形式轉換,增加其在色譜柱上的保留[2,12,14]。實驗考察水-乙腈體系中,甲酸添加量(0.1%、0.5%、0.9%)對分離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甲酸添加量的增加,11 種有機酸的響應更強,峰形更尖銳,但考慮到儀器管路和色譜柱的酸堿耐受區間為pH 2~10,0.90%甲酸溶液pH值已達到2.2,故不再進一步增加甲酸的量,初步確定流動相中甲酸添加量為0.9%。為進一步提高有機酸離子化效率、促進脫氫準分子離子峰[M-H]-的形成、減少色譜峰拖尾,嘗試在流動相中加入適量甲酸銨,增加目標組分的響應強度。實驗表明,在0.9%甲酸溶液中,隨著甲酸銨添加量(5、10、20 mmol/L)的增大,11 種有機酸的峰形逐漸尖銳,但[M-H]-的響應強度逐漸降低。綜合考慮,確定甲酸銨的添加量為10 mmol/L,故流動相A的組成為含10 mmol/L甲酸銨的0.9%甲酸溶液。
2.1.3 柱溫的選擇
柱溫升高可以降低流動相黏度、提高傳質效率、增加分離度,同時縮短分析時間;但柱溫過高不利于組分的分離,且會影響色譜柱的使用壽命。實驗考察柱溫在25~45 ℃下,11 種有機酸的分離效果及儀器壓力情況。結果表明,隨著色譜柱溫升高,HPLC系統壓力降低,目標組分出峰更快,但分離度降低。當柱溫大于40 ℃時,琥珀酸、檸檬酸和沒食子酸的色譜峰部分重疊;當柱溫降至35 ℃時,三者可基本分離;而當柱溫小于30 ℃時,三者的分離度大于1.5。但考慮到分離度也可由流速調節,而液相系統的壓力則主要由溫度控制,為了避免HPLC系統運行壓力超過Oasis MAX柱壓上限(413 bar/6000 psi),最終選取柱溫為35 ℃。
2.1.4 流速的選擇
考察流動相流速在0.15~0.30 mL/min下,11 種有機酸的分離效果及保留時間。結果表明,當流速小于0.20 mL/min時,有機酸的峰寬較大,且出峰時間靠后,分析時間延長;提高流速至0.25 mL/min時,能獲得較好的峰形和靈敏度,且分析時間也相應縮短;當流速提高至0.30 mL/min時,各組分的分離度下降,且液相系統壓力在運行過程中超過了Oasis MAX柱壓上限(413 bar),故確定流速為0.25 mL/min。
另外,對梯度洗脫程序也進行了優化,通過不斷調整,最終確定的洗脫程序見表1。
選取11 種有機酸均易溶于水(表2),故采用超聲法提取植物樣品中的有機酸,而不必采用加熱回流的方式進行提取,以此簡化實驗操作,縮短分析時間。實驗比較了純水、50%甲醇溶液、甲醇3 種溶劑體系對11 種有機酸提取效率的影響(圖2)。結果表明,11 種有機酸在50%甲醇溶液中的回收率最佳(85.2%~99.2%),比在純水中回收率(75.4%~95.7%)和甲醇中回收率(80.8%~96.5%)更好,故選擇50%甲醇溶液作為提取液。

圖2 提取溶劑對植物中11 種有機酸回收率的影響Fig.2 Effect of extraction solvents on the recoveries of 11 organic acids
目前,商品化的在線SPE柱類型較少、尺寸單一,且缺乏相關的參考文獻。實驗比較了2 種適合分析酸性化合物的在線SPE柱:Thermo Retain AX(2.1 mm×20 mm,60 μm)和Waters Oasis MAX(2.1 mm×20 mm,30 μm)。結果表明,2 種在線SPE柱對11 種有機酸的保留能力相似,但Oasis MAX得到的色譜峰形更窄、響應強度更高,故選擇Oasis MAX作為在線SPE柱。
在線SPE過程的洗脫流速、洗脫時間直接影響目標組分的洗脫效果。實驗考察洗脫流速從0.20~1.00 mL/min對11 種有機酸的洗脫效果。實驗發現,以0.9%甲酸為清洗流動相,流速為0.50 mL/min時,11 種有機酸及內標物的響應強度最高,色譜峰形良好,當流速進一步增大時,蘋果酸和酒石酸會從在線SPE柱上過早洗脫,造成目標物的損失,并且其余色譜峰的響應強度降低、峰形變差,故確定洗脫流速為0.50 mL/min。
實驗考察洗脫時間(1.0~4.0 min)對洗脫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洗脫時間的延長,目標組分的出峰面積逐漸增大,當洗脫時間不小于2 min時,峰面積變化趨于穩定,說明11 種有機酸的洗脫已基本充分。并且,植物樣品中的一些極性雜質可在前2.0 min內基本去除,故選擇在線SPE柱與分析柱串聯的閥切換時間點為2.0 min。
在優化的實驗條件下,11 種有機酸及內標物的色譜圖如圖3所示,各組分的分離度和響應強度均較好。



