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宏偉
(山東省巨野縣群眾文化中心,山東 菏澤 274900)
送戲下鄉文化活動是指各級文化部門通過組織文藝工作者進入鄉村,進行文藝演出的一種形式,送戲下鄉文化活動開展,在極大程度上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輸出,同時通過送戲下鄉文化活動形式,還可以讓村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傳播正能量的思想價值理念,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我國社會新農村建設高質量發展,建立和諧社會。
目前,在開展送戲下鄉文化活動時,部分戲曲團體因為在鄉村演唱條件較為簡陋,對于下鄉演出,只是應付了事,并沒有深入鉆研送戲下鄉的文化內容,沒有切實提高農民參與送戲下鄉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再加上部分演員在進行送戲下鄉文化內容制作時認為農民觀眾缺乏文化,就將節目內容掐頭去尾,導致節目制作不完整,使得演出難以引起人民群眾的共鳴,極大程度上影響了送行下鄉文化活動的開展質量,不利于有效提高送戲下鄉文化活動的開展影響力,影響了送戲下鄉文化活動重要作用的發揮。
送戲下鄉文化惠民工程建設是開展農村文化活動的重要形式,也是組成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可以切實促進基層文化化工作,建設高質量發展,因此,送戲下鄉文化惠民工程不僅影響文化惠民的政策,還有利于促進精神文藝的繁榮,更好地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歸屬感,營造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落實送戲下鄉文化惠民工程建設可以進一步地促進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豐富化發展,切實促進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得到傳播和弘揚,在基層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有效促進基層人民群眾形成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提升人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更好地為我國國民素質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有效抵御落后腐朽思想,促進和諧社會建設,構建社會主義新時期農村鄉風文明,有效推進社會主義建設高質量發展,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有效為我國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送戲下鄉文化活動是公益性文化活動,需要有當地文化部門負責組織協調,采取政府購買文化服務的形式,更好地將正能量的、具有深刻價值意義的、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向基層人民群眾送達,讓人民群眾在參與送西下鄉文化活動時,能夠健全自身的情感態度價值體系。在開展送戲下鄉文化活動時,文化部門需要充分根據人民群眾的需求,策劃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表現形式,讓送戲下鄉文化活動內容切合群眾生活,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讓人民群眾在觀看戲曲表演過程之中獲得精神文化的洗滌。
文化部門在提高送戲下鄉文化活動開展質量時,需要嚴格提高演員的演出熱情,通過在演出時開展演員評選,形成演員與觀眾互動的良好氛圍,提高農民參與送戲下鄉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地提升送戲下鄉文化活動開展質量。送戲下鄉文化活動開展時,需要切實拓寬活動策劃范圍,不僅需要將送信地點開展在農民群眾集中居住的村莊,同時還需要基于山里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以關懷,更好地提高送戲下鄉文化活動開展溫度。文化部門需要定期組織文化交流活動,積極促進各個劇團和文化單位組織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促使劇團和文化組織之間可以開展合作,進行輪換演出,從而提高送戲下鄉文化活動開展效果,讓送戲下鄉文化活動場演場戲,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1]。
由于送戲下鄉文化活動作為民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促進基層文化的繁榮和發展,因此,送戲下鄉文化活動長久以來都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其開展時間較久。過去在將送戲下鄉文化活動貫徹落實時,通常是由政府有關部門將文化活動節目排練好,再由劇團送至鄉村地區,以供基層人民群眾進行觀看,而這些提前排練好的節目,通常擺脫不了戲劇、歌曲、舞蹈等形式的束縛,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節目新鮮程度的提升,不利于切實提高人民群眾參與送戲下鄉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阻礙了送戲下鄉文化活動影響力的提高。過去落實送戲下鄉文化活動的演出主體,通常是由文化部門早已選定的固定演員,基層人民群眾對于送戲下鄉文化化活動的參與形式,只有觀看缺乏臺上和臺下的積極互動,這不僅導致了舞臺藝術表現形式缺乏活力,同時也極大程度上打擊了人民群眾的觀看熱情,不利于有效提高送戲下鄉文化活動的重要價值。
隨著我國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人們在日常生產生活之中不斷運用先進的傳媒技術進行信息的收集,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基層人民群眾的審美欣賞水平,而如果在進行送戲下鄉文化活動形式落實時不能切實依據時代需求,結合人民群眾需要進行節目形式的創新,這不但影響了基層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滿足,同時嚴重影響了送戲下鄉文化活動開展作用的發揮,對送戲下鄉文化活動影響力提升產生嚴重的消極影響。
送戲下鄉文化活動,其本質就是基層文化惠民工程。但是基層在實際付諸實踐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在進行文化服務時,往往完成的力度不夠,服務效果沒有立竿見影,不能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選擇戲劇,同時對服務活動的監督沒有面面俱到,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服務質量的跟進。二是提供文化服務的藝術團體自身綜合素質不過關,難以達到新時代對于文化服務高質量的需求[2]。
