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元博 本刊記者 齊文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本屆以來,省人大農委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扎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指示要求,有序開展執法檢查等監督工作,認真審議涉農法規,扎實辦理代表議案、督辦代表重點建議、邀請代表參加各類活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近年來,山東在全國省級層面率先出臺全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健康有序推進“五大振興”,創造了土地托管服務、“鄉村共同體”、基層治理“雙基”引領等一批新鮮經驗。
全國人大代表,聊城市茌平區賈寨鎮耿店新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耿遵珠,作為長期奮戰在“三農”一線的老兵,一直希望這些好的做法和經驗寫進法規成為規范。2021年5月27日,得知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了《山東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耿遵珠連聲說“好”,“有了法規的剛性規定,我們更懂得怎么干了,干勁也更足了!”
這部條例從我省實際出發,探索建立獨具山東特色的鄉村振興制度,對我省鄉村政務服務平臺建設作了提煉總結,進行“縣級以上政府支持”“鄉鎮(街道)在村(社區)設立便民服務站點”的體系建設,還對保障糧食安全、種質資源保護、生態保護和修復等作了制度規定。
此外,農委配合省人大常委會聚焦鄉村振興的堵點、難點問題,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熱切盼望,提請審議通過了一系列的法規文件。
《山東省種子條例》推動我省進一步發揮比較優勢,積極融入服務國家種業發展大局,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種業支撐。
推動修訂完善了《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辦法》,更好地適應土地經營流轉、農業經營方式的多樣化,使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更加充滿活力。
為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以立法形式推動健全節水管理體制、完善節水激勵約束機制,推動出臺《山東省節約用水條例》,為規范有序開展節水工作規劃推進路徑、提供法治保障。
統籌考慮人工影響天氣發展與安全,參與制定《山東省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建立上下銜接、分工協作、區域協調的工作機制,提高人工影響天氣安全作業水平。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實行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本屆以來,農委共開展執法檢查4次,開展各類監督15項。
重點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展監督。組織開展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實踐路徑調研,對我省近年來推進“五個振興”的典型案例進行梳理分析,從中提煉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做法,為高質量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借鑒。組織省直涉農部門系統梳理全省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落實落地情況,建議政府及有關部門從政策供給、執行、監督三個層面大膽創新、精準施策,推動建立精準育才、靶向引才、科學用才機制,不斷增強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重點圍繞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開展連續監督。2018年,開展專題調研,深入分析脫貧攻堅面臨的形勢和問題,推動鞏固脫貧基礎,提升脫貧質量。2019年,協助常委會聽取審議省政府工作報告,督促各級各有關方面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破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難題。2020年,開展農村飲水安全調研,推動全面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2021年1月,協助常委會再次聽取報告,深入了解我省做好脫貧攻堅必答題、答好疫情防控加試題,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情況,推動建立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機制。
重點圍繞服務國家重點戰略開展監督。聚焦現代水網建設,開展專項監督,建議政府有關部門通盤謀劃、系統推進,統籌把握蓄水、調水、節水,著力提升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針對全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情況開展監督,提出摸清黃河家底、扛牢糧食安全責任、講好山東黃河故事、加快推進黃河立法等建議。立足服務保障南水北調工程等戰略實施,圍繞全省河湖清理整治和南四湖保護治理開展監督,助推統籌推進完善保護治理體系、補齊生態系統短板、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帶動漁民群眾共同富裕,打造跨省流域生態保護樣板。
重點圍繞保障糧食安全開展監督。開展種子“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聚焦種業發展5個重點領域,梳理落實法律法規的27個重點環節,督促有關部門加快我省傳統種業向現代種業轉型發展。協助常委會聽取省政府關于全省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情況的報告,監督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建議各級政府守住政策底線、鼓勵大膽創新,尊重農民意愿、遵循市場規律,穩妥有序推動改革。開展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執法檢查,實現16個市全覆蓋,推動進一步提升農機裝備和農機服務供給水平。圍繞化肥農藥管理使用開展監督,建議各級政府推進糧食穩產保供、化肥減量增效、農藥減量控害,守住農產品質量安全底線。聚焦打造現代畜牧業齊魯樣板,組織開展畜牧法、動物防疫法“一法一條例”執法檢查,推動加快畜牧業新舊動能轉換。
本屆以來,農委尊重代表主體地位,完善服務代表機制,支持代表依法履職,共辦理代表議案20件,督辦代表重點建議31件,邀請代表參加各類活動100余人次。
充分發揮代表作用,推動“三農”重點任務落實。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委員會研究制定年度立法、監督計劃注重聽取代表意見,組織開展立法調研、執法檢查、專題調研注重邀請相關基層人大代表參加,人大農業農村工作情況及時向有關代表通報,不斷擴大代表參與立法、監督工作覆蓋面。本屆以來,圍繞脫貧攻堅、鄉村產業振興、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等10余項重點工作,組織代表深入調研,廣泛匯聚民聲民智。
辦實辦好代表議案建議。本屆以來代表提出的議案建議集中反映了保障糧食安全、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惠農支農政策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水資源保護利用、海洋漁業發展等事關全省工作大局、制約鄉村全面振興、關系農民切身利益的重點難點問題。委員會推動莊文鋒等代表關于制定鄉村振興促進條例的議案,白剛勛、高慶余、姜剛等代表關于制定人工影響天氣條例的議案,以及呂乃濤等代表關于制定節約用水條例的議案等立法議案列入省人大常委會立法計劃,加快立法進程,促進頒布實施。推動孫憲銀、杜海霞等代表關于開展種子法執法檢查的議案,魏春芝、張敏、劉芳美等代表關于規范農村土地流轉的建議以及孔保華代表關于合理利用黃河水資源的建議納入省人大常委會重點監督內容,深入調研,形成報告,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提供參考。探索形成了實事求是辦、依法依規辦、緊盯實效辦,抓好辦前指導、辦中協調、辦后跟蹤,發揮承辦單位主體作用、專家顧問智庫作用、人大代表監督作用,運用發函督辦、調研督辦、座談督辦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推動辦理和督辦工作與全省“三農”工作有效融合、同頻共振。
密切聯系代表、聯系群眾。堅持把代表工作融入履職活動、作為聯系服務群眾的基礎工作,落實“雙聯系”制度,通過深入代表所在單位實地走訪、召開代表座談會議、面對面聯系群眾、走村入戶調研,持續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進一步拓寬聯系渠道,及時了解農民群眾所思所想所盼,著力解決農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聯系代表、聯系群眾常態化、長效化。
風起揚帆正當時,凝心聚力再出發。省人大農委將進一步深入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推動山東人大農業農村工作再上新臺階,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