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華
將充分發揮吉林農業特色和優勢,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構建多樣化食物供應體系,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業強省建設,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取得扎實成效。
1月15日,吉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吉林省省長韓俊作政府工作報告。
韓俊說,剛剛過去的2022年,是吉林省經濟社會發展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在這極不平凡的一年里,吉林與全國人民一道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闊步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掀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吉林新篇章。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2022年,吉林省糧食生產再獲大豐收,總產量達到816.16億斤,穩居全國第5位,糧食單產居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第1位;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3283萬畝,新建高標準農田550萬畝。
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2023年,吉林省將大力實施“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全面提升良田、良種、良機、良法和智慧農業綜合效能。開展產糧大縣振興創建活動。實行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嚴守耕地紅線,力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穩中有增。落實田長制,深入推進“黑土糧倉”科技會戰,推動“梨樹模式”擴面提質。集成推廣水肥一體化、精量播種、生物防控等重大增產增效技術。大力推廣應用大馬力拖拉機、拋秧機、玉米籽粒聯合收獲機等高端智能農機具。加強全鏈條節約糧食工作,全面完成“地趴糧”整治任務等。
韓俊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3年,將充分發揮吉林農業特色和優勢,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構建多樣化食物供應體系,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業強省建設,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取得扎實成效。
有關“農業”的聲音在今年的吉林兩會期間引發關注,代表們反響熱烈。“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在安排2023年重點工作時提到,著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充分發揮吉林農業特色和優勢,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構建多樣化食物供應體系,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業強省建設等內容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吉林省人大代表,吉林工商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越杰說。
“未來吉林農業發展一定要構建‘大食物觀’,進一步發揮吉林省人文科教大省特別是農業科教大省優勢和吉林農業特色優勢,真正實現優勢互補疊加效應和農業產教融合,加快推進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建設步伐,走農牧結合之路。”張越杰說,通過大力實施“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和“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建設工程,促進“十大產業集群”提質增效,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振興,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推動吉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
“我作為一名來自農村基層一線的人大代表,對全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著更深的感受。近幾年來,省委省政府切實加大對‘三農’工作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制定出臺了一些激勵獎勵政策措施,鄉村振興戰略在農村碩果累累。”吉林省人大代表、梅河口市紅梅鎮富強村黨支部書記吳安琪說。
2022年,梅河口市實施鄉村振興“三年行動”,把2022年確定為“農業產業突破年”。過去一年,吳安琪帶領村民發展致富項目,努力改善村民生活環境,村里的庭院經濟、特色種植和家庭農場等搞得紅紅火火,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善。
“得益于我省千萬頭肉牛建設工程,我們村的肉牛和能繁母牛效益非常好。現在環境變好了、村集體增收了,過去一年,我們村人均增收4000元左右。”吳安琪說,新的一年,要帶領村民們在鄉村振興的路上越走越遠,讓農民增收,讓農村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