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同周(河北省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青縣院區兒科)
小兒支氣管肺炎屬于兒科常見與多發疾病,以發熱、氣促、咳嗽、呼吸困難及肺部固定濕 音等為主要癥狀。目前,臨床治療該疾病方式多種多樣,以抗炎、止咳、化痰、平喘及維持內環境穩定為主要目標,國內外尚無統一適合全球兒科醫師通用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治療指南。
抗生素:間歇或短期預防性運用抗生素能促使白細胞與吞噬細胞在炎癥部位濃度大幅升高,并能科學降低呼吸道革蘭氏陰性菌菌落形成率,實現快速消炎。常用頭孢呋辛鈉、硫酸妥布霉素及慶大霉素等藥物,但單一抗生素藥物治療往往達不到理想效果,常需與其他藥物聯合運用。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可有效改善呼吸道通氣功能,緩解肺部循環障礙,消除呼吸困難等癥狀;常用酚妥拉明、溴化異丙托品及阿替洛爾等藥物。分泌物溶解劑:具有抑制黏液腺分泌、降低痰液黏度及促進排痰等作用,經靜脈滴注給藥能直接作用于支氣管,阻斷白三烯分泌,加大脂蛋白合成,全面分布在肺泡液體分子層表面,促使纖毛與黏液功能活化,消除肺部組織內炎癥因子水平,從而改善機體抗炎抑菌效果,進而緩解支氣管狹窄等不良癥狀;常用鹽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及羧甲司坦等藥物。
中成藥:具有較強清熱解毒及消炎抗菌功效,能減輕局部炎癥反應,減少炎性因子釋放。且治療成本低,毒副作用小,藥性相對于西藥較溫和,治療安全性高。此外,能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緩解平滑肌痙攣,增強機體免疫力,進而改善肺功能;常用喜炎平注射液、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及安兒寧顆粒等藥物。中藥湯劑:能實現鎮咳、止痛及祛痰效果,依據臨床癥狀合理選取中醫湯劑,行加減用藥,可有效提升治療總有效率;常用瀉肺化瘀湯、宣肺化痰湯及柴葛芩連湯等湯劑。針刺療法:有推行氣血及調和陰陽等療效,具備療效理想、操作簡單及安全性高等優勢;針刺能改善機體免疫力,恢復腎上腺分泌激素能力,減輕抗原刺激導致的機體功能紊亂現象,達到祛痰及止咳等效果;臨床醫師依據辨證取穴原則,遠端穴用毫針淺刺不留針,運用手法要輕快。閃罐療法:能對皮膚局部產生良性機械刺激與溫熱刺激。現代醫學證實,機械刺激能促使局部組織高度充血,強化肺泡內氣體交換機制,導致部分毛細血管碎裂,血液流進細胞內環境中,出現大量瘀血,發生血紅蛋白從細胞內溢出現象,進而達到一種良性刺激作用;溫熱刺激能加大局部血管擴張作用,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機體新陳代謝功能,快速清除體內病毒物質,提升血管通透程度,增強白細胞吞噬作用,從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進而實現祛病健身效果;臨床醫師依據辨證取穴原則,暴露背部俞穴,將95%乙醇用鐵絲棒蘸好,再點燃往各型號玻璃罐內一放,立即閃扣在背俞穴上,然后馬上拔罐,如此連閃連扣,至局部俞穴部位皮膚潮紅,1 次/天。
綜上所述,對支氣管肺炎患兒采取科學性治療方案臨床效果較為顯著,能明顯改善患兒病情康復狀況,縮短其持續咳嗽時間及住院時長,有助于提升患兒生活質量,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