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希,葛立君
1.天津市和平區五大道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天津 300050;2.天津市和平區中醫醫院,天津 300050
失眠癥是臨床常見的睡眠障礙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以入睡難、睡眠淺、早醒等癥狀為主,睡眠質量的降低直接關系到生活質量、工作效率等現實問題,長期失眠不僅會導致機體生理機能下降,而且還會導致思考能力下降,注意力、記憶力降低,甚至可能引起內分泌紊亂性抑郁癥、心腦血管性疾病等[1-2]。現代醫學對失眠癥的治療主要是采用苯二氮卓類鎮靜催眠藥物,治療前期能發揮較好的鎮靜安眠作用,但遠期效果并不理想,停藥后,患者往往再次發生失眠,且長期使用此類藥物易產生依賴性、成癮性,并嚴重損害患者肝腎功能[3-4],如突然停藥,患者可能出現精神抑郁,不利于機體恢復和康復。中醫學對失眠癥的治療主要基于辨證論治的原則,在消除病因、改善睡眠質量、降低不良反應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5]。心脾兩虛證臨床辨證多因脾失健運、生化失司,經血內耗致使心失所養而成,其病位在心脾[6-7]。養血安神湯有益氣補血、健脾養心之效,臨床主要用于心脾兩虛證,本研究探究養血安神湯對心脾兩虛型失眠癥的臨床療效,為后期臨床研究的深入開展提供參考依據。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天津市和平區五大道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治療的心脾兩虛型失眠癥患者12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觀察組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48.68±8.84)歲;病程2~28個月。對照組中,男31例,女29例;年齡(50.42±9.32)歲;病程2~29個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納入研究的患者對研究方案知情并同意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病例納入標準西醫診斷參照《中國成人失眠癥診斷與治療指南》2017年版中失眠癥相關標準[8],符合無明顯誘因的失眠癥,且存在至少1種與睡眠相關的功能性損害,即疲勞、注意力或記憶力減退、社交能力降低、情緒波動易怒、興趣或精力減退、頭痛。中醫診斷依據《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中心脾兩虛證辨證標準,主癥:心悸健忘、多夢易醒;次癥:乏力、頭暈、面色無華、倦怠、食少。主癥具備,次癥兼備1項即可確診。
1.3 病例排除標準合并嚴重的臟器器質性病變,影響研究方案實施者;合并有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對研究方案所選用藥物有過敏史者;不能配合研究順利實施者;臨床治療缺失者。
1.4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健康宣教,注意日常起居,并堅持每天適度鍛煉,作息規律等。
對照組給予艾司唑侖片治療,每天睡前口服 1 mg 艾司唑侖片(廣東臺城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每天1次,每次1 mg,連續服用28 d。根據患者病情變化及時調整藥物劑量,確保最大日劑量不超過 6 mg。
觀察組給予養血安神湯治療,方藥組成:黨參15 g,當歸6 g,白術15 g,黃芪30 g,茯苓10 g,酸棗仁20 g,柏子仁20 g,龍眼肉10 g,木香3 g,甘草 5 g,遠志10 g,隨癥加減,日1劑,水煎,每天早晚空腹溫服,每袋200 mL,每次1袋,連續服用28 d。
1.5 療效判定標準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中醫證候積分降低>70%;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中醫證候積分降低>30%;無效:臨床癥狀改善程度不明顯,甚至加重,中醫證候積分降低<30%。
有效率=(顯效+有效)/n×100%
1.6 觀察指標
1.6.1 睡眠質量及中醫證候積分評價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評價患者睡眠質量,該量表由19個自評條目和5個他評條目組成,總分為0~21分,積分越高表明患者睡眠質量越差。采用Epworth困倦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ore,ESS)評價患者不同時間點的嗜睡程度,無嗜睡計0分,偶爾嗜睡1分,有時嗜睡2分,經常嗜睡3分,總分為30分,積分越高表明患者嗜睡程度越嚴重[9-11]。
1.6.2 焦慮癥狀評價采用焦慮癥狀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HAMA)評分,積分越高表明患者焦慮程度約嚴重。
1.6.3 神經遞質含量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促甲狀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皮質醇(cortisol,Cor)、生長激素(growth hormone,GH)、游離甲狀腺素(free thyroxine 4,FT4)水平。

