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燕
立足新課改背景,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學習任務群就是基于這樣的教育背景應運而生的一種新型教育理念。從這一教學理念的應用特征以及基本內涵來看,在實際教學環節強調學習任務群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導向作用,不僅有助于學生更系統地掌握學科知識,還能讓學生課堂學習效率更高效。為此,教師在推進語文學科教學工作的實踐活動中,有必要深入剖析學習任務群教學模式的特點及優勢,將其與小學語文教學工作進行緊密融合,為學生更好地參與語文學習活動搭建框架,助力學生語文核心素養進一步發展。
一、學習任務群背景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優勢
在基礎教育改革工作持續推進的教育背景下,各個學科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理念也在積極地進行更新,以便更好地服務當代教學工作的實際需求。在傳統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習慣依據教學大綱的導向要求以及課本內容,按部就班地為學生講解語文知識。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雖然也可以有效掌握各課時的具體內容,但是碎片化的知識呈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困難,同時不利于學生從整體角度形成系統的語文知識體系。而學習任務群模式的出現不僅進一步豐富了語文閱讀教學模式,還可以借助系統的閱讀規劃為學生提高群文閱讀能力提供有效幫助,促進學生閱讀質量和閱讀能力均衡發展。具體而言,學習任務群背景下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有效提升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對學生學習而言,語文閱讀是學生獲取外部知識和提升語用能力的重要途徑。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無論是學習任務群還是群文閱讀學習活動,都強調從整體視角入手,引領學生進行主動學習和探索。基于學習任務群背景下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工作,實現了二者在教學整合方面的進一步促進。通過學習任務群搭建學習框架,學生的群文閱讀學習過程會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閱讀效率。同時,教師可以根據群文閱讀的教育指向,將學生閱讀學習需要關注的重點內容進行巧妙融入,突出學習任務對學生自主閱讀學習的促進和導向作用,助力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有效提升。
第二,有助于促進學生語用能力的均衡發展。相較于傳統語文閱讀教學工作而言,學習任務群背景下的群文閱讀更注重在基礎語言知識教學的同時,進一步延伸閱讀內容,拓寬學生語文閱讀學習視野。在基于學習任務群背景下的群文閱讀學習活動中,學生可以在多文本廣泛涉獵的閱讀學習活動中將課內掌握的閱讀技巧進行遷移應用。這種以任務群為導向的群文閱讀學習活動更具有教育指向性特征,學生在實踐與運用過程中不僅可以獲得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也能得到進一步強化和均衡發展。
第三,進一步突出國家課程的主體地位。從語文學科的教學改革措施來看,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科知識本位的教學質量,也要著眼于學生學習能力發展的實際需求,以發展的眼光去對待學科教學工作。學習任務群和群文閱讀都是新課改背景下重要的教學改革措施,對教師進一步優化學科教學方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從學習任務群背景下的群文閱讀教學內涵和教育指向來看,該教學舉措的落實不僅是踐行語文課程改革理念的重要體現,也是突出國家課程主體性地位的具體舉措。因此,積極推進和落實學習任務群背景下的群文閱讀教學工作有助于進一步凸顯國家課程的主體地位。
二、學習任務群背景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創新思路
(一)突出群文閱讀學習主題
