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漫步揭陽,風景如畫。在市區榕江,空氣清爽,白鷺齊飛;在普寧練江,昔日水清岸綠、鳥飛魚躍重現;在揭西,青山相連,綠意濃濃……
這一幕幕賞心悅目的景象,正是揭陽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深入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以生態“高顏值”助力高質量發展的真實寫照。
治污染,植綠底
讓綠水青山底色更亮
清水潺潺,生生不息,普寧練江流淌著揭陽治水的不凡記憶。“從原來的污染典型變成現在的治污典范”,生態環境部對揭陽市整治練江成效曾這樣評價到,這是充分的肯定,也是前行的動力。
而練江整治只是揭陽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揭陽市生態環境局在廣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和揭陽市委的領導下,與全市各相關職能部門協調聯動,鉚足干勁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2022年,揭陽市AQI達標率為96.2%,超額完成省下達95%的目標,排全省第7名;PM2.5年均濃度為23微克/立方米,比省下達29微克/立方米的任務要求下降6微克/立方米,達到歷史最優水平;大氣其余六項指標均達標,創造自2017年以來連續六年達國家二級標準的歷史記錄。全年重污染天數為零,輻射環境質量保持良好。榕江、練江、龍江重點流域水質穩定改善,全市飲用水水源水質穩定達標,國控近岸海域海水點位一、二類水質比例均達100%,市區6條黑臭水體實現“長制久清”,南河多年消失的塗蝦、銀魚等本地特征生物,北河水質改善特征生物石螺逐步增多;練江從“黑龍”變“白練”,青洋山橋斷面基本穩定Ⅴ類、為揭陽市有數據記錄17年來的最好水平;省考五經富水斷面提前兩年達到優良。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良好,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為100%。環境基礎設施缺口加快補齊,全市累計建成城鎮污水處理設施84座,設計處理能力99.5萬噸/日(2022年新增2座3.5萬噸/日),累計建成城鎮污水管網3660.17公里(2022年新增431.95公里)。
一組組數據、一個個變化,道出的是揭陽生態環保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新作為,凝聚的是各級生態環境系統污染防治攻堅克難的合力。一直以來,揭陽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強力推進城鎮和農村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產業園區等基礎設施建設,補齊環保基礎設施短板;同時以污染源排污許可證為抓手,深化工業污染源治理,著重解決水環境污染和固廢污染問題,推進臭氧和PM2.5協同控制,不斷夯實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基礎,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嚴監管,強服務
讓金山銀山成色更足
生態環境治理要重監管,更要重服務、有溫度,為企業和群眾營造風清氣正、服務高效的營商環境。近年來,揭陽市生態環境局堅持嚴格執法與貼心服務并重,出臺系列舉措,主動做好環評審批工作,積極服務大項目建設,推動營造更優的營商環境,助力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堅持強化服務指導,助力經濟發展環境更有效率。緊緊圍繞揭陽市委提出的便民利企“三個最”要求,推動優化政務服務環境上新臺階。開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動,揭陽市生態環境局主要負責人每季度到政務窗口現場體驗,優化辦事流程。積極服務重大項目進駐,依托沿海經濟帶建設,以大南海石化工業區、惠來臨港產業園為重大產業基地,以海上風電基地、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等為節點,促進揭陽融入大灣區產業鏈體系,針對全市6大類重點項目分別建立專項環評服務臺賬,提前介入幫扶重點項目環評工作;“掏空家底”挖掘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減排量,基本滿足巨正源項目、惠來靖海電廠5、6號機組削減替代量要求;協助項目向上級部門爭取主要污染物削減替代來源或排放總量指標;指導中石油煉化一體化等項目做好排污許可證申領工作,實現“當日受理、當日審批、當日發證”超常規高效服務。2022年,全市共環評服務企業326個,服務發放輻射安全許可證64個、排污許可證419個;全市289個重點項目除25個因企業自身原因未報批外,其余項目已完成環評服務。
