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藝術文化中,二胡藝術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豐富大眾的娛樂生活,陶冶民眾情操。尤其是當前人們對于精神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普及和推廣二胡演奏藝術,可以帶給人們更豐富的精神食糧。而且在二胡藝術中蘊含了我國優秀的民間傳統文化,對二胡表演藝術的傳播和傳承意義重大。基于此,本文從互聯網角度出發,對如何在網絡時代下創新二胡表演藝術傳播方式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希望可以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弘揚有一定的貢獻。
一、二胡表演藝術傳播的現實意義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深入,想要提升國家的綜合實力,軟實體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為文藝工作者,要以實際行動“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特別是近年來,二胡演奏方式和演奏內容越來越多元,傳統樂器亦有時尚的表達,這讓二胡這種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樂器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作為一種傳統的民族樂器,二胡的表演藝術風格可以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陶冶他們的情操,對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意義重大,同時也是當前社會發展的文化需求。對于二胡這種藝術形式來說,蘊含了中國經典的思想和傳統文化,青少年學習二胡,可以對二胡的歷史有更多的了解,掌握二胡的精髓,在豐富青少年文化知識的同時,還可以對他們的智力進行開發,對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的激發也有良好的效果。
二、互聯網環境下二胡表演藝術發展傳播困境
(一)大眾對二胡認識存在較大的局限性
對于二胡這種藝術種類來說,很多年輕人都不是特別了解,認為難登大雅之堂,過于陳舊,甚至是部分人認為只有西方國家的樂器才是“高大上”的。這種錯誤的思想認識,對二胡表演藝術的傳播也造成了巨大影響。作為根植于民間的二胡藝術,蘊含了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和精神,但在當前信息網絡時代背景下的傳播途徑和方式遠遠跟不上時代的要求,依然給人一種刻板和片面的印象。尤其是對于民族音樂來說,當前年輕一代的認識越來越少,需要通過互聯網加強二胡等民族音樂的弘揚和發展,為民族藝術的傳承打下堅實的基礎。雖然有很多人對二胡中的《二泉映月》等代表曲目比較熟悉,但對樂曲的表現手法、背景等信息不了解,無法正確認識二胡藝術作品中蘊含的價值,這對二胡表演藝術的傳承和發展有較大的阻礙。
(二)未充分發揮出互聯網平臺的作用
目前,在百度搜索引擎、搜狗搜索引擎中搜中的關于二胡的相關權威網站非常少,主要還是一些偏向娛樂性、自發性搜集分類的網站,對想要學習二胡的初學者來說想要查詢所有的學習資源是非常困難的。再加上部分網絡學習資源存在版權風險,也為二胡的學習帶來了困難。
其次,音樂會。目前,關于二胡專場音樂會的舉辦比較少,雖然近些年有所增加,如:2022年舉辦的第五屆“敦煌杯”中國二胡演奏比賽、2022中國江蘇二胡之鄉民族音樂盛典等活動,主要還是集中在大中城市或省會城市,小城市居民想要欣賞二胡音樂會的成本比較高、難度較大,只能通過互聯網搜索相關的內容,但傳播的有效性和質量受到的影響比較大。
(三)教材資源不統一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當前在網絡上的電子譜曲的傳播范圍越來越廣泛,這對初學二胡的人來說有更多的途徑和方式學習二胡。但隨著電子譜曲的泛濫,越來越多的版本開始出現,甚至一些掃描件存在侵權的問題,還有很多打譜軟件沒有標注指法、弓法,甚至存在錯誤的情況。到目前為止,對于二胡的學習還沒有統一或公認的漸進式學習教材,對于考級書版本的教材來說版本眾多,不同的考級認證機構對相同曲目的定級也有很大的差別。比如,二胡曲《良宵》在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二胡考級曲集》教材上定級四級,而在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中國二胡考級曲集》中定級為三級曲目,這也導致初學者對自己所學曲目所處的程度無法準確分辨。再加上受到不提供版本的影響,使用的曲目指法和弓法差別較大,對初學者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影響。
