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燁
(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300)
教育部門多次頒布的政策要求在教育、科研、實踐、管理、服務、文化、組織等方面長期建立健全的管理機制,以應對高校教育管理的實際。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在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我國人才培養戰略中不可缺少的一環。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教育管理直接關系到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特別是在新時代背景下,伴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的飛速發展,社會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的需求越來越大,這就要求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要不斷地進行調整與完善。但是,在目前的高等職業學校中存在著教師隊伍不夠完善,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不夠等問題,這已經嚴重影響到職業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因此,高校應當重視對學生教育管理的創新工作,切實貫徹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標準的有關要求,在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標準發展的背景下把多學科教育與學生管理結合起來,使得高職學院學生管理工作能夠更好地服務于高職院校的高層次人才培養。
以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標準中的“三全育人”標準為基礎進行分析,“三全育人”的整體育人理念給高職院校學生工作帶來了新的啟示。傳統的學生管理主要是通過師生的相互補充來提高管理的有效性。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印象概念股因素,使得高校針對學生的教育管理以及管理評估等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時,也使得后續教育管理工作出現了一定的滯后性的問題,管理工作不到位導致的時效性降低等,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將高校教育中的“三全育人”教育方針有效應用于對學生教育管理當中,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該理念可以滿足高校教育的實際需求、管理方向和管理目的,防止學生們在管理工作中出現不合作、管理矛盾等現象,這樣,才能更好地做好高職學生管理工作。通過進一步優化學生管理工作使學生能更好地發揮其教育管理和溝通的作用,對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也有較好的助力作用,可為后續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奠定一定的基礎。因此,將“三全育人”中的“全員育人”理念應用于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能夠有效地解決傳統教學方法中效率低下、效果不佳的弊端,為職業學校的后續教育管理工作創設更好地基礎條件。
強化對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創新性以及預見性,確保各項管理工作始終走在高校管理的前端,在學生工作中保持創新這是新時代學生工作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標準中的相關標準,為高職院校在新形勢下如何適應時代發展提供了一條正確的路徑。高校可以直接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將當前教育系統中應用較好的多媒體技術、自媒體平臺等更有效的應用于其中,在此基礎上采取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優化對學生的學習及生活管理。在對學生的精神、物質、網絡的認識同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穩定發展。然后,在了解學生的思想發展和心理環境變化的基礎上開拓新的突破。同時,還可以將各種管理實踐途徑和管理實踐途徑進行整合串聯,讓全面育人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提高職業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前瞻性和創新性,讓職業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能夠更好地適應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也就是說,要通過對相關管理標準的創新來實現推動學生工作的創新,使得師生之間能夠構建一座高校溝通和交流的橋梁,滿足高校學生管理創新的需求。
在傳統思想指導下進行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要求大學生能夠無條件地遵守學校的各項管理方針和規定。新一代的大學生是在新媒體時代蓬勃發展起來的,他們對學生管理工作實踐和工作需求存在著很大的分歧,很難用傳統的邏輯來完成一些管理工作。這樣的管理方式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和管理者的對立,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對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難度,使得學生不愿意與有關部門進行合作。盡管有部分學生贊成這種學習方式,但大多數學生還是存在一定的反抗心理。長期以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固有的管理觀念是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它影響著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與時效性,制約著今后的管理工作制度的改進。在不改變傳統的教育管理觀念的情況下,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也無法進行自身的改革,這導致一些學校管理工作實踐的革新發展喪失了其應有的意義,不能根據管理工作的特征和需要進行多樣化的教育滲透,從而削弱了學生對管理工作的支持。
管理工作的內容與做法的差異更加直接地影響到了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平穩進行,也是造成學生管理工作質量下滑的重要原因。在新時期的發展中,高職院校的管理工作要以階段性的管理規劃為中心,統一管理的目標和方向,使各個管理環節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確保管理工作能夠在目前的條件下朝著多個方面進行協同。但是,也有一些職業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進行了革新,但沒有根據今后的教育發展需要制定出多元化的教育管理計劃,在執行的過程中,在管理戰略的使用上都出現了不同的管理方向和不同的管理目標。這就使得高校管理工作出現了分化現象,從而影響到高校管理工作的規范化。這個問題的出現使得高校在管理內容的界定上出現了結構性的不足,不能根據目前的管理工作現狀將全過程管理的工作思想切實貫徹下來,從而影響到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整體有效性。另外,一些學校在學生管理計劃中沒有很好地對各種管理細節進行優化,這也使得高校的管理工作實踐變成了紙上談兵,很難實現對學生的教育及管理。
