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玲
[摘 要]“任意”與“存在”這兩個“關鍵詞”是導數綜合應用試題的標志。從試題的命題發展歷史看,它已從早期單一型問題發展到今日的混合型問題。文章結合七個典例進行分析探討,以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
[關鍵詞]導數;綜合應用;任意;存在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674-6058(2023)32-0008-03
縱觀歷年高考,導數的綜合應用試題每年都發生著微妙的變化,難度呈上升趨勢,尤其是以含有“任意”與“存在”字眼的問題最為明顯。“任意”與“存在”這兩個關鍵詞,可以說是導數綜合應用試題的標志。從試題的命題發展歷史看,它已從早期單一型問題發展到今日的混合型問題。本文分類舉例說明。
一、單一函數單一“任意”型
單一函數單一“任意”型問題是指題目中只涉及一個函數,只出現一次“任意”字眼,一般是含參恒成立問題,難度不大。破解這類問題,一般采用參變量分離法或分類討論法。
[例1]已知函數[f(x)=a1-lnxx],[a≠0]。(1)若[a=1],求[f(x)]的最值;(2)若對任意[x∈1,e],都有[f(x)-x+2≤0]成立,求[a]的取值范圍。
解析:(1)當[a=1]時,[f(x)=1-lnxx(x>0)],則[f(x)=lnx-1x2],當[x∈(0,e)]時,[f(x)<0],[f(x)]單調遞減,當[x∈(e,+∞)]時,[f(x)>0],[f(x)]單調遞增,∴[f(x)]在[x=e]處取得極小值,也是最小值為[f(e)=1-1e],無最大值。
(2)由[f(x)-x+2≤0],得[a1-lnxx≤x-2],由(1)可知,當[x∈1,e]時,函數[y=1-lnxx≥1-1e>0],[∴a≤x-21-lnxx=x2-2xx-lnx],設[g(x)=x2-2xx-lnx],[x∈1,e],則[g(x)=(x-1)(x+2-2lnx)(x-lnx)2≥0]在[1,e]上恒成立,∴[g(x)]在[1,e]上單調遞增,∴[a≤g(x)min=g(1)=-1],即[a]的取值范圍為[-∞,-1]。
二、單一函數單一“存在”型
單一函數單一“存在”型問題是指題目中只涉及一個函數,只出現一次“存在”字眼,一般是含參能成立問題,難度也不大。破解這類問題,一般采用參變量分離法或分類討論法。
[例2]若函數[f(x)=(-x2+ax)ex]在區間[-1,1]上存在單調遞減區間,則實數[a]的取值范圍是? ? ? ?。
解析:[f(x)=(-x2+ax)ex],則[f(x)=ex-x2+ax-2x+a],函數[f(x)=(-x2+ax)ex]在區間[-1,1]上存在減區間,只需[-x2+ax-2x+a<0]在區間[-1,1]上有解,又[x∈-1,1],則[x+1∈0,2],所以[a
三、單一函數雙“任意”型
單一函數雙“任意”型問題是指題目中只涉及一個函數,但出現兩個“任意”字眼,這兩個“任意”分別對應給出的自變量所在的區間和參數所在的區間,這類問題一般屬于含參恒成立問題,難度有所加大。破解這類問題,依然可采用參變量分離法或分類討論法。
[例3]設函數[f(x)=1-a2x2+ax-lnx(a∈R)]。(1)當[a>1]時,請討論函數[f(x)]的單調性;(2)如果對任意[a∈(2,3)]及任意[x1],[x2∈1,2],恒有[ma+ln2>f(x1)-f(x2)]成立,求實數[m]的取值范圍。
