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童
(長春開放大學,吉林 長春 130000)
圖書館是保存人類文化記憶的社會公共場所。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創新,傳統圖書館的展陳設計再也無法滿足現代學生的需求,高校圖書館的展陳設計需要進一步升級。通過“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我們致力于滿足當代大學生的審美偏好和心理需求,從而提高高校圖書館展陳空間的品味和價值,以建立一個溫暖和充滿活力的文化學習環境。除了注重高校圖書館的展陳設計,我們還應重視現代圖書的包裝設計。一本書是思想和文化的載體,一本好書在內容、形式、功能和藝術上應該具有和諧與對比的美,將“只是為圖書設計外包裝”的概念,從簡單的編輯和排版轉變為具有三維感和整體美感的造型藝術,將能夠大大提高我國的圖書包裝水平。
有效的展陳設計有助于提高大學圖書館資源的內在價值,突出圖書館的展陳能力,并為師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圖書館展覽設計應考慮到空間的功能需求,其多樣性需求主要來自三個層次的資源、讀者(學生)和服務。1)資源方面: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數字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大大豐富了文獻收集的類型和內容,傳統紙質文獻與數字資源一起構成了圖書館的主要存儲資源類別。在展陳設計中,圖書館應考慮到不同載體的文獻利用和存儲需求,并區分紙張和數字資源的空間閱讀形式,合理分配它們,并改善配套設施;2)讀者方面:學校圖書館的讀者包括教師和學生,其中學生是主體,讀者的心理需求和感受在圖書館展陳設計中需要注意,并將滿足讀者群體閱讀和自學作為指導,提供多樣性和完善的服務;3)服務方面:就圖書館的功能而言,除了提供圖書館資源“存儲、借用、檢索”的基本服務功能外,還應承擔一系列服務功能,如學術研究和學生獨立學習、文化宣傳和交流。
2.1.1 藏、閱區域的展陳設計
現代型高校圖書館的建筑多為“統一層高、統一柱網、統一荷載”為主的“三統一”模式的展陳設計方式,更多地使用開放式空間關鍵布局,以達到拓展讀者閱讀空間的目的,這樣可以擴大讀者的閱覽范圍,提供更好的閱覽體驗。在圖書館實際的展陳設計過程中,為了更好地迎合師生的閱讀習慣,以及依據藏書與閱讀區的不同位置,可以采用平面式、方格式、交叉式以及反射式的展陳設計方式。不同布局類型有其適用空間,在具體的設計時需結合圖書館的建筑結構、條件等創造出尺度適宜、大小相間、別具特色的空間形式。
2.1.2 書架間行道與閱覽家具的間距處理
為了確保師生在圖書館閱讀時的安全性和舒適性,書架的布局必須符合多種要求,包括采光、通風、上架、讀者查閱和運輸。為了保證兩個人能夠并排經過,滿足殘疾人的閱讀需求,開放性閱覽的下書架之間行道寬度應該超過1.1m,并且根據實際情況和最低標準進行調整。在館內展陳空間中,家具的擺放應該靈活多變,以便更好地滿足空間的特殊需求,同時也要確保相鄰的讀者不會受到影響。桌椅之間的間距也應該合理,不僅要滿足讀者的使用需求,還要考慮在使用期間其他讀者通過時所使用的間隔[1]。
隨著現階段信息技術的發展,絕大多數學校都出現了數字化文獻資源,這使得讀者的閱讀類型更加多樣化。提供有針對性的文獻查詢,進入獨立閱讀空間已成為數字閱讀的必然要求。
2.2.1 文獻查詢空間的布局