在開展學習任務群導向下的群文閱讀教學活動時,突出群文閱讀學習主題是保障學生閱讀學習有效性的重要基礎,也是落實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創新思路之一。區別于單篇閱讀的語文學習活動,群文閱讀通過整合語篇內容的教學設計,最大化發揮出語文閱讀對學生學習能力的促進作用。在同一主題多文本閱讀學習體驗中,學生閱讀學習能力以及同類型閱讀技巧得到了充分鍛煉,以此夯實了學生語文閱讀學習基礎。在突出群文閱讀學習主題的教學實踐環節,教師要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落實:首先,基于學生實際閱讀能力和興趣遴選合適的閱讀主題。這樣的設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學生在群文閱讀學習活動中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奠定有效的閱讀基礎;其次,在整合閱讀資源和預設教學流程時,教師要圍繞既定的閱讀主題,細化學習任務群的階段性任務,確保學生在參與語文閱讀時能夠圍繞閱讀主題展開多維度討論和思考;最后,充分發揮教師作為教學組織者的引導作用,尤其是在學生遇到閱讀瓶頸或者困惑時,及時給予學生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清文本主題和中心思想,提高教學指導工作的指向性和目的性。
(二)設計針對性的學習任務群
確定好群文閱讀學習主題之后,設計具有明確針對性的學習任務群是落實群文閱讀學習活動的關鍵環節。在具體落實環節,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規劃和預設:首先,根據課內閱讀單元主題整合文本內容,從學生閱讀學習興趣入手設計閱讀任務群。通過這種教學設計,帶領學生打通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之間的銜接壁壘,促進學生更好地運用課內所學閱讀技巧進行課外閱讀和實踐。其次,保障學習任務群教學目標與群文閱讀的教學主題相一致。學習任務群作為學生開展群文閱讀的支撐框架,對學生閱讀學習活動起到了重要的導向作用。只有確保學習任務群目標與群文閱讀教學主題的一致性,才能充分發揮二者的融合價值,使學生語文閱讀學習活動高效落實。最后,以群文閱讀為依托,整合語文朗誦、演講等多種實踐學習活動,豐富語文閱讀展現方式和實踐活動,在跨學科學習的綜合體驗中引導學生感悟語文閱讀的樂趣,端正學生對語文閱讀的學習態度,保障閱讀任務高效達成。
(三)深度解讀學習任務群的核心本質
學習任務群作為一種全新的導學模式,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如何讓學生準確了解學習任務群的教學價值和應用意義是保障任務群教學活動的核心所在。學生作為開展語文閱讀學習活動的主體,只有學習主體對學習方式以及學習活動有一個深刻的認知和了解,才能基于教師的組織和引領高效參與各類學習活動,并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實踐體驗中優化學習效果。從語文閱讀角度來講,學生閱讀學習的過程就是基于自己的認知對文本內容進行理解和深層次解讀的過程。基于學習任務群視角下的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活動賦予了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更多趣味性的途徑。在圍繞某一主題展開閱讀學習活動時,通過學習任務群的輔助和引領,學生閱讀學習行為可以得到進一步規范,更易于準確把握文章的核心主題和中心思想。因此,在實踐教學環節,教師有必要帶領學生深入解讀學習任務群的核心本質,做好教學前的準備和鋪墊工作,確保后續教學任務順利推進和落實。
三、學習任務群背景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實踐策略
(一)基于學習任務群確立教學目標
在學習任務群背景下的群文閱讀教學之前,教師要基于語文閱讀教學需求合理設置閱讀活動的學習目標,圍繞某一既定的閱讀目標設計任務群學習活動,以此促進學生群文閱讀學習活動高效落實。而要想達成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在規劃群文閱讀教學目標時要科學處理整體與個體之間的協調關系,突顯閱讀層次的同時,以學習任務作為具體的實施單元展開閱讀學習活動,保障群文閱讀有序落實。
例如,在教學《慈母情深》和《父愛之舟》這兩篇文章時,任務群閱讀學習目標就可以圍繞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情感的表達展開規劃,指引學生通過對比閱讀與分析的方式探究兩篇文章在親情表達和寫作手法方面的異同點,以細化的閱讀學習任務為依托,引領學生語文閱讀學習活動逐步深入。在學習任務群指向下,通過群文閱讀與對比的方式,學生可以自主發現兩篇文章在核心內容和主題方面都突出了對親情的闡述,并且在寫作手法方面實現了首尾呼應。對比母親那種炙熱的關愛,父親表達關愛的方式則更為深沉,引人深思。在拓展群文閱讀內容方面,教師還可以將《父愛之舟》和《背影》中的父親形象進行對比,探究兩位作者在人物刻畫和情感表達方面的特點,鍛煉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借助這種明確的教學目標為引領,學生在逐步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語文閱讀體驗和實踐能力也能得到進一步強化。
(二)基于學習任務群設計組合文本
在學生進行群文閱讀的學習活動中,設計組合文本是各項閱讀學習活動的重要基礎,該環節直接關系到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以及群文閱讀落實情況。針對這一實際教學問題,教師首先要考慮小學生實際閱讀能力水平,立足學生最近發展區整合群文閱讀的文本內容,避免學生在閱讀時存在較大困難;其次,基于任務群的目標指向,貼合群文閱讀的核心主題整合同類型的文本內容,為學生更好地應用遷移課內所學閱讀技巧做好鋪墊,助力學生閱讀學習體驗和學習能力進一步提高。
