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瑜游


在蔚來、理想和小鵬三家造車新勢力中,我個人過去最不看好的就是理想汽車,畢竟理想汽車重度依賴增程技術,同時也受政策限制。去年,理想汽車的銷量也是多次起伏不定,股價多次下滑,但當理想L9、L8,乃至L7推出之后,理想汽車的銷量徹底穩住,而理想汽車近日發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財報則是再次提振了投資者對理想的信心。
根據財報顯示,理想汽車2022年第四季度營收同比增長66.2%至176.5億元,略高于市場預估的176.4億元,同時創下歷史新高;實現毛利潤35.7億元,同比增長49.8%,環比增長201.7%;凈利潤2.7億元,同比下降10.2%,但扭轉了此前連續三個季度虧損的局面。
從全年來看,理想汽車2022年全年營收452.9億元,同比增長67.7%,創下歷史最高紀錄;毛利87.9億元,同比增加52.6%,但凈虧損為20.3億元,較2021年的3.2億元擴大逾6倍。
理想汽車2022年營收大幅增長主要歸功于第四季度交付量。根據財報顯示,2022年第四季度,理想汽車總交付量為46319輛,同比增長31.5%,同時遠遠超過前三季度,同時因為理想L9、L8、L7的均價要略高于理想ONE的原因,營收也是同比增長66.2%。
在年度交付量上,理想汽車總交付量達到133246輛,較2021年的90491輛增長47.2%。在2022年總交付量上,理想汽車僅次于哪吒汽車的15.21萬輛,在造車新勢力中排名第二,但需注意的是,哪吒汽車的主力車型為哪吒V,為一款十萬級的純電小車,而理想汽車的產品均價超過35萬元。
在毛利率方面,理想汽車也是給出了一個相當驚人的數據。
財報顯示,理想汽車Q4車輛銷售收入為172.7億元,同比增長66.4%,環比增長90.9%,車輛毛利率從Q3的12.0%回升至20%。
關于理想汽車毛利率的問題在網絡上也是引起了熱議,李想也是針對此問題在社交平臺上做出了回應。
李想表示,比亞迪最新公布的季度毛利率接近16%,還不包含經銷商的部分,按照直營體系財務模型,算上經銷商費用的部分,毛利率應該超過20%了。李想還透露,主流合資豪華品牌對應標準銷售價格,包含經銷商費用的毛利率高達40%以上。只不過,經銷商之間的惡性競爭干掉了20%銷售費用。李想認為,對于直營模式車企,20%毛利率是最低的健康標準。
即便李想對毛利率問題做出了回應,但仍有許多消費者對理想汽車20%的毛利率表示不理解,認為比亞迪能夠達到20%的毛利率很大程度上依托了其背后強大的供應鏈、制造、質量、交付管理,并且比亞迪的銷售體量和理想汽車完全不是同一級別,因此理想汽車有20%的毛利率完全就是暴利。
讓我們再來找幾個車企的毛利率數據看看。
特斯拉2022年Q4毛利率25.9%;豐田在2021年第四季度毛利率為19.6%;大眾2021年第三季度毛利率則是15.67%;福特汽車只有14.3%。吉利和長安的毛利率分別達到了17.2%、15.32%。
如此再看,理想汽車20%的毛利率對比新能源車企還真不高,對比大眾、福特、吉利和長安則是要高出一點,但出行局完全能理解。
而理想汽車僅有三款產品,三款車型都熱銷,意味著能以更低的價格采購零部件,生產制造環節的固定成本得到平攤,相當于降低了平均成本,因此毛利率得以提升。
根據財報數據顯示,理想汽車2022年Q4銷售成本為人民幣140.8億元,同比增加70.9%,環比增加72.6%。Q4營業費用為人民幣37.0億元,同比增加57.1%,環比增加11.7%。Q4研發費用為人民幣20.7億元,同比增加68.3%,環比增加14.7%。Q4銷售、一般及管理費用為人民幣16.3億元,同比增加44.8%,環比增加8.1%。
據出行局了解,截至去年年底,理想在全國121個城市擁有288家門店,2021年是206家,也就是說在2022年這個理想汽車的產品大年,理想汽車僅在全國新開了82家門店,而同屬造車新勢力的問界則是在去年建設了超1000家門店。
人員方面,截至去年年底理想汽車團隊規模19396人,一年也是只加了不到8000人。
從上面的數據來看,理想汽車在2022年對于市場擴張和資金使用相當克制,甚至達到了近乎“吝嗇”的程度,難道是理想汽車的現金儲備不夠?但從財報數據來看,理想賬上卻有584.5億元人民幣的現金儲備。
在財報發布后,李想還表示:“今年理想汽車將挑戰30萬元到50萬元價格區間全部豪華SUV市場20%的市場份額。”對于李想的這個目標,你們覺得理想汽車有機會實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