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亮亮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四個面向”、踐行“四個服務”,形成理事會黨委、辦事機構黨委、分支機構黨建工作小組三層組織架構,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建立健全黨建工作制度,為把牢學會事業發展方向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堅持發揮黨建引領保障作用,深入實施“黨建+”工程,將黨建工作與科普、科技服務、扶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切實把黨建優勢轉化為學會發展優勢,促進提升了黨建價值創造能力。充分利用學會網站、微信公眾號、“黨建云課堂”、“電力之光大講堂”等媒體,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全力打造“科技工作者之家”,更好地團結凝聚廣大電力科技工作者為加快建設能源強國、科技強國貢獻智慧和力量。學會先后榮獲中國科協“黨建工作先進學會”“黨建強會計劃十佳品牌”“優秀扶貧學會”“科技公共服務優秀學會”等榮譽。
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黨的群團工作重大決策部署為重要政治任務,旗幟領航當先鋒,黨建強會促發展,推動黨建工作不斷邁上新水平,引領學會事業健康發展。
近年來,學會理事會黨委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決捍衛“兩個確立”,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做到“兩個維護”,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加強政治引領,把牢政治方向。理事會黨委突出政治功能,在學會網站開設“黨史學習教育”“黨的二十大精神”等專欄,舉辦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報告會,在微信公眾號開設黨建欄目,推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貫徹走深走實。毫不動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團發展道路,修訂學會《章程》,把“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等黨建內容寫入章程,樹立鮮明政治導向,把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貫穿到學會各項工作全過程。制定《理事會黨委議事規則》,進一步完善議事和決策程序,嚴格執行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定期召開黨委會議,審議重大事項,嚴把“政治關”。制定實施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方案,加強對學會所屬期刊、網站、“三微一端”、研討會、論壇等意識形態陣地的管理,守土有責抓落實,確保意識形態工作方向正確。

加強思想引領,統一思想認識。堅持在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下功夫。理事會黨委委員加強學習,深刻領會,示范帶動學會黨員干部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利用“學習強國”、黨建云課堂等學習培訓平臺,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辦事機構黨組織充分利用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三會一課”等方式,推動學習任務落實到每個黨組織、每名黨員。按照中央統一部署,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守初心使命、堅定信仰信念、汲取奮進力量。大力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深入貫徹“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明確中國特色一流學會建設目標,以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引領學會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近年來,學會堅持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步謀劃、同步部署、同步推進,緊跟理事會、辦事機構及專委會發展步伐,構建形成理事會黨委、辦事機構黨委、專委會黨建工作小組三層組織架構,形成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
深化組織建設,搭建“三層”架構。成立學會理事會黨委,學會理事長擔任黨委書記,副理事長、監事長、秘書長為黨委委員,辦公機構設在學會綜合部。理事會黨委會,除了聽取黨建工作匯報,分析研究學會黨建工作面臨的形勢任務,還對黨建工作,包括全年黨建工作進行安排。完成辦事機構黨組改為黨委的工作后,定期召開黨委會,研究部署重點工作;建立黨委委員聯系黨支部工作制度,指導學會辦事機構持續加強黨的建設。50個專委會都成立黨建工作小組,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

學會定期召開理事會黨委(擴大)會議,研究部署黨建重點工作
夯實黨建基礎,推進“兩化”建設。推進學會辦事機構黨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以黨委班子建設、組織建設、黨員管理、黨內生活、工作體系、基礎保障等六個方面為重點,通過建立黨委班子責任清單、進一步規范基礎臺賬、加強黨員黨費管理、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深化“黨建強會”工作、開展黨建課題研究等措施,促進黨委運行更規范、管理更嚴細、履責更到位。推進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以組織建設、組織生活、黨員管理、信息臺賬、活動陣地等五個方面為重點,通過動態優化支部及黨小組設置、定期印發支部學習參考資料、策劃開展支部主題黨日活動、規范支部信息臺賬管理、打造黨員活動陣地等措施,促進支部基礎管理更加規范、活動開展更加有序、作用發揮更加充分。
近年來,學會黨委每年制定黨建工作計劃,明確年度黨建工作的“任務書”,以釘釘子精神一項一項抓具體、抓深入。加強制度“立、改、廢”工作,注重以制度固化工作成效,為統籌推進黨的建設提供可靠保證。
加強制度建設,嚴格制度執行。理事會黨委建立起黨委書記親自抓、黨委委員具體抓、黨員干部齊抓共管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建立理事會黨委例會制度,定期總結黨建工作開展情況,安排部署下一步重點工作。建立黨建工作費用保障制度,搭建黨員活動室,創設黨建宣傳欄,為學會黨建工作提供固定的活動場所和經費保障。辦事機構黨委嚴格執行黨委“第一議題”和中心組學習制度,開展集體學習62次,充分發揮中心組學習的示范帶動作用。各黨支部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持續打造堅強戰斗堡壘,不斷提升黨員素質、增強黨內團結、發揮先鋒作用。建立督導檢查制度,開展黨建課題研究,推動學會黨建工作提水平、上臺階。
落實黨建責任,提升黨建質量。制定印發學會辦事機構黨委和領導班子成員黨建工作責任清單,明確黨委13項職責、黨委書記15項職責、黨委副書記11項職責、黨委委員11項職責,推動管黨治黨責任落地落實。制定學會辦事機構黨委前置研究討論重大事項清單,進一步規范重大事項決策管理,切實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作用,促進學會安全健康發展。常態開展黨委書記述職評議考核和年度黨建考評,擰緊明責、履責、考責的責任落實鏈條,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近年來,學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踐行“四服務”職責定位,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戰略和促進科技與經濟融合發展的要求,持續開展“黨建+”活動,深入鄉村、學校、企業,開展科普進校園、產業扶貧、科技講座、專家服務團等活動,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深度融合,不斷增強學會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和政治引領力,以黨建工作引領學會高質量發展。
實施“黨建強會計劃”,引領學會事業發展。2012年以來,學會先后開展“黨建+”活動16次,惠及14個欠發達地區、中小學校28所,直接受益師生和村民逾2萬人,參加活動的院士、專家、志愿者680多人次,累計捐贈物資折合人民幣273.92萬元,投入幫扶資金558.5萬元。“黨建+科普”進校園,赴山西長治、湖北恩施等偏遠山區小學開展科普大篷車進校園、用電安全科普宣傳等活動,捐建愛心書屋,建成電力科普教育基地,深受師生歡迎。“黨建+科技服務”進企業,赴浙江溫州、江蘇常州等地的企業,組織開展聯合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等科技服務,幫助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黨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進鄉村,赴貴州畢節、湖南韶山等地,實施農光互補香菇種植大棚、分布式屋頂光伏等扶貧項目,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前往古田會址、毛澤東故居等革命圣地開展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在福建龍巖等地開展黨建共建活動,學會黨支部與地方學會、會員單位結成黨建共建小組,簽訂黨建共建協議,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發揮黨員先鋒作用,凝聚奮進強大動力。在學術會議、創新論壇等會議上,引導黨員專家學者凝聚思想共識。舉辦“電力之光大講堂”36場,把弘揚科學家精神作為加強學會黨建、強化思想引領的重要內容。組織開展“顧毓琇電機工程獎”“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評選活動,大力宣傳“時代楷模”“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先進事跡,聚合強大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