創新優化監管方式,助力經濟發展環境更加公平。保持執法高壓態勢,打擊非法保護合法,凈化經濟發展環境,打造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依托企業環境信用管理系統、揭陽市公共信用平臺、環境影響評價信用平臺三大平臺深入推進信用體系建設,讓守信者一路綠燈,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聚焦群眾和社會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制定出臺守信激勵、失信懲戒、信用修復共25條措施;實施正面清單制度,實行分級管理。結合督察整改落實,聚焦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組織開展榕江練江流域環境執法檢查、大氣污染、固廢危廢整治、“散亂污”企業整治等專項行動,加強榕江流域水拋光、食品、涼果等行業整治,持續加強對氮氧化物和VOCs重點排放企業的執法監管,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同時深入企業幫扶指導,寓服務于執法之中,寬嚴結合幫助企業行穩致遠。2022年共出動執法人員22088人次,檢查企業8294家次,立案183宗,罰款約1901萬元,責令整改企業105家,關停取締51家,實施查封、扣押案件5宗,移送適用行政拘留案件6宗,移送環境污染犯罪案件3宗。
防范化解環境風險,助力經濟發展環境更為安全。堅持人民至上,關注民生與安全,組織開展全市重大環境安全風險防范化解、突發環境事件風險隱患排查整治等專項工作;妥善處置中德金屬生態城火災事故次生環境事件、榕江南河京岡段河面油污輿情事件等;開展6條典型河流突發水污染事件環境應急“南陽實踐”及演練項目。重要時段安排專人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巡查,保障全市飲用水源地安全,筑牢生態環境安全防線。開展涉生態環境領域“掃黑除惡”常態化工作。集中治理涉生態環境重復信訪問題和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交辦案件,以信訪投訴為切入點,深入分析研判,及時解決群眾身邊“急難愁盼”生態環境問題,2022年共受理群眾投訴案件2059件,辦結率100%。
抓主業,促發展
讓綠美揭陽建設加速
“站在新的起點,我們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貫徹落實廣東省委省政府、揭陽市委市政府就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的部署安排,聚焦主責主業,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著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堅定不移以高水平生態環境保護助推揭陽高質量發展。”揭陽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魏智勇說到。
一以貫之做好服務保障,筑牢高質量發展生態之基。揭陽市生態環境局將主動做好服務保障,緊盯揭陽市重點項目和“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涉及的項目以及招商引資的項目,每周調度環評審批進展情況,認真對待、積極協調、全程跟進;積極挖掘污染物減排空間,為招商引資項目騰出環境容量,全力保障服務項目快速落地。
持續深入打好碧水、藍天、凈土保衛戰,擦亮高質量發展生態底色。按照整治榕江、鞏固練江、提升楓江、保護龍江的目標,重點推進榕城區北部、中部水質凈化廠和揭東區西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加快揭東城區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等;推進練江676.65公里、楓江229.43公里市政污水管網建設,加強對龍江流域一帶養殖廠、食品加工廠的監管,確保水環境質量延續連續5年改善趨勢。重點加強國控站點周邊5公里范圍內涉氣污染源綜合整治,推進鋼鐵企業和鋼壓延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工業爐窯分級管控、涉VOCs排放企業治理,強化移動源污染控制,落實黑煙車限行區政策,確保空氣質量持續好轉。加強對土壤污染重點單位的監管,實施地下水質量管控,保持地下水國考點位質量持續達標;加強危險廢物安全處理處置,加快推進危險廢物收集貯存設施建設試點工作;加強醫療廢物全流程規范化管理,推進普寧市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理中心建成投運;督促推進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及滲濾液處置,逐步完善土壤固廢監管體系。
加強環境執法監管,守住高質量發展生態底線。緊緊圍繞人民群眾信訪投訴的突出環境問題,聚焦國考、省考斷面水質達標攻堅,常態化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積極營造公平、健康、有序的營商環境。
狠抓干部隊伍建設,鍛造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鐵軍。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提升機關黨建工作水平,強化干部隊伍的日常教育和管理監督,提振干部隊伍的精氣神;牢固樹立正確用人導向,注重選拔政治過硬、擔當作為的優秀干部,著力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生態環境鐵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