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群
說了對不起也沒用?
曉宇約了同校好友樂樂第二天放學后一起回家,沒想到第二天下課后,曉宇直接被同桌拉去書店買新出的漫畫。到了書店后,曉宇想到了和樂樂的約定,但是猜想如果她看不到人,應該會自己回家,就沒放在心上,直到晚上才通過QQ給樂樂道歉,只是曉宇并沒有收到樂樂的回復。
后來,曉宇見到樂樂時感覺非常尷尬,因為她不知道樂樂有沒有原諒自己。擦肩而過了幾次后,曉宇感覺自己越來越矛盾,越來越煎熬:“我已經說了‘對不起,可是她好像并不想理我。現在我們心里好像都生了一根刺,這段友情放棄不甘心,再道歉又說不出口。”
說不出口的道歉,讓友情漸行漸遠
曉宇內心的矛盾很多人都有過。人和人相處,難免發生矛盾和誤會,即使是好朋友,矛盾也在所難免。當發生誤會和沖突時,如果不及時解決,甚至認為“真正的好朋友不需要解釋,更不需要道歉”,任其自然發展,小小的誤會可能會結出大大的心結,朋友漸行漸遠,最終成為沒有交集的平行線。
曉宇為了不讓樂樂生氣,及時說了“對不起”。可當遇見樂樂,兩個人誰都沒有開口說話。樂樂到底接受了曉宇的道歉嗎?假如你是樂樂,看到曉宇的信息,你會接受曉宇的道歉嗎?為什么?
無效的“對不起”
生活中,一說到道歉,我們可能馬上會聯想到“對不起”三個字。從小就學會的三個字,但真的需要說出口的時候好像并不容易。很多時候我們不會單獨使用“對不起”,還會有一些附加的句子。請看下面不同的“對不起組合”,如果是你,你能接受嗎?
上面的這些道歉,你看了后,覺得能接受嗎?有沒有感受到他們的真誠、歉意?有沒有發現這些道歉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總體說來,這些道歉或多或少讓人感覺不舒服,可能有以下原因:
不能感同身受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
不是真道歉,只是希望不要激發對方的憤怒,希望趕緊息事寧人。
并沒有真正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沒有說出自己到底錯在哪里。
把問題推到對方身上,甚至道德綁架。
如何避開“不會道歉”的坑
沒有人十全十美,每個人都可能做錯事情。當自己在和他人的相處中發生了錯誤后,回避或許可以暫時掩蓋矛盾,但更可能挖出一條阻隔和他人溝通的鴻溝。此時,及時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歉意反而會讓人際關系更“絲滑”。不過道歉并不只是“對不起”三個字那么簡單,那么如何避開“不會道歉”的坑呢?
觀念更新
1.道歉不是失敗,而是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當發生沖突時,很多人習慣先指責對方或者找借口,以此為自己的失誤開脫,從而避免讓自己感覺失敗、沒面子、難堪。其實道歉并不表示失敗,主動道歉也不代表自己不好,當察覺自己有錯時,及時道歉是一種非常智慧的表現。
2.道歉不要埋藏在心里,而是要讓對方收到自己的歉意。由于我們的文化有含蓄的特點,很多人覺得道歉似乎不需要專門說出口,對親近的人更是如此。察覺了自己的錯誤后,是不是只要心中有歉意就可以了?請你想象一個場景:
有兩個人同時說了很傷你的話,他們都覺察到了你的不開心和自己的不對。其中一個人主動向你表達歉意,另一個人雖然覺得自己做的不對,但是沒有任何歉意的表達。如果以后還有交集,你更愿意和誰交往?
答案不言而喻吧?雖然兩人都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但表達了歉意的人因為釋放了明確的道歉信號,讓我們不需要猜測就知道對方內心的想法,從而打消自己的疑慮。
道歉小tips
√ 有效道歉建議流程:
①表達清楚為何而道歉,具體說明自己做錯的地方→ ②站到對方的角度,設想自己的錯誤給對方造成的傷害→③提出補救行動→④爭取獲得對方諒解
× 道歉一定要避免的三個“坑”:
①只是反復說“對不起”,不去反思自己到底錯在哪兒。
②找他人原因和借口。
③說了“對不起”后,加“但是”。
我們試著用這個道歉流程替曉宇寫一封道歉信,并且盡可能避免“三個坑”,一起來看看吧!
如果你是樂樂,看了這封道歉信,會和之前的感受一樣嗎?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如果當面不好意思說抱歉,文字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另外,還可以用一些小物品傳遞自己的心意。不過,要提醒的是,即使我們真誠道歉,也不能道德綁架別人“必須原諒”哦!
時光之旅:說出心中的歉意
最后邀請你來一場時光之旅,請回憶自己和同學、朋友、家人及老師的相處瞬間,回答下面的問題:
1.請寫出一次因為自己的錯誤而引發的矛盾或者誤會。
2.當時你道歉了嗎?如果道歉了,是怎么說的呢?
3.角色轉換,如果你是那個被道歉的人,你會接受自己的道歉嗎?為什么?
4.時光倒流,如果能回到當時,你會如何道歉呢?
時光飛逝,不知不覺間已經到了今年的最后一個月,如果你有未說出口的歉意,不如勇敢地道個歉,或許新的一年可以重啟被塵封的情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