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生態環境局
云浮,因云而名,山蔥郁,水秀麗。生態,始終是云浮突出的優勢。2022年以來,云浮市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錨定“打造粵北生態發展新高地、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美麗云浮”目標任務,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改善生態環境,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新突破、生態文明建設邁向新境界。
2022年,云浮市全面完成年度工業源和移動源治理任務,全年各項大氣污染物指標均達國家二級標準要求,其中PM10濃度40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9.1%,PM2.5濃度21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2.5%,綜合指數3.05,同比改善2.6%,全年未出現重污染天氣。4個國考8個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水環境質量全省排名第7,西江水質常年保持Ⅱ類,縣級以上和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云浮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交出亮麗“成績單”,持續擦亮了“云山秀水翠滿城”綠美云浮的生態底色。
筑牢生態屏障 彰顯守護綠水青山的“云浮擔當”
2023年開春,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獲水利部批復,標志著工程前期工作順利完成,即將全面進入動工建設階段。這一廣東水利史上投資最大的水利工程,建成后多年平均將有約16億立方米的西江水輸送到粵西大地,惠及1800萬群眾。工程的取水口,在云浮市郁南縣建城鎮地心村,這是對西江云浮段水質的最強“投票”。而云浮下游,現在就有約3000萬人依賴使用西江水。
守護廣東人民最重要的“水缸子”之一,云浮人民始終堅定扛起沉甸甸的責任。2022年,云浮市生態環境部門全面完成第一輪水生態環境調查評估工作,進度居全省前5。這輪調查,“瞄準”西江云浮段的主要支流新興江、羅定江、南山河、蓬遠河等重要江河湖庫,開展健康“把脈會診”,全面掌握轄區內重點江河湖庫水質、生境、水生生物狀況,建立健全水生態環境數據檔案,科學評估各條江河湖庫生態系統健康水平,為全市開展水生態修復提供本底數據和技術支撐。
此外,云浮市還全面完成了入河排污口排查任務。省下達云浮市河流(湖庫)排查任務為1560.5公里。截至2021年7月底,已全部完成河流(湖庫)排查工作,排查總長度1700.92公里(包括云浮市自定任務140.42公里),超額完成省下達任務。云浮市列入重點整治清單問題排污口26個,2022年省下達整治目標19個,全市共整治完成22個(其中西江入河排污口4個,西江一級支流相關排污口18個),剩余4個排污口整治結合城市污水管網建設項目一同推進。
2022年6月10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討會在云浮市舉行,賓朋畢至、大咖云集,深入開展理論研討和實踐交流,匯聚了學習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智慧力量,共同奏響了創建綠美云浮、生態廣東、美麗中國的時代強音。云浮市委、市政府鄭重表示,將聚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攻堅發力,全面擘畫“綠色藍圖”、加快培育“綠色動能”,共同打造“綠色家園”,奮力把云浮市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美麗后花園,持續擦亮云浮市的生態底色。
服務中心大局 抓牢高質量發展的“環保作為”
云浮,是廣東最年輕的地級市,經濟體量小、財政實力弱、民生短板欠賬多。2022年11月,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到云浮市調研,賦予云浮“起而行之、爭先進位,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時代使命。
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是青春云浮的首要任務。云浮既要“爭先進位”,又要堅決摒棄拼資源投入、拼能耗指標等“路徑依賴”,全力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把握好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辯證關系。云浮市生態環境部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2022年,在把好項目準入關的同時,聚焦全市重點項目建設,提前介入、主動服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強化建設項目環評要素保障,推進關鍵項目落地建設,助力云浮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破解污染物總量指標難題上,通過水泥行業脫硝效率提升、關停項目和能源替代項目實施產生的結余、替代削減等方式,深挖全市污染物總量指標容量。大力推動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全面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完成了全市燃煤電廠及鋼鐵等相關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加快重點園區循環化改造和企業清潔生產,推動石材、金屬、日用化工等行業綠色轉型。以“容量指標”為牽引,保障優質項目落地建設,有力服務“雙碳目標”,助推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十三五”期間云浮市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較2015年分別下降7.7%、15%、23%、15%,2020至2022每年均超額完成省下達的總量減排目標。
“全省各地‘千帆競發、百舸爭流,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項目建設是云浮跨越趕超的重要抓手,云浮市生態環境部門牢固樹立“全方位服務市重點項目建設”理念,工作走在前、服務向前靠,不怕人手少、工作任務重,就怕環評工作走彎路、項目建設誤時機,清單式管理,倒排時間加快重點項目環評審批,完成了廣東金晟蘭冶金科技有限公司二期二區工程120萬噸/年產項目、云安區都楊鎮觀音山礦區建筑用花崗巖礦(開采)項目、珠江鋼管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一期等161個市重點項目的環評審批,為云浮撐起高質量發展“脊梁”作出了生態環境部門的貢獻。
