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瑩,肖志偉
(貴州財經大學,貴州 貴陽 550000)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是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特征的地域綜合體,鄉村振興最艱巨、最繁重、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還是在農村。[1]納雍縣按照十九大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全力實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發展鄉村農產業。納雍縣無酷暑嚴寒,氣候溫和的地區,旅游資源豐富,地理種植條件優異,適合農作物的種植與生產。納雍縣可利用優異的種植條件發展五色農產業,其發展的主要特色,一是以紅色為主導方向發展辣椒產業;二是實現發展黑木耳產業;三是以“白”為基調,發展林下紅托竹蓀產業;四是搭配黃色、紫色,發展韭黃產業和紫菜苔農產業。
早期人們在售賣農產品時,由于當時的人們文化程度低,對包裝的基本概念并不了解和重視。以農產品為例,在農產品售賣之初,是由農民將農產品放在自家案板上,對來往的行人進行售賣。當時商品包裝初始形態十分簡易和粗糙。大多使用泥做的陶罐、寬大樹葉、竹片、用草編制的繩等隨處可見的自然材料,對商品進行包裝,缺少美觀性,缺少對農產品的保護,同時使用自然材料包裝的農產品不便于人們的儲存和運輸,但自然材料也有一定的優點——綠色環保。而后隨著經濟的發展,農產主逐漸加強了包裝的意識,商品的包裝又逐漸發展為油皮紙、玻璃罐、秸稈、竹編等材料的包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對商品的保護、儲存、運輸等。
我國改革開放以后,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使得人們對消費的需求有著多種多樣的變化,消費者在購買農產品時,不僅注重農產品本身的質量,同時也注重農產品的外部條件,于是在此基礎上包裝就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這時候包裝的材料相比于早期來說更加多樣化,其中最讓人熟知的是塑料袋的使用。塑料袋成為生活中最常見的包裝,它攜帶便捷、便宜、易生產、能夠多次使用、色彩多樣等特點,使得商家在產品售賣時使用塑料袋作為包裝。但漸漸塑料袋包裝也凸顯出它最大的缺點——不綠色環保、不容易降解、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而后,商家減少了對塑料袋包裝的使用,綠色環保的材料逐漸步入人們的視野。
從鄉村振興政策實施以來,納雍縣大面積退耕還林,進行林下種植,大力發展農產業,其五色農產業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但由于納雍位置偏遠的原因,每年農產品在豐收之際,基本的銷售模式都是自產自銷,除了一些固定合作商家來采買之外,其余的農產品是由農戶自己在農市趕集時進行售賣,或在縣城周邊的小餐館和對來往游客進行售賣,所以導致“五色農產品”的覆蓋面小,還由于農戶屬于個體經營,售賣農產品時是分散售賣,即使在縣城周邊及游客中間獲得一定的知名度,但由于包裝的缺失,缺少推銷,使得農產品的相關信息未能讓過多的人知道。人們對所買到的“五色農產品”缺少印象,導致知名度會難以提升,也影響當地經濟發展的止步不前。
納雍縣的農產品主多為分散的小農戶,由于農戶對商品包裝知識的淺薄,故而對包裝沒有過多的需求;在售賣商品時,對環保材料運用少,多數以塑料袋或其他材料進行簡易的包裝,包裝缺少美感,也未加深人們對商品本身的印象,導致納雍“五色農產品”沒有屬于自身的包裝品牌以及包裝形象,或者是用拉車直接將農產品運輸到合作到的商家。這些都不能使人們對商品信息留下印象。
納雍縣擁有獨特自然資源,而納雍“五色農產品”的售賣時由于包裝的簡易,以及農民對包裝觀念的薄弱,導致在包裝上并沒有體現出獨特的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產品的品牌推廣。納雍獨特的地域資源可以作為一個地區最寶貴的財富,如將這種獨特的地域資源體現在產品包裝上,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也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本文的設計對象是基于鄉村振興背景下的納雍“五色農產品”,在色彩設計提取上分別使用“五色農產品”中辣椒的紅、木耳的黑、竹蓀的白、韭黃的黃、菜苔的紫作為包裝上的主要色調。為了使整體包裝的色調不那么單一,會相對在包裝上搭配主色調的互補色進行點綴。除了色彩設計,還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設計,一是在包裝圖案的設計上采用的是“五色農產品”本身的形象作為包裝上展示的主體物,提取農產品的形象并簡化,設計在針對買家的展示面的包裝上;二是在展示面上提取納雍縣的鄉土風光、人文背景元素進行簡化,并將其設計在農產品包裝上與農產品的主要形象相呼應。同時在農產品包裝上也要有文字的介紹,但是文字介紹不能影響主要展示面,文字的設計排版位置是主要展示面的對立面。文字介紹既要凸顯納雍本地的人文特色,又要展現“五色農產品”的獨特性——主打天然、無公害的綠色食品,讓納雍“五色農產品”在多元化的農產品消費市場博得一定的地位。
3.2.1 色彩的提取
