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汪凱 黃世濤
汶川縣大寺冰瀑
若問成都人夏天最想去哪里避暑,答案多是汶川;若問四川人冬天旅游最愛玩啥,答案必定是冰雪。北部冰雪和南部避暑,正是如今汶川縣冬夏兩大旅游特色。
2022 年12 月23 日,四川省民族地區鄉村文化發展座談會在汶川縣召開,當日恰逢汶川羌人谷國際滑雪康養度假區開園,與會嘉賓受邀參加開園儀式。在海拔3000 余米的阿爾溝,嘉賓們紛紛贊嘆這一距離成都僅兩小時車程的壯觀高原雪景。
近年來,汶川縣依托縣域文旅資源稟賦,圍繞北冰雪和南避暑兩大文旅布局,在全縣舉力實施天府旅游名縣提升行動下,一個個被隱藏被忽視的寶藏景點正在發掘出來,持續的政策支持讓冰雪旅游成為汶川新文旅“出圈”爆點,使汶川文旅金字招牌越來越亮。
汶川縣無憂花果山
五年來,汶川縣整合資金2.56 億元,實施趙公山景區旅游基礎設施、全域旅游展示館等55 個文旅產業項目。記者從汶川縣文體旅局了解到,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天府旅游名縣提升建設工作,將名縣提升建設作為中心工作來安排部署,調動全縣力量助力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調動全縣之力”如何體現,又如何落地?首要的是正視問題、聚焦短板,高位謀劃、系統推進。2022 年初,汶川縣委、縣政府針對名縣提升建設存在的短板,出臺《汶川縣天府旅游名縣提升建設實施方案》,從綜合效益、品牌建設、產業發展、服務環境等方面著力天府旅游名縣提升建設工作。政府主要領導組織召開專題會議,動員各部門、鄉鎮共同參與提升建設工作。同時,汶川縣還建立了天府旅游名縣提升建設聯席會制度,每季度召開一次工作會,總結任務落實情況、研究問題和對策,部署后續工作。
“納入中心工作”也體現在政策和資金資源的流向上。3000 萬元旅發資金被用于長征國家公園建設、無憂汶川品牌提升、“大健康節”品牌培育等重點項目,促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連續兩年每年投入1800 萬元實施新興場景業態倍增工程,培育新業態、新場景;出臺支持民宿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對精品民宿和集體給予最高6 萬元和15 萬元的獎勵……作為“一攬子”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汶川縣支持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獎勵辦法實施細則》也在持續修訂完善。
2022 年7 月,汶川縣正式發布支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細化了對培育文旅市場主體、推動消費供給升級、發展文旅新興場景、推進文藝影視創作等4 個方面18 條對企業和個人的獎補措施。
2022 年12 月23 日,汶川羌人谷國際滑雪康養度假區開園
觀賞冰瀑歸來,回到“私家花園”的露天湯池里沐浴,再到森林小墅里煮上一壺茶,伴著氤氳的水汽,躺在搖椅上看落地窗外高原云彩掩映下壯麗的大峽谷……這是在汶川北部“無憂·問香緣”能感受到的美妙體驗。
近年來,汶川縣依托縣域文旅資源部署建設北部冰雪勝地和南部避暑勝地“兩大勝地”。在汶川北部高山峽谷地帶,冬季冰雪景觀綺麗繽紛,位于克枯鄉崇山峻嶺中的大寺冰瀑在“驢友圈”中素來知名,每年隆冬季節,很多游客驅車幾百公里到大寺村一睹冰瀑真容。汶川縣文體旅局負責人說:“這里的資源得天獨厚,如果配套服務沒有跟上,游客的體驗感將會大打折扣。”為了將優越的資源轉化為效益,“無憂·問香緣”項目落子冰瀑附近,為冰瀑景觀提供食宿配套,也以項目為載體提供高端住宿、泡湯、品茗等旅游服務,豐富休閑觀光內容。
大寺村蘊藏著豐富的文旅資源,村子是百年古村落,羌族傳統文化至今仍鮮活地保留在村民日常生活中,是游客體驗民俗文化的好去處;村后有大片草甸,每年春夏之交遍野的高山杜鵑搖曳生姿,當地正在借此打造露營基地;此外,該村位于汶川北部大櫻桃、李子最佳種植區腹地,近年來村里又發展了菌類種植,“無憂·問香緣”正在完善相關設施,為游客提供應季蔬果采摘服務。汶川縣正致力于在此打造一三產融合發展示范基地。
汶川縣持續聚焦業態培育,通過“外招內培”對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旅游要素進行補鏈提質;加快建設投資大、帶動力強、有特色吸引力的項目,持續豐富參與性、體驗性強的單體項目。同時,改善基礎設施、提高服務水平、規范旅游市場,加大旅游服務環境建設,持續提升游客在汶川旅游的體驗感、獲得感。
汶川是川西門戶。人們過去印象中,這里是川西旅游的中轉站和“歇腳地”。近年來隨著縣域內眾多景點揭開面紗,偏見正在悄然扭轉。
“雪山、草甸、彩林、海子,甚至紅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典型的川西勝景,汶川似乎一樣不缺,也各美其美?!甭糜螑酆谜邆冊凇吧疃忍矫亍便氪ê蠹娂姼锌?。事實上,汶川縣得益于旅游服務和基礎設施加快提升,毗鄰成都都市圈的優勢得以發揮,許多游客將這里作為周末兩日游的首選地,縣內許多小眾景點成為網紅打卡地。一位土生土長的汶川人告訴記者:“一直都覺得家鄉很美,但看到網友們分享在汶川旅游的照片,才發現家鄉比我們見過的更美?!?/p>
汶川新文旅“出圈”,另一方面得益于品牌的打造和推廣。不論是縣委、縣政府名縣提升建設實施方案,還是各類政策扶持、獎補措施,品牌培育都是重要內容之一。汶川縣不斷挖掘文旅資源、打造文旅產品,并積極升創國家、省、州級品牌;打造升創文化旅游類縣、鎮、村模范示范基地;常態化舉辦文體賽事、文旅節會活動等;大力拓展新媒體傳播形式和渠道。
汶川縣開心牧場
去年4 月的海南博鰲亞洲論壇2022 年會上,阿壩州副州長、汶川縣委書記李建軍受邀分享汶川鄉村振興案例;2022 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安逸四川·最美川西”2022 川西文旅走廊精品旅游產品發布會……汶川文旅頻頻亮相。
一系列工作富有成效,汶川文旅品牌形象持續攀升。2022 年上半年,汶川趙公福地被四川省文旅廳、生態環境廳、省林草局評為四川省生態旅游示范區,汶川水磨上榜四川省文旅廳第三批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汶川天地映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選第六屆中國文旅IP 大會“IP 有光”活動。在中國旅游報發布的2021 年度中國旅游產業影響力案例名單中,汶川縣獲評全國文化和旅游新媒體傳播力優秀案例(縣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