數據挖掘是通過對應的數據挖掘技術從大量數據中尋求有用的信息群體,在此基礎上對這些數據進行篩選和提煉,尋求其中潛在的價值和信息,從而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對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而言,在校師生的數量眾多,對于數據處理的技術和資源的使用越發廣泛。通過使用數據挖掘技術分析不同學生和教師的數據信息有著重要作用,從中分析出教育和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以此作為基點尋求出對應的解決對策,從而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將這項數據挖掘技術使用在對學生的教學評價和管理當中,還能整體的、綜合性的去評價學生的發展潛力和發展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去解決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對于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有著重要作用。但是當前很多高校針對數據挖掘呈現出來的整體形式,還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數據挖掘技術需要有專門的技術人員和數據分析人才對其進行處理,高校對于這一方面的建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僅憑管理的能力很難做到對數據的提取和計算,專業的人才隊伍建設方面與實際的教育目標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
要實現對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標準創新就是要讓學校的黨組織、老師、黨員干部、決策層、管理者和大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生教育管理的工作中來,從而構建起一套多樣化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制度,提高職業學校對學生的管理需要的認識,并根據對學生的綜合教育評價制定出科學的學生管理戰略。其中,在實施創新工作思想的過程中應該采用“雙向評價”的教育管理戰略。所謂“雙向評價”就是教師、黨員干部在執行一項管理提案和管理戰略前優先對戰略內容進行評估,并分析它與目前的教育需要是否相適應。如確需提出的議案可提交決策機關、學生黨員及學校領導討論。如果課程的核心內容與目前的教學需要不符,可以選擇取消的模式進行整改。由于教師更清楚地知道管理工作的內容和管理需要,所以在制定和執行核心教育決策時也應該把提高教學質量和教育效果放在第一位。創新開發是新時期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其根本起點是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因此,要想使教學需要得到有效的評價,就必須要有教師的參與。黨的領導干部政治敏銳性高,因此能夠對管理戰略的制定和執行進行客觀分析,并從全局上為高校提供管理建議。所以,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教師和黨員干部應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這一策略的應用,一方面可以加強學生在管理工作中的合作性,讓他們的有關意見能夠得到良好的反饋,另一方面,還可以加強學生管理工作的科學性,讓學生管理工作能夠根據職業學校的教育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及管理計劃。
通過實施全程管理服務型管理目標建設能夠對高校的管理工作進行全面的細化,讓高校在學生管理工作的實踐中能夠按照統一管理的要求強化管理規范,讓高校管理工作多樣化,確保高校管理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能跟上工作的決策,為穩步推進高職學院的學生管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高等職業學校應該結合今后的學生工作實際進行分析和評價,并在評估結果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在此基礎上對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進行多樣化的評估和分析。在教師、學科領導和教育決策者的共同努力下,對高校的管理工作進行改革和工作創新,使得各項教育管理工作能夠同向而行,也能達到對管理流程的監控和預警。同時,也可以通過創建標準化教學管理平臺,運用信息技術和數字化管理等方法使高校管理方式實現高效化的運作。在這一進程中,高校管理者和經營決策者必須確定目前高校管理工作的基本架構和組織架構。這一戰略的應用可以有效解決職業學校的學生管理分化問題,增強了教師和管理者之間的教育交互能力,讓管理者能夠對學生管理工作的全程進行監控,并對一些具體的問題加以解決,從而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管理工作的品質,為以后的管理工作的穩定和多樣化的推進創造有利的條件。
大數據對技術的收集、整理、分析、預測和控制等有一定的優勢所在,能夠提升對高校教育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但同時,如果不能正確把控也容易出現一定的數據信息泄露的風險。如果管理人員在處理這些數據的過程中導致數據泄露或丟失,那么將會給學生和教師造成惡劣的影響。因此,為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應當結合高校實際教育管理的方向出發,建立完善的大數據教育管理機制,使得教育管理工作在穩定的環境之下進行,以更好地約束教育管理者的行為,減少因操作過程中出現的數據損壞、丟失與泄漏等情況,確保學生與教師的隱私安全的同時,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可靠性與準確性。此外,高校的學生和教師的數量眾多,為了使得教育管理工作能夠真正地體現出其優勢所在,可以通過建立專門的管理部門的形式開展相應的管理工作。大數據技術管理部門主要日常工作包含對學生、教師的個人信息、學習信息、教學信息等進行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控制等。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實現對教育數據的統一化管理,方便后期的信息數據的提取,同時還能過濾掉涉及教學隱私或不宜公開等信息。從根本上實現教育管理服務從當今的“供給導向”向未來的“需求導向”發展,不斷強化教育管理數據的分析和挖掘,創新管理和服務的新模式,從而有效地提高教育管理的安全性能。此外,高校在開展大數據教育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還可以根據不同部門之間的實際管理需要,將數據管理分為不同的等級。例如將可供學生參考的數據進行公開,針對機密等級較高的數據文件則需要專門的密碼等才能訪問,實現學生和教師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開展透明化的監督。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在實際開展的過程中對于工作標準的創新具有重要的意義。高校在開展教育管理的過程中應當重視對于管理方式的創新,借助標準策略創新對高校教育管理的需求更加細化、深入和準確。為高校各項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實現更加科學的管理和決策,促進高校健康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