解析:(1)過程略,答案:當[a=2]時,函數[f(x)]在定義域上是減函數;當[a>2]時,函數[f(x)]在區間[0,1a-1]和[(1,+∞)]上單調遞減,在區間[1a-1,1]上單調遞增;當[1 (2)由(1)知,當[a∈(2,3)]時,[f(x)]在區間[1,2]上單調遞減,當[x=1]時,[f(x)]有最大值,當[x=2]時,[f(x)]有最小值,∴[f(x1)-f(x2)≤f(1)-f(2)=a2-32+ln2],∴[ma+ln2>a2-32+ln2],[m>12-32a],由[2 四、單一函數雙“存在”型 單一函數雙“存在”型問題是指題目中只涉及一個函數,但出現兩個“存在”字眼,這兩個“存在”分別對應給出的兩個變量,這類問題一般屬于含參能成立問題,難度也有所加大。破解這類問題,依然可采用參變量分離法或分類討論法。 [例4]已知函數[f(x)=lnx-ax2-bx]。(1)當[a=0]時, [f(x)]有最大值[-1],求實數[b]的值;(2)當[a=-12]時,[f(x)]存在兩個極值點[x1]和[x2(x1 解析:(1)過程略,答案: [b=1]。 (2)當[a=-12]時[f(x)=lnx+12x2-bx],則[f(x)=x2-bx+1x],因為[f(x)]存在兩個極值點[x1]、[x2]([x1 令[t=x2x1>1],則[f(x2)-f(x1)=][h(t)=lnt-t2+12t],[h(t)=1t-12-12t2=-(t-1)22t2<0],所以[h(t)]在[(1,+∞)]上單調遞減,又[h(2)=ln2-34],[h(4)=2ln2-158],則[2 五、雙函數“任意”+“存在”型 雙函數“任意”+“存在”型題目是指該題中涉及兩個函數,并同時出現“任意”和“存在”字眼,“任意”和“存在”分別對應不同的自變量,這類問題屬于含參恒成立與含參能成立的綜合性問題,難度較大,但破解這類問題的方法不變,依然可采用參變量分離法或分類討論法。 [例5]已知函數[f(x)=xlnx+ax],[g(x)=2xex-lnx-x-ln2]。若對于任意的[x1∈(0,+∞)],都存在[x2∈(0,+∞)],使[f(x1)≥g(x2)]成立,求[a]的取值范圍。 解析:由[g(x)=2xex-lnx-x-ln2]得[g(x)=2ex+2xex-1x-1=(x+1)2ex-1x],設[h(x)=2ex-1x],則[h(x)=2ex+1x2],因為當[x>0]時,[h(x)=2ex+1x2>0],所以[h(x)]在[(0,+∞)]上單調遞增,又因為[h14=2e14-4<0],[h(1)=2e-1>0],所以存在 [x0∈(0,+∞)],使 [h(x0)=0],且當[x∈(0,x0)]時,[h(x)<0];當[x∈(0,+∞)]時, [h(x)>0];從而[g(x0)=0],且當 [x∈(0,x0)]時, [g(x)<0];當[x∈(0,+∞)]時, [g(x)>0],所以函數 [g(x)]在[0,x0]上單調遞減,在[x0,+∞]上單調遞增,因此[g(x)min=g(x0)=2x0ex0-lnx0-x0-ln2],由[h(x0)=0],得[h(x0)=2ex0-1x0=0],[x0ex0=12],從而[x0+lnx0=-ln2],故[g(x)min=1+ln2-ln2=1],由對于任意的[x1∈(0,+∞)],都存在[x2∈(0,+∞)],使 [f(x1)≥g(x2)]成立,得對于任意的[x∈(0,+∞)],都有[f(x)≥g(x)min=1] ,即不等式[xlnx+ax≥1]在[x∈(0,+∞)]上恒成立,即不等式[a≥x-x2lnx] 在[x∈(0,+∞)]上恒成立。設[φ(x)=x-x2lnx],則 [φ(x)=1-x-2xlnx]。因為 [φ(1)=0],當 [x∈(0,1)]時,[1-x>0],[2xlnx<0],[φ(x)>0];當 [x∈(0,+∞)]時,[1-x<0],[2xlnx>0],[φ(x)<0]。所以函數[φ(x)=x-x2lnx]在[0,1]上單調遞增,在[1,+∞]上單調遞減,所以 [φ(x)max=φ(1)=1],因此 [a≥1], 故[a]的取值范圍為[1,+∞]。 