例如,在教學《白鷺》這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基于文中“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來設計閱讀學習任務群,圍繞“如何刻畫和表達動物之美”這一主題整合文本內容。如《珍珠鳥》中關于珍珠鳥的描寫:“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后背還沒有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松的球。”通過組合文本進行對比閱讀和賞析的群文閱讀活動,學生可以發現作者之所以能夠刻畫出如此生動形象的動物之美,一方面在于作者善于觀察生活,另一方面則是通過運用修辭的手法讓語言內容更具感染力,使動物形象和動物的美感躍然紙上。在細化的學習任務群支撐下,學生語文閱讀學習效率可以得到相應的提升,在學習任務導向下,學生也可以深層次思考文本內容寫作方法以及語言運用技巧,逐步積累語文閱讀和寫作的相關方法。
(三)基于學習任務群創設閱讀情境
學習任務群背景下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學習活動要借助一系列的閱讀情境,讓閱讀學習活動更具體,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語文閱讀體驗。對小學生而言,雖然學習任務群可以細化學生語文閱讀流程,讓閱讀學習過程更高效,但是要想切實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和閱讀能力并不是短時間練習就能達成的。為此,教師有必要結合學生閱讀興趣和能力的動態變化情況,通過創設閱讀情境的方式讓群文閱讀更貼合小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激發學生語文閱讀興趣,助力閱讀能力和素養有效提升。
例如,在教學《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以及《精衛填海》這幾篇神話故事時,教師可以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引入信息化的教學方式,用直觀形象的動畫視頻片段為學生呈現神話故事的具體場景以及故事細節。這種閱讀情境的構建可以充分激活小學生主動閱讀學習的興趣,為學生群文閱讀學習質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學生有了積極參與的學習興趣后,教師就可以圍繞“神話傳說”這一群文閱讀主題創設任務群,并用多媒體課件進行羅列,指導學生依次完成學習任務。基于閱讀情境的構建,原本枯燥的語文閱讀活動變得更富趣味性和多樣性,使學生在積極的學習體驗中循序漸進地發展語文閱讀能力和基本素養。
(四)基于學習任務群引入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一種可視化的思維工具,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可以將抽象的邏輯思維過程以具象的方式進行展現。剖析學習任務群的基本內涵以及教學特征不難發現,任務群的應用本質也是細化學習任務,并將其以結構性的任務群進行呈現,這一點與思維導圖的應用有著高度的一致性。基于此,在學習任務群背景下的群文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進行巧妙融入,豐富學生閱讀學習方法的同時讓學生的閱讀思維更靈活。
例如,在《牛和鵝》閱讀學習活動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梳理文章故事的走向和層次,按照“害怕鵝”“驅趕鵝”以及“不怕鵝”的故事順序梳理全文內容,簡化文章的整體結構和脈絡,助力學生更好地提取關鍵詞與核心主題。為了讓學生熟練掌握這種語文閱讀學習方法,教師還可以引入《一只窩囊的大老虎》《陀螺》等相關文章,組織學生進行群文閱讀,鼓勵學生以思維導圖的方式梳理文章脈絡,提高閱讀效率的同時,讓學生的閱讀思維以及閱讀學習活動的整體性得到進一步凸顯,全面優化學生群文閱讀的學習體驗,助力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均衡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學習任務群背景下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是一種更具教育指向性的學習活動,教師在落實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善于整合小學生閱讀學習興趣和群文閱讀的實際教學需要,細化群文閱讀教學流程和方法,充分發揮學習任務群導向下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優勢,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