圖3 優化條件下的11 種有機酸標準溶液及內標物的HPLC-MS色譜圖Fig.3 HPLC-MS chromatograms of 11 organic acids and internal standard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2.4.1 線性范圍和檢出限結果
將7 個系列質量濃度梯度的11 種有機酸混合標準溶液由低到高依次進樣分析。以被測組分和內標物的定量離子峰面積比為縱坐標(y),以被測組分的質量濃度為橫坐標(x),繪制標準曲線。對低質量濃度標準溶液進行逐級稀釋,以3 倍和10 倍信噪比對應的質量濃度作為各組分的檢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和定量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LOQ)。結果表明(表3),11 種有機酸在1~100 μg/L質量濃度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相關系數(R2)大于0.999。11 種有機酸的LOD為0.1~3.2 μg/kg,LOQ為0.3~9.6 μg/kg,遠低于現行GB/T 40179—2021《植物中有機酸的測定》[19]中LOQ(0.82~3.25 mg/kg),可以滿足實際樣品分析的需要。

表3 11 種有機酸的線性范圍、線性方程、相關系數、LOD和LOQTable 3 Linear ranges,regression equations,correlation coefficients,LODs,and LOQs for 11 organic acids
2.4.2 準確度與精密度結果
在已知有機酸含量的新鮮芡實、小白菜樣品中,添加2 個不同質量濃度水平的有機酸混合標準溶液,評價方法的準確度和精密度。每個添加水平進行5 次重復實驗,計算平均回收率和日內相對標準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結果取平均值。從表4可知,小白菜中11 種有機酸的平均加標回收率在94.2%~110%之間,RSD范圍為0.8%~5.6%;芡實中11 種有機酸的平均加標回收率在92.2%~111%之間,RSD范圍為1.4%~4.9%,說明方法的準確度和精密度良好。

表4 小白菜和芡實中11 種有機酸的回收率、日內精密度和基質效應(n=5)Table 4 Recoveries,intraday RSDs and matrix effects of 11 organic acids in spiked pakchoi and E.ferox seeds (n=5)
2.4.3 基質效應
在質譜離子化時,雜質組分(如糖類、酚類、水溶性色素)會與目標組分發生競爭而產生基質效應,使目標組分的離子化效率增加或降低,影響方法的LOD、LOQ、準確度和精密度[2,3,20]。為了降低基質干擾,通常采用稀釋樣品、SPE凈化、使用同位素內標或基質匹配標準曲線降低其影響[2,3,13,23]。
本實驗采用空白標準曲線法(純溶劑)和基質匹配標準法(樣品溶液)考察小白菜和芡實樣品中的基質效應。分別配制空白標準工作溶液和基質標準工作溶液,按照計算公式得出各組分的絕對基質效應[20],結果見表4。實驗表明,小白菜樣品的基質效應在-13.6%~25.3%之間,7 種有機酸(富馬酸、蘋果酸、阿魏酸、香豆酸、檸檬酸、香草酸和新綠原酸)呈現基質抑制,4 種有機酸(乳酸、琥珀酸、酒石酸和沒食子酸)呈現基質增強;芡實樣品的基質效應在-18.0%~15.6%之間,除乳酸、琥珀酸、沒食子酸呈現基質增強外,其余8 種有機酸均呈現基質抑制效應。整體而言,只有小白菜樣品中沒食子酸呈現出中等強度的基質增強效應(25.3%),其余10 種有機酸的基質效應絕對值均小于20%,說明小白菜和芡實的基質效應對分析無顯著干擾。但對于基質十分復雜的樣品,建議采用基質匹配標準曲線進行定量分析,以確保檢測結果準確、可靠。
采用本方法,對市售的白蘿卜、胡蘿卜、土豆、小白菜、香蕉、鴨梨、葡萄、芡實8 種不同類型的植物樣品進行分析,每種樣品測5 組,每一樣品平行測定3 次,結果取其平均值(表5)。結果表明,11 種有機酸(圖4)在8 種植物樣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檢出,但有機酸的種類和含量在不同植物間的差異較大。蘋果酸和檸檬酸是所有樣品中含量最高的2 種酸,酒石酸、乳酸、富馬酸、琥珀酸、沒食子酸含量次之,而香豆酸、阿魏酸、香草酸和新綠原酸則含量較低或未檢出,檢測結果與文獻報道的濃度水平在同一數量級[2,22,30]。對于芡實樣品,采用GB 5009.157—2016《食品中有機酸的測定》[21]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表明,本方法與標準方法的測定結果基本一致,但本方法自動化程度更高、用時更短、檢測效率更高。

表5 8 種植物樣品中11 種有機酸的含量Table 5 Contents of 11 organic acids in eight plant samples mg/kg


圖4 土豆(實線)和鴨梨(虛線)樣品中11 種有機酸的HPLC-MS色譜圖Fig.4 HPLC-MS chromatograms of 11 organic acids in potato (solid line) and pear (dashed line) samples
采用在線SPE結合HPLC-Q-Orbitrap-HRMS技術,建立一種快速測定植物中11 種水溶性有機酸的新方法。與已有方法相比,本方法引入了在線SPE技術,使樣品富集、凈化高度自動化,簡化了操作,縮短了分析時間,并避免了離線操作的人為誤差和樣品損失,提高了方法的準確度和分析效率,符合當今分析方法逐漸自動化的趨勢。此外,在線SPE柱可重復使用幾十次,重復性和靈敏度依然良好,檢測成本比普通SPE柱更低,十分適合批量樣品的分析。方法LOD為0.1~3.2 μg/kg,定量限為0.3~9.6 μg/kg,滿足現有國家和行業標準[10,19,21]中有機酸的分析要求。方法已應用于8 種不同類型植物中有機酸的測定,在此基礎上,可推廣至更多植物中有機酸的分析,并為其他水溶性化合物的快速、精準分析提供方法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