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車文斌 劉曉剛
浩浩沱江潮,壯闊雁江興。
春訊來早,沱江穿城而過的資陽市雁江區,早早感受到春的暖意,到處是一派火熱景象。在資陽醫藥食品產業園的加多寶大道上,停滿了發往全國各地的物流大貨車,安井預制菜、加多寶飲料等骨干企業不斷壯大,成渝綠色食品生產基地乘勢而起。
著力建鏈、補鏈、強鏈,現代食品產業園一期項目現場,投資10 億元的天香項目、巴蜀辣韻等項目施工正加緊進行,駿馬食品、天富科技、桃屋榨菜等項目順利推進。
此外,投資1.85 億元的中國西部生育健康服務中心建成后,將成為中國西部首個生育健康服務綜合體。
“要堅持項目引領、產業突破、基礎配套、國企支撐”“要堅定不移抓項目、促投資、助企業、穩增長”“要堅定實施工業強市戰略”……資陽市委書記元方反復強調,要做強“成渝之心”工業脈搏,聚焦“產業、企業、項目、園區、要素”,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加快建設成都都市圈現代化產業新城和成渝地區中部崛起示范區。
宜居宜業新雁江
融入成渝,成資同城。資陽雁江正以成資同城化“首位戰略”為引領,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成都都市圈發展規劃》,“1 空9 軌5 高12 快1 水”正加速形成,不斷拉近與成都的時空距離,成都都市圈經濟的雁江分量與雁江力量正穩步提升。
吃在四川。作為全國消費品生產制造大省,川味堪稱天下一絕。自2021 年開始,四川食品制造產業成為繼電子信息產業之后第二個產值過萬億元的產業。其中,就有雁江區食品產業的貢獻。
新興食品產業,已成為雁江區的支柱產業,一座食品產業新城正在雁江崛起。
春節前,記者來到資陽醫藥食品產業園,看到來自山東、河南、江蘇等地的物流大貨車停滿了加多寶大道。天香食品、艾家食品等項目落地建設,高品質建設佛山橘海、成資毗鄰地區農旅融合發展示范區,食品產業緊扣“農業+”模式,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美麗新雁江
擊鼓催征,時不我待。2022 年11 月2 日,資陽市委常委、雁江區委書記焦楊到天香食品、艾家食品等項目現場,實地督導園區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落地項目推進情況時,對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提出更高要求。他說,要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推進園區項目建設;要放下身段,為企業發展服務跑腿;要努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創造更大空間。
“雁江區很重視食品產業的發展,對企業給予大力扶持,寶蓮酒業對未來更有信心。”四川寶蓮酒業公司品管部經理余建青說。雖然經歷了疫情沖擊,但2022 年度寶蓮酒業仍實現穩步發展,年產白酒600 余噸,正籌建二期擴產項目。
雁江區經信局副局長賀濤介紹說,雁江區已入駐了安井、加多寶等20 多家食品企業,生產預制菜及多種冷凍食品。同時,新的工業園區正在加緊建設當中,即將入駐七八家醫藥、食品企業,將進一步推動雁江區建設成渝地區重要的消費品產業制造地。
目前,總投資20 億元的資陽(雁江區)現代食品產業園一期項目正加緊建設,占地約600 畝,利用資陽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及農產品加工基礎,進一步筑牢雁江食品產業根基。該項目總規劃面積約10 平方公里,計劃總投資300 億元。以休閑食品、特色食品、調味品、保健食品等為產業定位,打造成渝食品產業中心、特色健康食品生產基地。
西接成都,東迎重慶,雁江區正加快邁入“三高鐵三高速”時代。
積厚成勢,乘勢而上。雁江區努力建設成渝地區中部崛起示范區,拋出“融”字訣,抓機遇、搶先機。
以“融通”為先導,打造外聯內暢通勤圈。成自高鐵、軌道交通資陽線開工建設,成資渝高速竣工通車,加上蜀都大道東延線資簡段、成資大道城東段等重要通道建設,交通網絡提檔升級,雁江區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
以“融城”為突破,提升公共服務質量。雁江區推動更多事項實現“跨區通辦”“川渝通辦”,與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成都中醫藥大學簽約共建醫聯體,與四川師范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等高校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與成都七中、鹽道街小學等優質學校結對共建,推動成都優質公共資源下沉。此外,社保異地協調經辦、養老保險關系無障礙轉移、成資兩地城市公交一卡通乘等,推動成資兩地加快融合。
以“融產”為抓手,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產業。食品飲料和裝備制造是雁江產業的主攻方向,構建“1+2+2”現代工業產業體系,傾力打造成渝綠色食品生產基地。雁江臨空制造配套產業新城,推動天富科技、桃屋榨菜等項目竣工投產,啟動巴蜀辣韻、天香食品等項目建設,豪庭電子、偉俊玩具等企業產能釋放,優勢產業正加速聚集。
安井食品
以“融合”為目標,重塑發展空間格局。多產融合、多城融匯、多態融興,雁江區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成為成資同城下的宜居宜業新興區域。
大雁棲居,江水南行。沱江干流的灘涂,曾是大雁歸來的棲息之地,當年,曾是荒蕪一片,如今,這里成了繁華都市,以高鐵站為核心,商貿密布,人來人往。
指點著沱江東部這片城市新區,雁江區住建局局長都錦侃侃而談:“從2009 年啟動建設,僅僅用13年時間,我們建成了一座‘產、城、人、境、業’一體的新城區,城區面積達19.2 平方公里。一張白紙繪藍圖,美麗、大氣的城東新區已成長為一座產業新城。”
“三年成框架、五年成規模、十年成新區”,成就是顯著的,如今的城東新區,學校、醫院、體育場館及基層組織完備,10 多萬新居民把這里當成了理想的棲居之所。
“我們正進一步提升城東新區品質,以人為本,功能補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都錦說。在北部片區,以高鐵站為中心,打造商貿服務區;在中部片區,打造生活服務區,擬投資30 億元做優“城市綠心”,建設黃泥河大地溝郊野公園,提升字庫山公園文化內涵;在南部片區,繼續做大做強產業,筑牢城市發展根基。
依山傍水、宜居宜業,沱江濱江帶也納入規劃,沱江夜游、花卉游覽園等項目將為沱江添綠添彩,一座生態景觀江城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入住新區。
雁江古渡
雁城雁歸來
10 多年,退休干部藍際憲用相機記錄著新區的變化,從荒蕪的灘涂到繁華都市,3000 張照片定格著寬闊的公路、美麗的公園,以及嶄新的學校、醫院、住宅。他感慨地說:“如今雁江十分宜居,‘候鳥’們不請自來。”
“我們的城市一天一天地成長著,會變得更優更美。”都錦說。在他的心目中,這里將與資陽臨空新區、資陽高新區一起,加速成為成都都市圈現代化產業新城和成渝地區中部崛起示范區。
馳而不息,勢之所趨。雁江區正圍繞成資同城化創新發展先行區功能定位,優化重塑發展空間格局,構建“一軸兩帶五片區”空間體系,積極參與共建川渝自由貿易試驗區、沱江生態發展軸線、成資毗鄰融合發展先行區,推動雁江高質量發展實現深層次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