根據讀者獲取文獻時的需求,布局設計可以以兩種特定形式進行:“分散”和“集中”。圖書館入口位置,帶有0PAC 檢索系統的計算機終端,還有一個觸摸屏來介紹圖書館的布局,供讀者搜索和閱讀。在每個樓層的展陳設計中,它配備了分散的數字設備,以方便讀者的查詢需求。
2.2.2 電子與多媒體資源閱覽室的展陳設計
數字文獻將改變傳統的閱讀形式,讀者需要在計算機和其他設備的幫助下閱讀,大多數圖書館使用電子和多媒體閱讀形式來為數字文獻資源的使用提供空間保障。在正常情況下,電子閱覽室的個人空間設計不應小于0.5平方米,個人空間可以通過桌面擋板隔開,形成一個小型、獨立的閱讀空間。電子閱覽室特定的桌椅放置模式可以基于其不同的需求,如查詢、培訓、閱讀和其他靈活的布局。
私密性閱讀空間設計的意義在于獨立性和自主性,讀者希望獨處而不被打擾,并能達到放松的目的。
2.3.1 布置私密性閱覽區域
私密性閱覽區的設計在選擇地點時,有必要確保它離收藏空間不遠,并將其與公共閱覽室區分開來,形成一個相對私密和安靜的閱讀空間,遵循走廊和通道的原則。在選擇這個區域的位置時,應該面對用于交通的空間。私密性閱覽區可以用家具、家具作為隔斷來安排,并切斷與其他空間的視覺接觸,形成一個獨立的空間。
2.3.2 獨立閱讀空間的展陳設計
在選擇閱讀地點時,讀者更喜歡選擇高度獨立的區域。在獨立閱讀展覽的設計中,桌子可以設計成U形或“一”型擋板[2],大面積分為獨立的小區域,擋板的高度應略高于讀者的視線,減少其視覺干擾。
圖書館是學生學習的第二個教室,因此其功能不應僅限于閱讀,還應包括自學室、交流等。在其展陳設計中,如果條件允許,將交流空間劃分為動態和靜態區域,并將其分開以避免干擾。它還可以通過安裝吸聲設備等,來實現更安靜的空間功能。在小組討論期間,桌子和椅子的擺放要更有包圍感,桌子和椅子之間的距離不應該太大,但也不要太小,學習成員感到舒適就行。在討論中,應該有計算機設備、網絡接口、窗簾、投影和其他工具來協助多媒體演示,以確保圖形、文本和視頻的結合,這更有利于演講者的論證,并優化討論效果。
走進現代的書店里,就被琳瑯滿目包裝精致的圖書吸引,但是,許多圖書包裝還是脫離不了僅為圖書包裝而進行外包裝的俗套。圖書的包裝設計就是巧妙地運用色彩、插圖、文字、紙張、印刷等對圖書的封面、版面進行藝術的設計,不僅要強化圖書的視覺效果,使圖書的包裝能吸引讀者,還要使圖書的包裝與圖書所要表現的內涵趨向一致,以期實現圖書的“表”(封面)“里”(內容)和諧。
隨著圖書數量的不斷增加,人們對獨特圖書包裝的需求也在增加。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出版商和設計師開始更注重圖書的包裝藝術,摒棄了單調乏味的機械式設計,轉而采用更加創新的包裝設計理念,如運用色彩、線條、插圖以及文字等,將圖書的封面包裝呈現得栩栩如生,從而激發讀者的購買欲望。
圖書的封面包裝對于閱讀者來說至關重要,封面包裝是圖書展示的“窗口”,封面包裝中蘊含著深刻意義,其中蘊含著豐富的與圖書內容相關的信息。它們既需要精細而精確,又需要富有藝術性,以便吸引更多人,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獲得更多愉悅。為了提高閱讀的體驗,我們需要創造一個有趣的封面,以便吸引讀者的注意。這樣,我們就能夠設計出一個既有吸引力,又有內涵的圖書包裝,并能夠提高閱讀體驗。此外,對于圖書的封面包裝來說,還需要具有特色,就是通過封面包裝設計,突出圖書的特色,將其展示得淋漓盡致。最后,圖書的包裝還需要具有屬性感,所謂屬性感就是年齡、性別、文化等在不同受眾中產生的共鳴感。