(四)新時代帶來的沖擊
在當前互聯網環境下,人們的審美逐漸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對于通俗、流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還有很多觀眾單純追求聽覺沖擊和強烈的視覺沖擊,對作品和樂器的思考比較少,這就導致對二胡文化的內涵沒有深入進行了解和思考。雖然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也為二胡文化的傳播帶來了更多的途徑和方式,但二胡這種傳統藝術無法滿足當前人們快餐式的需求,對民族樂器的精神內涵缺乏沉淀和理解,導致二胡表演無法得到快速發展。
三、互聯網環境下二胡表演藝術傳播途徑
(一)對二胡藝術沒有正確的思想認識
當前有很多人談到二胡,可能體會不到其中蘊含的藝術魅力,也不明白二胡在傳統文化傳播中的重要意義。對于二胡來說,屬于弓弦樂器,想要在互聯網背景下擴大和創新二胡表演藝術的傳播方式,首先要讓人們對二胡有正確的思想認識,比如,可以設置專門的二胡藝術講解欄目,主要講授的內容是二胡在傳統藝術中的重要性、歷史傳播的過程等等,吸引更多民眾的關注。
其次,二胡可以與其他樂器合奏,可以創作出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如:《彩云追月》《漁舟唱晚》等。而且二胡本身演奏的經典曲目也是非常多的,如:《二泉映月》《良宵》《空山鳥語》《寒春風曲》《月夜》等等。還可以將二胡與地方特色結合起來改編成二胡音樂,讓人的精神和身體都得到放松,緩解人們的壓力。
(二)整合應用網絡教學資源
在當前互聯網時代發展背景下,人們想要學習和了解二胡,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移動終端訪問網站進行了解和學習。但當前網絡上的二胡學習資源不系統和零散的情況比較突出,為初學者帶來了一定的難題。因此,相關部門和單位要針對零基礎的二胡愛好者,對現有的網絡資源進行整合利用,出版規范、系統的漸進式二胡學習教材,并建立網絡比賽、網絡課程等方式激發出他們的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
比如,目前的“二胡之家”、中國樂曲網中的二胡曲譜、二胡學習網等,都蘊含了非常豐富的資源,而且對二胡的學習和保養也有相應的專題頻道。當前需要做的是進一步規范這些網站平臺,確保發布的二胡學習等內容的準確性和全面性,定期更新網站內容,還可以聯合起來共同舉辦賽事,逐步提高二胡的影響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通過電視節目宣傳二胡
作為中國民樂的音樂節目,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的《風華國樂》就將民族音樂的精髓傳承和發揚了出來。在該節目中,將年輕一代的民樂新秀和國內外知名的民樂演奏家集中進行了展示,主要是對民樂新理念進行推廣,對中華民族的傳統音樂文化進行了深刻詮釋,并聯系了專題片和民族音樂欣賞內容,這對民族音樂的傳承和發展給予了重要支持。
由山西和廣東衛視聯合制作的《國樂大典》,以國樂講述中國故事,讓傳承千年的正聲雅音,響徹新時代的文化脈絡,成就了國風領域的現象級佳作。其中,第四季全新打造“國樂之城”,旨在挖掘國樂新力量,打造國風新樂團,奏響國潮新篇章,助力傳承中國民族音樂文化。 在《國樂大典》中,全新改變了多種文化元素,如:話劇、吟唱、舞蹈、戲曲等,集合了多種藝術形式和民樂演奏手法,對國樂經典曲目重新進行了詮釋。在這一過程中,有為選手就以二胡插電的方式,對編鐘的聲音和深海鯨魚的叫聲進行了模仿,將二胡表演內容的界限徹底打破,滿足當前人們求新和獵奇的審美情趣,也為二胡藝術形式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徑。
(四)創立民族音樂新品牌
