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琨
新型研發機構是以聚焦科技創新需求為導向,以構建協同、開放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體系為目標,以打造公共全鏈條技術創新平臺為主要任務,打通產學研全鏈條通道,從而實現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的有效結合。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對促進創新資源科學高效優化配置,強化產業技術供給,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進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新型研發機構是一種創新的研發組織形式,已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新的歷史時期,新型研發機構在快速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定位不清晰、運營效果差等問題。從管理部門和專業機構的視角來看待新型研發機構的績效評價工作,其績效評價指標的合理科學性、指標權重的突出性和科技創新的質量性等顯得尤為重要。
新型研發機構主要分為以下四種類型:產業技術協同創新類、產業聯合創新類、企校聯合創新類、專業研究開發類。 以湖南省內新型研發機構——A創新中心為例,該機構引入“實體化加契約制”的雙保障模式,保障一體化運行,并形成開放式可延展的創新體制。在科技研發上,加強產學研協同創新,多方聯合技術攻關,為技術創新提供了基礎保障;在管理機制上,重點構建了“人才引進、攻關投入、項目管理、考核激勵、知識產權、成果轉化”六大機制。突破了管理機制上的束縛,將技術創新與體制創新相結合、相貫通、相統籌。在體制上實行科學有效、統分結合的法人治理模式。
1.高度關聯性。新型研發機構績效指標應指向明確,與國家戰略方針和政策依據基本相關,與研發機構主要職責及其事業發展規劃密切相關,與研發機構總體績效目標直接相關、與研發項目支出方向必須相關。不應設置與產出、效益和成本明顯無關聯的常規性項目管理指標。
2.重點突出性。新型研發機構績效指標應涵蓋政策目標、創新目標、績效目標等主體內容,選取能體現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研發服務等任務完成產出創新貢獻和質量的指標,突出重點。
3.量化易評性。新型研發機構績效指標應分類量化評價,將評價標準可量化,評價指標值對應抓取已有的統計數據,或通過統計、調查、分析等獲取的量化數據。確實難以量化的,可采用定性表述,但應具有可衡量性,可使用分析評級的評價方式評判。
新型研發機構績效評價是一項極具探索性的系統化工作,要隨著戰略政策變化、目標實現程度和運行管理情況等不斷動態調整,確保評價的科學性、實效性。評價過程中要實行“基礎指標、復合指標和派生指標”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基礎量化數據(基礎指標)的收集分析,運用一定的運算規則形成計算指標集合(復合指標),在此基礎上與同維度、同屬性、同級別、同層次進行比較而衍生的對比指標集合(派生指標),建立多角度、多元化的績效評價體系框架。績效評價指標的設置具體可分為三級,政策目標指標、產出及效益指標、管理運營指標為一級指標,具體二級指標和三級指標設置說明如下:
1.政策目標指標。可設置投資領域符合性、帶動社會投資放大效應、推動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情況等二級指標;細化投向符合中央、省重點支持的行業或領域比例、財政資金帶動社會投資情況、完成重點項目、重大科技轉化項目等三級指標。
2.產出及效益指標。可設置產出指標、社會效益指標、經濟效益指標等二級指標;細化促進投資機構的科技創新、帶動機構就業情況、實際完成投資金額比例、投資資金保值率、投資資金年化收益率等三級指標。
3.管理運營指標。可設置制度管理、運營管理、信息管理、檔案管理、負面清單管理等二級指標;細化制度建立健全情況、投資決策情況、投資管理情況、預算配置-重點支出安排率、預算執行率、預算調整率、管理費用(不含研發費用)控制率、固定資產利用率、資金使用合規性、信息報送的及時性、項目投資、運營等相關檔案的完備性以及負面清單管理等三級指標。參考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表1 新型研發機構績效指標體系(參考)
負面清單(Negative List)是一個管理模式。在新型研發機構的績效評價中,采取負面清單,相當于投資領域的“黑名單”,以清單方式明確列出研發機構禁止的一些領域和產業,不準設立的科技創新和工藝革新項目,需經批準才能開展實施的其他經濟活動等。在新型研發機構績效評價過程中,可結合年度運營總體規劃及分類目標實施情況設置禁止類、不準類、未經批準類三大類負面清單。凡是涉及三大類負面清單的行為事項,均可采取“一票否決”制。禁止類和不準類兩者在含義上不同,禁止類指不準許、不許可,帶強制性;不準類是不得從事的領域和產業,無強制性。
1.禁止類。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和領域;不符合本省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方向的項目;不符合新型研發機構戰略定位和發展規劃的項目;未按規定履行政府審批程序的項目;向本機構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親屬所有或者實際控制的其余人投資,或共同出資設立企業;期貨、金融衍生品等高風險項目;新型研發機構預期將推高資產負債率 (超過85%)的項目(根據新型研發機構戰略定位和發展規劃應適當調低該比例)。
2.不準類。不符合新型研發機構投資決策程序和管理制度的項目。
3.未經批準類。新型研發機構預期將推高資產負債率(超過80%)的項目(根據新型研發機構戰略定位和發展規劃應適當調低該比例);新型研發機構為非國有企業、自然人、非法人單位提供擔保;新型研發機構向非絕對控股企業、非國有的其他經濟組織拆借資金或變相拆借資金。
新型研發機構是存在公益屬性的,大多數新型研發機構都承擔所在行業領域的一定社會責任。通過前沿技術和關鍵技術的突破,打破國外技術的行業壟斷,提升國際競爭力,為科技創新發展提供“中國方案”。新型研發機構是一個綜合體,其績效產出必須以區域經濟發展為主導,通過科技創新、服務創新等手段,實現產業經濟新的增長極,帶動行業領域上中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的經濟效應。新型研發機構應開展分類別、分階段的績效評價。面對不同研發主體,建立差異化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重點突出創新質量和貢獻,強化后期績效評價結果運用,建立績效評價對標對表“實現制”,用正面清單促發展,用負面清單固基本,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后續支持新型研發機構深入發展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