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放
“公園里沒有水就沒有靈氣了,嚴重影響了公園景觀,還是要蓄水。”
“去公園里游玩的孩子那么多,小孩子又都愛玩水,蓄上水多不安全,還不如放干了好……”
近日,在費縣人大民主議事廳,一場關于顏真卿公園缺水問題的民主議事會正在進行,前來參加議事會的群眾就公園建設是“放水”還是“蓄水”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費縣是唐代杰出書法家顏真卿的故里。為紀念顏真卿,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品質,2010年,費縣在溫涼河西岸依水岸地勢修建顏真卿公園,現已成為費縣的標志性建筑,是中心城區居民的主要文化休閑場所。
去年以來,費縣一直處于干旱少雨狀態,公園很多地方都露出了河床,河底的石頭、淤泥、雜草清晰可見,僅剩的河水也日漸渾濁,令不少游客大失所望。
“顏真卿公園沒有水了,河水不僅渾濁,氣味也難聞,我們經常在這里散步、鍛煉身體,希望相關部門能盡快整治。”在“費縣首發”平臺,不少群眾提出了相關訴求,同時,在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微信群里,也有群眾向代表反映了顏真卿公園的缺水問題。
人大干的,就是群眾盼的。費縣人大常委會在獲悉群眾訴求后,及時組織人大代表和部分群眾,以及水利局、綜合執法局等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就顏真卿公園缺水問題召開民主議事會。人大代表、群眾以及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實地察看公園現場,全面掌握實情,在費縣人大民主議事廳召開座談會,深入分析討論顏真卿公園缺水問題的原因、對策,并就“放水”還是“蓄水”展開了充分探討。
經過認真研判和分析,人大代表和群眾提出了“活水引流入園”“加強水域防漏”“強化安全監管”等操作性強、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政府及相關部門單位積極釋疑解惑,并把大家的意見建議融入到公園建設的總體規劃中,既“蓄水”解決公園景致問題,又加強安全監管,預防兒童溺水問題,大家共商共議,達成了共識。
費縣人大民主議事廳是相關部門、社會組織和人大代表、人民群眾廣泛參與的民主議事平臺,主要圍繞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人大代表對經濟社會的建議等進行民主議事,進一步拓寬了人大代表聯系群眾的渠道,保證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落實到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全過程。
商以求同、協以成事。顏真卿公園缺水問題民主議事會是費縣人大常委會積極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費縣成立了以縣委書記任組長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創新領導小組,全面探索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創新。
線上,利用“費縣數字人大”平臺就優化營商環境、金融業扶持實體經濟發展等事項開展民主議事12次,征集意見建議160余條。線下,依托行政服務中心或人大代表聯絡站建立1處縣級民主議事廳、12處鎮級民主議事廳,目前縣鎮兩級已就殘疾人權益保障工作、“戶戶通”道路工程等問題開展民主議事會180余次,村級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廣泛開展民主議事協商,修路筑渠、路燈維修等諸多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關鍵小事”得到有效解決。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費縣人大常委會的積極推動下,聽民聲、聚民智、解民憂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更加豐富,人民群眾的參與感、獲得感、滿意度不斷提升,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活水”正在源源不斷滋潤著群眾心田,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