隨著社會信息不斷發展,我國社會經濟不斷進步,基層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也出現了全方位,多層次的特征,如果文化部門在開展送戲下鄉文化惠民活動時,不能充分提高文化服務供應質量,這不但影響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實現,同時還不利于有效健全農村文化體系,影響了社會主義精神文化建設基石的打牢。目前,文化部門在進行文化服務提供時依舊是按照傳統的方式來落實,沒有充分結合社會主義新時期基層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及文化審美,這導致了政府在進行文化服務購買時,依舊是運用傳統的方式進行,無法滿足基層人民群眾對于文化藝術的現實需求,因此在落實送戲下鄉文化惠民活動時,文化部門需要將創新發展理念落實到工作實踐之中,結合群眾在新時期所表現出來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審美特征,找到適合基層群眾的藝術表現形式,提高送戲下鄉文化惠民工程開展質量[3]。
想要有效提升送戲下鄉惠民工程的落實力度,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切實提升活動開展的重要性,落實把握各個環節的工作計劃,落實每個活動組織的細節,從而有效為保障活動高質量落實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在進行送戲下鄉文化活動落實過程之中,文化中心有關工作人員需要積極總結送戲下鄉推進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提高工作人員以及上級領導對于送戲下鄉文化活動落實的重要性認識,有效結合當地文化開展具體情況以及農村建設具體要求,積極引進先進文明健康的文化進入到農村建設之中,更好地地域農村之中存在的腐朽落后文化,提高人民群眾的綜合素質。
目前,農村的改革和建設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在進行提高人民群眾綜合素質,改善農村居民生活環境,構建先進農村氛圍的任務依舊嚴峻。文化中心有關部門需要切實將送戲下鄉文化活動擺上工作的重點日程位置,將送戲下鄉文化活動落實到每個文化點,充分給予送戲下鄉文化活動開展資金支持,更好的保障送戲下鄉文化活動的經費,更好地促進送戲下鄉文化活動開展質量得到提升。同時,文化工作站在圍繞送戲下鄉落實中心任務時,還需要有效針對農村發展的具體情況以及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送戲下鄉演出活動的影響力,將多樣化的演出活動引進到送戲下鄉開展過程之中,提高送戲下鄉活動開展質量[4]。
想要更好的保障送戲下鄉文化活動質量得到提高,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在進行送戲下鄉活動開展時文化中心需要充分聯合各級文化部門與政府有關機關,選拔素質較高的演出人員參與送戲下鄉文化活動建設,提高送戲下鄉文化演出隊伍的綜合素質。組建較高綜合素質的演出隊伍,可以進一步推進群眾文化生活活躍化發展,有效解決邊遠山區地區群眾存在的看戲難問題,同時還可以更好地促進干部職工綜合業務水平得到提高。由于送戲下鄉文化活動的服務對象具有特殊性,所以送戲下鄉演出團隊需要以小隊伍、小舞臺、小節目的形式,讓文化活動能夠深入人民群眾日常生產生活之中達到以小見大的目標,這種表現形式既可以增進藝術團體與人民群眾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同時也可以解決在送戲下鄉工作落實時行動來往方面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需要先進的新興文化,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文化中心相關工作人員在創作和排練送戲下鄉節目活動時,需要充分考慮下鄉節目表演形式以及節目內容,在進行節目內容創作時,需要積極向上,貼合實際,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緊密圍繞人民群眾的生活實際,反映先進思想,及時做好政府相關政策方針的宣傳。同時,文化中心相關工作人員還需積極運用先進的表演技術,通過使用互聯網以及大數據技術收集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表現形式,將優秀的文化表現內容與先進的文化表演形式相結合,有效提高送戲下鄉節目制作質量,從而在滿足人民群眾普遍愛好的同時,兼顧人們的個性化需求,讓人民群眾能夠在參與送戲下鄉活動開展過程之中享受社會發展的福利[5]。
因為在送戲下鄉活動開展過程之中依舊存在著許多問題,而想要切實解決困難問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文化中心有關工作人員需要充分結合問題開展具體情況以及群眾文化生活具體實際,做到揚長避短,提高送戲下鄉文化工作質量。文化中心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深入群眾實際,了解在群眾文化活動過程之中存在的問題,積極針對這些問題,拓寬資金收集渠道,通過爭取上級撥款以及募集社會捐助的形式,不斷豐富送戲下鄉活動開展渠道,引進先進的演出設備,提高送戲下鄉演出效果,更好地在開展送戲下鄉文化活動工作過程中提高藝術表現力,增強演出隊伍活力。讓文化中心能夠在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之中發揮出自身應有的職能和作用,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讓人民群眾能夠以飽滿的熱情與積極性投入到新農村建設過程之中。
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進一步推動我國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點內容,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豐富和提高,人們提升了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而大力開展送戲下鄉文化活動,可以切實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健全人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養,促進農村社會事業高質量發展,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送戲下鄉文化活動可以將優秀的戲劇、歌舞表演等作為載體,有效將先進的文化思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從而為農村建設注入生機和活力,這些蘊含正能量的優秀作品在弘揚過程之中對于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開展移風易俗文化活動,倡導文明社會建立起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