2.1 兩組失眠癥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失眠癥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兩組失眠癥患者治療前后PSQI評分、ESS評分、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失眠癥患者PSQI評分、ESS評分、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
2.3 兩組失眠癥患者治療前后SAS評分、HAMA評分比較具體結果見表3。

表3 兩組失眠癥患者治療前后SAS評分、HAMA評分比較 分)
2.4 兩組失眠癥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神經遞質表達水平比較具體結果見表4。

表4 兩組失眠癥患者治療前后血清神經遞質表達水平比較
心脾兩虛型失眠癥為臨床上常見的睡眠障礙性疾病,此類疾病多因長時間體虛、勞心傷神、大病初愈氣血虧虛等因素導致,對患者身心健康威脅較大[12]。中醫學治療心脾兩虛型失眠癥的原則以補益心脾、養心安神為主[13]。養血安神湯處方來源基于歸脾湯,歸脾湯源于《濟生方》,為宋代嚴用和所著,由人參、白術、黃芪、茯苓、酸棗仁、龍眼肉、木香、甘草等中藥組成,明代薛己于《正體類要》中將歸脾湯另加當歸、遠志以增強其養血安神之效,認為兩味中藥的加入更為“巧妙”,當歸可使血有所歸、神有所藏、氣血各有主司,遠志則通心竅而安神志,使神有所安。兩味中藥的加入豐富了歸脾湯的功能主治,使歸脾湯由“怔忡、驚悸”向“補養氣血”方向辨證[14-15]。值得注意的是,歸脾湯組方以溫補為主,兼有其他病證者可根據具體情況辨證加減。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失眠癥患者存在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的關聯性病變,即“腦腸肽-腸神經系統連接起來的腦-腸互動雙向通路”,該信號通路的深入研究有利于闡釋心脾兩虛型失眠癥的作用機制[16-18]。其治療藥物主要為苯二氮卓類抗焦慮藥物,其抗焦慮、鎮靜、催眠效果明顯,短期內改善失眠癥狀效果顯著,其作用機制主要是加強中樞神經抑制性遞質γ-氨基丁酸的活性,從而增加氯離子通道的開放頻率,導致氯離子內流,降低了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使睡眠質量得到改善。但該內流機制可導致細胞內蓄積或者宿醉現象,更容易引發機體依賴性,導致不良反應發生。有研究顯示[19-20],該類藥物連續服用2個月以上,可發生焦慮、易怒等癥狀,藥物依賴性增加,易出現戒斷癥狀。
內分泌神經調節系統與睡眠質量關系密切,該系統可通過調整多種神經遞質、肽類激素等表達量,通過遞質的調節作用參與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因此,血清神經遞質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腦神經內分泌的平衡狀態。TSH為腦糖蛋白,有增強激素作用,誘導激素蛋白合成的作用,其表達水平的增加,可增強腦神經系統的興奮狀態,從而導致失眠[21-22]。GH與睡眠有密切聯系,其主要發揮免疫調節、能量代謝等多種生理作用。長期的失眠刺激可應激性增加Cor含量,刺激性誘導大腦一致性分泌ACTH,從而調節下丘腦對Cor的分泌量。FT4的表達量與甲狀腺機能關系密切,可持續性引起失眠的惡性循環[23-25]。
研究顯示,養血安神湯對心脾兩虛型失眠癥有積極改善作用,主要體現在對臨床癥狀的改善,即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明顯降低,且養血安神湯臨床療效更顯著;患者睡眠質量明顯提升,主要體現在睡眠質量量表PSQI評分、ESS評分,與治療前相比,其積分明顯下降,提示養血安神湯可積極改善患者睡眠狀態,降低睡眠障礙相關積分;改善患者因失眠導致的焦慮程度,主要體現在焦慮量表積分,即SAS評分、HAMA評分治療后顯著降低,該治療效果與睡眠癥狀改善程度相一致;從神經遞質的表達水平來看,養血安神湯可調節腦神經遞質TSH、GH、Cor、FT4的表達水平,發揮神經調節作用。
綜上所述,自擬養血安神湯治療心脾兩虛型失眠癥,可改善患者睡眠質量、焦慮癥狀、中醫證候,其改善作用可能與調節神經遞質TSH、GH、Cor、FT4的表達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