色彩在包裝運用上能給人更直觀的感受,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第一眼看到就是包裝的色彩,其次看到的才是包裝的圖案。色彩能讓消費者有不同的情感體驗,能識別到農產品屬性,如西藍花的顏色是綠色,其包裝以綠色為主,辣椒是紅色,包裝以紅色為主,色彩在包裝上的體現,能讓消費者直觀地知道購買的是什么樣的農產品,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調動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所以在納雍“五色農產品”包裝的色彩設計上,分別從納雍“五色農產品”紅辣椒、黑木耳、竹蓀、黃韭黃、紫菜苔進行顏色提取,提取出產品的五色——紅、黑、白、黃、紫,作為包裝的主題色調。同時為避免同種顏色的審美疲勞,還要有其他顏色的輔助。
3.2.2 圖案的提取
圖案在包裝上的設計是包裝設計中最常用的形式之一。包裝上融入一定的獨特地域文化,吸引消費者的同時,也能夠讓消費者產生一定的情感共鳴。農產品上用圖案進行設計能讓消費者準確的第一時間了解商品本身的屬性,傳播農產品的信息,能在一定程度上樹立農產品品牌的形象。所以在納雍“五色農產品”的圖案設計上,一是對納雍“五色農產品”——紅辣椒、黑木耳、竹蓀、韭黃、紫菜苔的形象進行圖形繪制并簡化,設計運用在包裝上;二是對納雍縣豐富的自然景觀進行圖案的提取,將納雍青山綠水繪制成圖形,進行簡化,并與包裝上的納雍“五色農產品”主體物形象進行結合。農產品和獨特地域文化的融合在包裝上能讓消費者直觀的感受到“黔山”“黔貨”。
3.2.3 文案運用
文字的展示是作為包裝品牌它具有宣傳的功效,將廣告語進行有序的排版,能夠很好的幫助消費者了解農產品并對農產品進行宣傳。在納雍農產品的包裝上進行色彩與圖形的設計,使包裝有了“形”,而文字的運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包裝文案設計,一方面可以設計出獨特的文字Logo,另一方面包裝上商品文字的介紹可以幫助消費者獲取商品的基本信息,加深人們對商品的印象。
紙材料的使用:納雍農產品的鮮貨、干貨(干紅辣椒,干黑木耳,干白竹蓀)的包裝主要采用的是紙材料,紙質材料的價格便宜、輕巧便捷、容易攜帶和運輸,方便消費者的同時也方便生產,其容易加工,可以做出任意大小,并且紙質材料的包裝具有一定的抗壓性,[2]能有效保護農產品,且紙質材料能回收再利用,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還有利于包裝設計圖案和文字宣傳的印刷,能以最低的成本達到最好的效果。
玻璃材料的使用:主要用于納雍“五色農產品”半加工品(韭黃醬、紫菜苔榨菜等)。玻璃材質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密封性、耐腐蝕性等,在運用中能夠很大程度上隔絕氧氣進入玻璃罐,防止玻璃罐內的食物變質。其次玻璃材質可以進行回收使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農產品的包裝成本。且透明的玻璃材質能讓人一眼看出玻璃罐內的食品狀態,讓人一眼看出農產品本身的色彩,因鮮明的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人們的食欲,從而達到促進售賣的目的。
結合納雍個體經營農戶統一品牌,創新屬于納雍“五色農產品”的包裝品牌——五色納雍。塑造具體的農產品品牌,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加深人們對納雍“五色農產品”的印象。同時對農產品包裝設計進行創新,首先,初步印象可在色彩與圖案的設計上讓人對農產品產生直觀感受。農產品主打天然無公害的綠色有機蔬菜,并將廣告語設計在包裝上,進行文字設計排版。其次,再創新賣點,將鮮貨“五色農產品”進行二次加工,以半成品形式進行售賣,將紅辣椒半加工為干紅辣椒,將紅托竹蓀加工為干竹蓀,將黑木耳加工為干黑木耳,將韭黃加工為韭黃醬,將紫菜苔加工為紫菜苔榨菜。這不僅可延長農產品的保存時間,同時也使商品有了屬性轉變,也讓購買者體會到另一種納雍農產品的獨特風味。所以創新品牌不僅要對新鮮“五色農產品”進行包裝創新,也要創新出“五色農產品”的其他賣點——“五色農產品”半加工品以提高知名度。
經濟的發展使得人們對綠色農產品的認知逐漸提高。首先強化和宣傳納雍“五色農產品”為綠色、無公害、健康食品,在“五色農產品”的包裝設計上采用環保綠色材料,從產品上就做好綠色生產,做好特色農產品的“綠色”包裝,初步樹立“五色農產品”在人們心中的形象。結合納雍縣豐富的旅游資源,每年旅游的游客人數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可結合旅游區的農家樂推出“五色農產品”,作為主打菜色,給旅客品嘗讓他們感受的特色蔬菜的魅力,再向游客推出“五色農產品”的半加工品。游客購買的同時,無形中加深對“五色農產品”的形象認知,一定程度上對納雍“五色農產品”進行了推廣。
結合政府加大對納雍“五色農產品”的宣傳與推廣,幫助其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提高地方特色農產品的知名度。在樹立產品品牌后,出臺相關政策維護地域特色品牌的質量和信譽,增加“五色農產品”在市場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結合納雍縣豐富多樣的旅游文化,在旅游區建造以納雍“五色農產品”為主題的農家樂,讓游客體驗農家樂采摘并加工制作成菜肴,讓他們親身體驗“五色農產品”從采摘到加工的流程,讓人們看得放心,吃得放心,以這種方式帶動游客的購買欲,達到增加知名度的目的。
結合互聯網,如今網商平臺和短視頻平臺的發展成為了農產品在互聯網的新型推廣途徑,且我國網民數量基數大,在網店上打造“五色農產品”品牌旗艦店,農產品包郵到家,也可以在短視頻平臺上對納雍五色農產品進行直播講解與推廣,這些都能很大程度提高“五色農產品”的知名度。
綜上所述,在鄉村振興政策下,納雍“五色農產品”的包裝推廣,首先要注重自身品牌,包裝設計時滿足保護農產品的基本條件,同時還要融入納雍獨特的地域文化資源,以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從而提高“五色農產品”的知名度。同時還具有提高“五色農產品”的附加值,以帶動納雍旅游業的發展,進而提升當地的經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