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明
新的化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學應具有情景性和探究性,學生的學習應具有主動性、體驗性、合作性。如何提高化學課堂教學質量,下面就本人在實驗教學研究中的實踐,談幾點具體的做法:
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探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動機產生的重要主觀原因,良好的學習興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維的動力。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被瘜W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具有千變萬化的現象,是喚起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學生剛接觸化學,肯定會感覺摸不著頭緒,用千變萬化的實驗現象來吸引學生,會使學生不斷產生新的好奇心,新的興奮點,我會采用一系列的趣味性實驗,如:“空瓶生煙”、自制碳酸水“飲料”、“巧點蠟燭”等等,使學生一上來就覺得新奇,緊接著向學生提出一些日常生活實例的設問,使學生覺得現有的知識不夠,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從而產生主動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內在動力,樹立學好化學的信心。
“新課標”指出:“科學探究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也是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的重要內容,對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實驗教學在化學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在教學中循循善誘,適時點撥,逐步培養具體、全面、深入地認識物質及其變化的本質和內在規律性,使學生的思維從表象到本質,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在講授原電池原理時,設計了如下演示實驗進行教學:①將連有音樂門鈴的銅片、鋅片與一節電池相連;②將電池用一個西紅柿代替,把銅片、鋅片分別插入西紅柿中(請學生操作),當完成操作①時,同學們聽到音樂聲覺得在意料之中,但當完成操作②后,同樣悅耳的音樂傳入每個人的耳朵時,同學們便欣喜若狂,西紅柿竟然可以代替電池?濃厚的學習興趣油然而生。實驗設計躍躍欲試,這時,可趁熱打鐵,引導學生用日常用品(食醋、碘化鉀淀粉試紙)檢驗食鹽是否加碘等生活實驗,把化學學習引入到生產、生活中。這樣做拓展了學生動手、動腦的空間,又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了知識的滿足,提高了能力。
學生通過探究性實驗,可以探究自己尚未認知的世界。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和鞏固化學知識,掌握實驗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實驗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學生學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就會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二、運用多媒體,提高實驗現象的可視性。
化學是一門宏觀現象后面蘊藏著微觀奧秘的自然科學。宏觀現象是它的特點,微觀抽象性是它的難點。且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分化,原于重新組合,因此,單靠語言和文字的描述,學生較準理解。通過計算機軟件進行動畫模擬,能清晰的看到很細微的現象,形象生動地表現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的運動特征,變抽象為形象,讓學生直觀形象地認識微觀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理解化學原理。化學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將文字、圖形、圖象、聲音、動畫、影視等各種信息傳輸手段融為一體,具有很強的真實感和表現力。在講化學變化的本質時,學生很難理解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通過動畫演示水的電解過程,學生不僅明白了化學變化的本質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組合,而且加深了對原子的認識??梢哉f,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出實驗室不能完成的理想狀態的實驗現象,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優化實驗教學過程;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及時反饋教學信息,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增大課堂教學容量,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獲得大量的知識,從而使我們教師具備擴展課程的深度和廣度的機會,推動課程內容及體系的改革。
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不僅可以輔助教師的教學,更重要的是要促進教與學方式的改變,通過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信息技術,優化教學資源、改革新課程教學模式,在新課程實踐中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形成,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
需要說明的是,多媒體教學不可能完全代替實驗,但在實驗教學中,有些情況下,卻彌補了演示實驗效果不明顯、實驗復習中的不便等實驗教學的不足。只有深入研究和恰當地設計、開發、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使之與其他教學手段有機結合,才能優化課堂教學,體現出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真正價值。
三、數字化技術手段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教學中有很多待突破的難點,尤其是在促進學生的認知上,實踐證明用傳統的方法已很難突破。而數字化實驗是一種新的技術手段,教師可以嘗試用其在這些經典的難關上整合、創新。
一是反映量旳變化。教師將變化過程中的各種量的變化通過數字化實驗直觀呈現出來,可以化抽象為具體,有助于學生理解相關知識。
二是控制實驗條件。利用數字化實驗精確的優勢,在某些實驗中用相關傳惑器精確控制實驗條件可確保實驗結果的可靠性。
三是實旋定量測定。例如:師生用數字化實驗進行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結晶水合物中結晶水含量的測定等。
四是研究變化原理。例如:探究密閉容器中蠟燭熄滅是氧氣濃度降低還是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導致的;探究氯水與堿溶液的反應的原理是氯分子直接跟堿作用還是氯分子與水作用的產物跟堿反應造成平衡不斷向右移動。
實踐證明:傳統的教學方法與多媒體、數字化實驗輔助教學相結合,不僅極大的提高了實驗教學課堂效率,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認知主體的能力,發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在學習過程中更有助于學生形成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增強了學習的創新意識,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較好的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