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瀟 陳 烽
1. 紹興市柯橋區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浙江 紹興 312000
2. 浙江交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分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水平不斷提升,交通道路運輸網絡規模愈發龐大,這為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在此背景下,我國大量橋梁建筑工程迅速展開,其中,樁基的施工作為橋梁工程的首要任務,備受建筑工程領域的重視,而橋梁工程的建設環境是復雜多樣的,所需要的樁基建設需求也有所差異的,這要求施工單位熟練掌握相關樁基施工工藝和施工技術,結合實際的施工環境選擇正確的施工方法,從而實現對樁基施工質量的控制,確保橋梁工程的建設能夠符合道橋使用需求。事實上,樁基的質量問題往往是難以直接發現的,但一旦樁基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了安全問題,其所產生的影響是十分惡劣的,將直接威脅到橋梁上方的行車安全,因此,精確把控樁基施工的質量,對于橋梁工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樁基施工是橋梁工程中的基礎,同時也是橋梁發揮自身功能的必備條件,因此,建設樁基往往是橋梁工程中的必備環節,但由于樁基的使用環境相對復雜,施工流程也呈現出專業化的特征,在施工建設的過程中常出現質量問題與安全問題,不利于保障橋梁的行駛安全。
近年來,隨著我國產業經濟的轉型與發展,建筑產業的市場環境也出現了新的變化,大量建筑企業的出現使得現場競爭愈發激烈,而當前迅速增長基建需求也為建筑領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通常來說,由于橋梁工程中樁基環節的施工建設難度相對較大,在進行合同簽訂時大多采用了工程承包合同的形式,由具備能力和資質的企業單獨負責樁基施工,確保樁基施工的質量能夠達到橋梁建設的需求。在工程合同中,各方需明確標注出工程的開工日期、竣工期限、工程總量、工程造價以及工程進度等詳細信息,為后續的施工建設活動和相關問題的處理提供參考。此外,合同中還需以權責分明的原則對工程中的權利和責任進行合理劃分,確保各方,能夠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作用,共同推進樁基工程的施工建設。與此同時,權責的劃分還可強化合同的法律效應,為樁基工程的統籌管理和統一規劃提供法律保障。
橋梁工程中的樁基施工通常是具有一定流程的,主要可劃分為以下幾個部分:①預備場地;②樁位放樣;③埋設護筒;④制備泥漿;⑤鉆孔終孔;⑥清孔并安放鋼筋籠;⑦二次清孔并安放鋼筋籠。步驟分明且詳細的施工流程意味著施工團隊必須嚴格遵守樁基施工建設的流程,正確展開建筑工程的樁基施工建設活動,由此才能保障樁基的質量。
縮頸和斜孔事故是下方鋼筋籠施工中的常見事故類型,對于鋼筋籠安置環節來說,倘若鉆孔操作不當致使出現了斜孔,無法正常展開鋼筋籠的下方安置活動,不僅會阻礙到施工建設的進度,嚴重時還會致使鋼筋籠損壞,造成生產成本和工程造價的增加。此外,鉆孔前的地質勘測與環境考察不夠充分、全面也是導致鉆孔作業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當工作人員在進行鉆孔作業時,一旦目標區域內的地質狀況出現了劇烈變化,此時的鉆頭運作將受到影響,一方面會損傷鉆頭設備,另一方面則會破壞區域內的土壤結構和地質環境,從而導致區域內出現安全事故。
卡管段莊通常出現在沉管灌注環節中,具體的是表現為混凝土無法灌注或灌注效率過低等情況,而導致沉管灌注施工出現此問題的原因更多的是在于工作人員混凝土配置不當,如混凝土配比不符合灌注需求或混凝土攪拌方式不科學等,而混凝土卡管、斷樁后會使得泵管內的混凝土分布不均勻,影響到泵管功能的發揮。
鋼筋是樁基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作為建筑的骨架結構,鋼筋必須具備足夠的承受能力,否則將導致樁基結構坍塌,施工進度受阻,但根據當前我國裝機工程的設計建設狀況來看,部分施工團隊為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了鋼筋籠安置時的保護措施,或是以過快的速度進行鋼筋籠安置而忽視了對細節的把控,由此導致鋼筋籠出現偏差,與工程方案中的受力分析不符,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難以起到承重效果。
塌孔事故是橋梁工程中危害性極強的事故類型,一旦樁基施工過程中出現了塌孔的征兆或塌孔的現象,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即刻停止作業并進行處理,及時解決塌孔區域內的問題,隨后再恢復經濟的正常施工。通常來說,導致樁基施工中出現塌孔的原因主要在于地質承載力弱、淤泥流沙多、護筒埋入淺、泥漿過于稀薄等。