六、雙函數“任意”+“任意”型 雙函數“任意”+“任意”型問題是指題目中涉及兩個函數,并同時出現兩次“任意”的字眼,它們分別對應不同的自變量,這類問題一般屬于雙變量含參恒成立綜合性問題,難度較大,但破解這類問題的方法不變,依然可采用參變量分離法或分類討論法。 [例6]已知函數[f(x)=2lnx+1-ax],[a∈R]。 (1)求[f(x)]在區間[(1,+∞)]上的極值;(2)設函數[g(x)=(x-a)2lnx],[h(x)=x+e2x]。當[a≥-2]時,[?x1∈1,e],[?x2∈2,3],不等式[g(x1)≤h2(x2)]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圍。 解析:(1)過程略,答案:當[a≥-2]時,函數無極值;當[a<-2]時,極小值為[2ln-a2+3],無極大值。 (2)易知[h(x)=x+e2x]在[2,e]上單調遞減,在[e,3]上單調遞增, 所以[h(x)]在[2,3]上的最小值為[h(e)=2e],所以[h2(x2)min=4e2]。因為[g(x)=(x-a)2lnx+1-ax=(x-a)f(x)],由題意,對于任意的實數[x1∈1,e],[x2∈2,3],不等式[g(x1)≤h2(x2)] 恒成立,只需[g(x)max≤4e2]恒成立,所以[g(1)=0≤4e2,g(e)=(e-a)2≤4e2,]解得[-e≤a≤3e],又[a≥-2],所以[-2≤a≤3e]。 ①當[-2≤a≤1]時,因為[x∈1,e],所以[x-a≥0],由(1)知,[f(x)]在[1,e]上單調遞增,所以[f(x)≥f(1)=1-a≥0],所以[g(x)≥0], 所以[g(x)]在[1,e]上單調遞增,則[g(x)max=g(e)≤4e2],解得[-e≤a≤3e],此時[-2≤a≤1]。 ②當[10],所以存在[x0∈(1,a)],且[x0∈1,e],使得[f(x0)=0],即[2lnx0+1-ax0=0],得[x0-a=-2x0lnx0]。 所以[g(x)=0]的解為[x0]和[a],列表如下: [[x] [(1,x0)] [x0] [(x0,a)] [a] [(a,+∞)] [g(x)] [+] [0] [-] [0] [+] [g(x)] 單調遞增 極大值 單調遞減 極小值 單調遞增 ] 所以[g(x0)=(x0-a)2lnx0≤4e2],即[x20ln3x0≤e2],又[1 七、雙函數“存在”+“存在”型 雙函數“存在”+“存在”型問題是指題目中涉及兩個函數,并同時出現兩次“存在”字眼,它們分別對應不同的自變量,這類問題屬于含參能成立綜合性問題,難度較大,但破解這類問題的方法不變,依然可采用參變量分離法或分類討論法。 [例7]已知函數[f(x)=lnx-x4+34x-1],[g(x)=x2-2bx+4]。若存在x1∈(0,2),x2 ∈(1,2),使得不等式[f(x1)≤g(x2)]成立,那么實數[b]的取值范圍是? ? ? ? ? ? ? ? 。 解析:[∵f(x)=1x-14-34x2=-(x-1)(x-3)4x2],[∴f(x)]在(0,1)上單調遞減,在(1,2)上單調遞增,[∴f(x)min=f(1)=-12]。依題意有[f(x)min≤g(x)max],所以[g(x)max≥-12]。又[g(x)=(x-b)2-b2+4],于是[b≥12,g(1)=5-2b≥-12]或[b≤12,g(2)=8-4b≥-12,]解得[b≤114]。故實數[b]的取值范圍為[114,+∞]。 從以上列舉的七個問題可以看出,高考中與“任意”或“存在”有關的導數綜合應用試題的變化具有規律性,先由單一函數變為雙函數,又從一個量詞變成兩個量詞,試題難度逐漸加大。但無論怎樣變化,其基礎還是單一函數的“任意”與“存在”性問題。當面對兩個或多個變量時,我們可以先把其中的一個當成是變量,其他的當成是常量,這樣即可把問題轉化為單變量的常規問題。 (責任編輯? ?黃桂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