例如,當設計兒童圖書包裝的時候,要考慮到兒童喜歡的事物,采用一些可愛、活潑、卡通的包裝設計,以便讓兒童在閱讀時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在圖書的封面包裝設計中,除了使用文字之外,圖片的使用同樣非常普遍。清晰、易懂、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的圖片是許多設計師的首選。與枯燥乏味的文本相比,圖像更易抓住人們的注意,所以,在設計圖書包裝時,使用合適的圖片對整個圖書的外形和內容都有著極大的影響[3]。在挑選圖片時,也必須考慮到圖書的內容,比如,對于某些時尚類型的圖書來說,可以使用最新的潮流服飾、潮流明星的照片來做封面;對于那些涉及到科學知識類型的圖書,可以使用有關科技的圖片設計圖書的封面包裝。
不同的包裝材料可以給人獨特的感受,牛皮紙包裝材料會給人一種厚重感,而普通的白紙材料則會給人一種簡潔大方的感覺,讓人眼前一亮。因此,圖書包裝的創新應從根本上改變,重視采用新材料,利用多種材質營造出多樣的包裝風格。紙質包裝因其易碎的特性,已經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耐磨的塑料薄膜包裝材料,以此來提升圖書外包裝的使用壽命和安全性。甚至一些包裝精美的圖書,使用的包裝材料使用了塑料、木質材料以及合金。
人們第一眼看到圖書時,往往會被它的包裝吸引。因此,圖書的包裝設計必須突出其審美價值,以便讓讀者在閱讀時獲得美的心理體驗,同時也能夠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圖書所要傳達的信息。在圖書的包裝設計中,我們應著重考慮它的實用性,而不是過度的裝飾。圖書本質上是為了閱讀而存在的,因此,我們應該避免使用奢華的包裝,并將審美性和實用性結合起來,突出它們的特點,同時也注重它們的實用性。
書卷氣是指書生身上的一種獨特氣質,它源于一個人對讀書的熱愛。在圖書的包裝設計中,將書卷氣融入其中,圖書則有一種開卷有益的感覺,能夠達到美學中的意蘊境界,從而激發讀者的閱讀欲望。在圖書的包裝設計中,工藝之美的運用至關重要,從封面、版面、印刷到裝訂,每一個細節都應當精心考慮,以展示出精湛的工藝之美,讓書卷氣息更加濃郁,達到最佳效果。優秀的圖書包裝設計,既要體現出文人雅致的風格,又要展示出精湛的工藝技術,使其充滿書香氣息,令人嘆為觀止。
當今的圖書包裝設計,特別是外部包裝,大多使用的都是直觀呈現的方法,這樣能夠讓讀者迅速理解到圖書所傳遞的信息。比如《柳公權楷書教程》的封面,就利用了《神策塔碑》的一段原文作為包裝的一部分。在制作圖書包裝時,其再現性和形象美都非常重要。圖書包裝的再現性離不開形象美,而選擇素材的形象美也能夠體現圖書的美感,二者相輔相成。因此,在進行圖書的包裝設計時,使用那些能夠展示圖書內容和風格包裝素材,能讓再現性和形象美完美結合,設計出精致而獨一無二的圖書包裝。
圖書館的展陳設計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根據圖書館的設計參數進行改變的。設計師應該做的是不斷改變和發展,保持前瞻性的眼光,滿足讀者的需求,進一步優化閱讀空間,并提高讀者的舒適度。展陳空間的科學設計,可以擴大館藏文獻的容量,同時確保閱讀空間的持續使用,提高其使用效率,這是圖書館發展的重要趨勢。包裝設計是一個多方面的藝術工程,這要求包裝設計師具有良好的專業技能,現代圖書包裝設計也要滿足審美性與實用性、書卷氣與工藝之美、再現性與形象美等包裝要求,能夠使圖書的內容更加豐富、有內涵,圖書的包裝也能夠反映圖書的文化內涵,吸引更多讀者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