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俊(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人民醫院)
鼻竇炎在臨床中分為急性、慢性兩種。急性鼻竇炎患者通常會出現咳嗽、嘔吐、腹瀉、發熱、食欲缺乏、頭痛、鼻塞、流膿涕、嗅覺明顯下降等癥狀;慢性鼻竇炎患者可造成精神不振、身體疲勞、鼻塞、流膿涕、記憶力與注意力明顯下降、味覺與嗅覺下降及臉頰、額頭、眼睛疼痛等相關癥狀,對患者日常生活與身心健康均造成較大影響。若未及時治療,患者易因膿涕后流促使扁桃體與咽部產生炎性癥狀,患者也可因致病菌水平不斷提升促使產生呼吸道、肺部炎性病癥,對其呼吸功能、肺功能產生影響。少部分患者還可因未及時治療而產生顱內、眼部并發癥,顱內并發癥包含化膿性腦膜炎、硬膜外膿腫等,眼部并發癥包含視神經炎、眶內膿腫、眶骨膜下膿腫等,因此患者應該加強對此病癥重視度。
(1)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通常用于鼻腔解剖結構存在異常、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治療中,患者病癥對鼻竇引流、竇口鼻復合等產生影響,通過及時采取手術治療措施促使鼻竇通氣引流及時得到有效改善,進而粘毛清除功能、黏膜腺體功能等均得到有效恢復,促進患者病癥高效改善。
(2)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主要用于急性鼻竇炎、慢性鼻竇炎但無鼻息肉癥狀患者的臨床治療。臨床中常用藥物主要分為3 類,即抗生素、減充血劑、糖皮質激素,有鼻噴劑和口服制劑。通過使用抗生素藥物可及時抑制患者體內病菌進而促使其病癥有效改善。在此過程中需先及時了解具體菌種并就此采用相應抗生素藥物,此類藥物具有一定副作用,部分患者可能因此出現肝腎功能異常、胃腸道不良反應等,因此需要注意用藥劑量、用藥時間并加強對患者的觀察力度。減充血劑通常直接用于鼻內,對患者流膿涕、鼻塞等癥狀改善效果顯著,但在此過程中還需注意用藥時間避免超過7 天。糖皮質激素藥物常用于圍術期,對改善患者癥狀、降低復發率具有顯著作用,臨床中此藥物通常需連續使用不低于12 周方可達到預期效果。另外,在進行鼻竇炎病癥治療時,中醫針灸治療、中藥治療、推拿治療等皆有顯著效用,同時治療安全性也相對較高,對降低復發率具有一定作用。
由于鼻竇炎對患者影響明顯,嚴重時還需接受手術治療,雖手術治療措施具有微創性特點,但不可避免仍會對患者身心造成一定影響。因此還需加強對此病癥重視度,并在日常生活中及時采取相應預防措施。比如:(1)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提升身體素質。(2)加強對鼻腔保護力度,避免鼻腔用力過度、遭遇損傷等;(3)避免接觸花粉、絮狀物質、香水等各種過敏性物質;(4)避免長時間待在空氣質量明顯較差的環境中;(5)當有鼻炎病癥時需及時治療,降低對身體的不利影響。
鼻竇炎在近幾年發生率明顯升高,對此還需加強對鼻竇炎病癥的宣傳力度,促使人們不斷提高對此病癥的重視程度和預防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