當前互聯網對我們的工作生活影響越來越大,人們已經離不開網絡的支持。在開展二胡表演藝術傳播形式創新的過程中,就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價值,逐步擴展二胡等民族音樂的影響力,建立屬于自己的民族音樂品牌。在互聯網背景下,對于品牌的建設和宣傳,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電視傳媒、抖音、快手等多種途徑。在這一過程中,還可以與文化創意產業緊密聯系起來,吸引更多的受眾關注。并且要對民族音樂品牌形象進一步挖掘,將更高可信度和完整的二胡作品提供給觀眾,讓觀眾對二胡文化知識有更多的了解。并通過音樂演出活動、線上線下作品的宣傳、二胡知識普及活動等等方式,讓大眾有更多的途徑和方式了解二胡這一民族文化瑰寶。
在推廣二胡表演藝術時,要與國內外主流傳播平臺進行深度合作,利用專業優勢大力宣傳二胡藝術。還可以通過與世界著名樂團的聯系,實現二胡藝術的世界性發展。比如,高韶青擔任的日本大垣女子短期大學客座教授、多倫多皇家音樂學院二胡教師等,就讓國外愛好者對中國器樂的感染力和表現力有更加直觀和深刻的認識,有效提升了我國傳統藝術文化的地位。
(五)通過短視頻網站宣傳二胡藝術
在進行二胡演奏時,可以與通俗流行歌曲聯系起來,以大家耳熟能詳的方式進行傳播。當前也有很多愛好者將電視電影的主題曲改編為二胡演奏視頻,吸引了大量人士的關注。比如,抖音播主“小陳同學”,改編了《好漢歌》《大魚》等流行歌曲、主題歌等,以老歌新唱的方式擁有了超過百萬的粉絲。
目前比較常見的二胡演奏視頻,其內容比較常見,如:《戰馬奔騰》《賽馬》等較熟的旋律。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將人們對二胡的刻板印象加以改變,不再認為二胡只能演奏抒情、悲涼類的節目,也將二胡的蓬勃、積極向上的一面充分展現了出來。目前,二胡演奏名家,也可以錄制一些教學視頻,尤其是入門基礎知識的視頻,要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讓二胡愛好者能夠通過視頻逐步提高自身的二胡技能,對二胡的基本持琴方式、二胡的保養等知識有全面的了解。
(六)開展線上線下社區文化服務
大部分的二胡愛好者為老年人,這部分人對一些社區文化活動的參與興趣比較高,因此,在開展二胡藝術推廣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出社區文化推廣活動的作用,為二胡藝術的傳播和普及提供更多的途徑。通過舉辦“社區二胡文化活動”,讓人們對二胡的各個結構有充分的了解,對二胡的旋律、技法進行適當的培訓,充分感受到學習二胡藝術過程中帶來的快樂。但由于很多二胡愛好者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擠出很多的時間參加學習,因此,除了開展線下的社區文化服務活動之外,還應當在當前互聯網背景下,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方式。而且線上二胡學習方式,可以部分消解時間和空間的制約,創造更加便利的學習條件。在學習二胡的過程中,可以將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充分體現出來,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學習二胡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擴大二胡藝術的影響力,可以創建二胡演奏團體,團體成員的選擇要慎重,要有足夠的時間練習和參加活動。對于成立后的團體,可以定期交流在學習和演奏二胡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相互幫助解答問題。并通過創建學習和討論平臺,盡可能減少二胡演奏中出現的錯誤,實現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進一步創新二胡表演藝術的傳播方式,本文以互聯網為背景進行了研究。在開展二胡表演藝術傳播創新工作時,首先要將當前的互聯網平臺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將二胡藝術的魅力進行擴散,讓廣大群眾對二胡蘊含的豐富內涵和精髓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認識。并且,要對互聯網下的二胡傳播和傳承進行實時關注,改變大眾對二胡的刻板印象,充分彰顯出二胡這一民族藝術瑰寶的價值,豐富受眾精神生活的同時,對陶冶他們的情操,樹立良好的審美能力也有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安靜:《文化傳承背景下陜西二胡、板胡發展研究》,《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21年第3期。
鄒雪馨 福建省歌舞劇院三級演奏員
(責任編輯 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