突出因地制宜 探索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云浮經驗”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是和美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這項工作,是打贏碧水保衛戰的“基礎性工程”,也是難點所在。
云浮,是典型的山區,鄉村分散、地形復雜,生活污水治理點多面廣、情況不一。早在2014年,云浮市就在全省山區市中較早開展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探索,積累了不少經驗,也堅定了“啃下這塊硬骨頭”的信心決心。2022年,云浮市大力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行動,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鄉村特色及可持續發展,逐步形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與資源化利用的雙贏治理模式,具體為:針對個別零散及極小片聚居農戶,“分散式+資源化利用”模式,實現資源利用“零跑腿”;針對較大片聚居農戶利用模式村莊,采用厭氧/微動力好氧+人工濕地或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將污水進行處理,“一體化+生態處理”凈化模式,實現污水資源綜合利用;對于人口較為密集,人口較多的鄉鎮,采用“污水+廚余垃圾”綜合體集中處置,實現減污增效協同推進。
截至2022年底,云浮市累計完成資源化治理自然村達到2447條,占比32.1%,治理成效得到了當地群眾的好評,開創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云浮新經驗”。
堅持人民中心 以環保督察整改提升“生態福祉”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2年以來,云浮市生態環境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的要求,堅持邊督邊改、立行立改,扎實抓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信訪交辦案件辦理工作,聚焦人民群眾所思所盼,全力提升人民群眾在良好生態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對每一宗交辦案件都落實領導包案制度,對每一個群眾投訴都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督導,全力高效推進交辦案件辦理工作。對交辦案件,按照“四個第一時間”、“四不放過原則”辦理,第一時間交辦案件、第一時間落實領導包案、第一時間開展實地督導、第一時間回應群眾關切,做到責任不落實不放過、問題不化解不放過、整改不到位不放過、群眾不滿意不放過。及時督促指導屬地、有關責任單位按時按質報送案件辦理情況,及時公開案件辦理信息,確保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其中,新興縣新城鎮南外新街居民向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來信反映,新興縣華僑中學對面潤富家園的排污管道存在堵塞破損問題,由于案件處理及時且整改成效明顯,來信居民對處理結果十分滿意,專門向中央督察組贈送了寫有“利國利民,功德環保”的錦旗。
截至2022年12月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云浮市交辦的181件群眾信訪舉報件全部辦結。督察整改任務17項,已完成2項,15項達到時序進度,有力回應了群眾的生態環境關切,持續提升云浮的“生態福祉”。
此外,2022年11月,全省疫情防控進入最“吃緊”的關頭,醫療廢物和涉疫垃圾數量激增,大大考驗了云浮這一欠發達地區的涉疫醫療廢物的處置能力。云浮市生態環境部門“以戰促建”,指導各隔離點、醫療廢物處置單位要按要求落實醫療廢物規范化管理、污水監測等防控措施,新增儲備并啟動1個日處理能力為25噸的應急處置設施,落實專人駐點監督醫療廢物收運處置,確保日產日清、實時監管,有效防止了疫情外溢。
2022年,云浮市累計安全收運處置醫療廢物2628.59噸,其中涉疫醫療廢物261.43噸,醫療廢物和涉疫垃圾無害化處置率及醫療污水監測覆蓋率均達100%,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能力實現零的突破,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生態健康作出了生態環境貢獻。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2023年開春,廣東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相繼召開,云浮市也迅速召開了“高質量發展萬人動員大會”,為全面打響“三大會戰”,推動實現云浮爭先進位跨越趕超擂響了戰鼓。
新的一年,云浮市生態環境部門將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扛起生態環境部門在高質量發展中的責任,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高水平生態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在抓好環境污染防治上攻堅突破,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高質量發展鋪就綠色底色;在優化營商環境上攻堅突破,全力服務“制造業當家”,主動對接省市重點項目,在項目立項、選址、審批、建設等各個環節提前介入,做到全流程靠前跟蹤服務;在綠色低碳轉型上攻堅突破。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進能耗“雙控”逐步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強化“三線一單”落地應用,推動全市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優化升級;全面鋪開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市創建工作,創新“兩山”轉化特色模式,奮力譜寫美麗云浮新篇章。(作者:林瑞榮 李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