在進行樁基建設時,要實現施工質量的有效控制,首先是對相關操作標準的制定,其中護筒埋設的操作標準是尤為重要的,具體則是表現在襯墊的尺寸標準與埋設深度上。首先是A3鋼板的選用標準,通常應將厚度限定在10mm左右,直徑則應不小于20cm,長度控制在約3m即可,在實際的護筒埋設過程中,建筑單位往往還需設置一定的襯板,此類襯板應具備強度高、硬度大的特點,盡可能為護筒埋設提供便利。其次是埋設的標準,在埋設護筒時應注意,護筒需依次穿過地表、泥沙層等結構,隨后與地面保持0.3m的恒定距離,確保護筒與樁基的中心精準統一。
配置樁基施工所用泥漿時需注意,施工,膨潤土的使用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泥漿的使用效果,因此,應結合膨潤土的使用狀況調整泥漿配比,選用適宜的鉆孔和調配方式。
實際施工過程中,配置泥漿存在以下幾個要求:(1)泥漿比重。泥漿的實際比重需根據泥土狀況和鉆頭類型進行針對性的調整,確保泥漿比重能夠適應實際的使用需求;(2)含沙粒。通常來說,泥漿配置中新泥漿的比重要低于總含量的1%,pH值也應盡可能控制在6.5及以上;(3)黏度。黏度也需依照區域內的地層條件予以優化,對于普通底層來說,混凝土黏度需控制在18~24左右,而松散地層的黏度則應在22~30上下。
樁基施工中鉆機的使用是十分頻繁的,因此,鉆機的使用也必須予以嚴格的規范。首先,操作人員需要確定樁基的位置,隨后在該位置安置鉆機;其次,要根據實際的使用需求調整底座與鋼枕的組合,同時圍繞穩定性的原則確定底座的承重上限,為旋轉機的運行提供保障;此外,還需要確定鉆桿與鉆機的位置,將二者確定在統一的位置標準內,確保鉆孔位置符合設計標準;最后是鉆機位置的移動,鉆機在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需要進行移動,根據實際的使用需求選擇相應的安置區域,需要注意的是,鉆機位置的變動需要提前設定若干標志以供參考,為后續的數據記錄提供參考。
鉆洞環節是樁基施工中的重點內容,而要改善部分施工效果的關鍵即是鉆頭類型的選擇,差異化的鉆孔需求意味著鉆頭的搭配也需要實時調整,這一變化在高強度巖體中尤為突出。此外,巖石的風化過程也會影響到鉆頭的配置,通常來說,施工單位會使用錐心螺旋鉆頭與雙底螺旋轉桿的組合,或直接使用截齒直行的螺旋鉆頭,從而解決巖石風化后巖石結構變化的問題。在鉆頭的作業過程中,鉆頭的狀態是決定打孔效果的核心因素,因此,工作人員必須時時檢查鉆頭的運行狀況,觀察鉆頭的質量和方向,確保鉆頭作業效果能夠滿足打孔成洞的使用需求。
泥漿循環系統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泥漿儲存池、泥漿沉淀池和泥漿循環槽。首先是泥漿儲存池,泥漿儲存池是制備與儲存泥漿的重要場所,不同工程中所配備的泥漿存儲池會受到鉆井規模工程需求等因素的影響而出現一定的差異,但通常來說,制備與存儲泥漿的泥漿存儲池標準大小為長*寬*高分別20*4*2m。其次是泥漿沉淀池,泥漿沉淀池會分層進行泥漿的沉淀,一,的功能是沉淀原層,二、三層則是用于泥漿儲存,二、三層的儲存環境有著嚴格的要求,水箱材質必須符合相關標準,具體則是厚為5m,長為3m,寬為2.5m,深為1.5m的標準配置。最后是循環池,循環池的構建相對簡單,符合厚12cm,寬0.3m,高0.3m,即可,相較于存儲池和沉淀池的結構建造更為便捷[1]。
終孔設計直接關系到樁基的孔洞效果,因此,針對終孔的設計也需進行嚴格的規定。在方案設計中,樁基的入射深度必須大于2m,風化巖內也應保持1m以上的設計標準,需要注意的是,在鉆機和鉆頭正式進行風化巖作業前,施工單位必須從相關部門和有關機構獲取到,相應的作業證明,隨后才可針對膨化巖進行打孔作業。與此同時,風化巖內部的終孔設計還需涵蓋鉆孔的相關數據信息,盡可能詳細地記錄操作流程和操作細節,實時跟進施工作業的進度,確保孔洞效果能夠達到工程設計方案的標準。在打孔操作完成后,相關技術人員和工作人員要及時到達工程現場對實際的施工狀況進行審核,在考核合格后再予以后續的操作處理[2]。
清孔換漿操作是孔洞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合格的清孔換漿操作能夠有效改善孔洞內泥漿孔壁與墻體間的結構效果,是優化施工質量的有效途徑,但在操作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幾個細節:(1)清潔孔洞時要時刻觀察孔洞內的水位和水量,及時進行排水和關注;(2)初次清孔時必須確保孔身符合工程方案的設計,只有在孔深達標后才可下放鋼籠并進行清孔作業;(3)二次清孔大多會在重新安排分散導管后展開,此時,也是換漿操作的開展時期,需工作人員根據相關操作規范和設計要求進行泥漿的配置,確保管道所輸送的泥漿符合工程使用需求。
混凝土澆筑中最為重要的即是確保澆筑工作的連續性,一旦遭遇到施工問題,必須及時制定應對方案并予以解決,繼續推進混凝土的澆筑,配合鋼筋施工,避免由于間接性的澆筑而出現質量問題,影響到裝機的安全性。除此之外,澆筑現場的施工環境也是需要注意的重點內容,澆筑環境內必須保持干燥,由此才能避免由于水分過多而影響到混凝土的配比[3]。
在正式展開樁基施工之前,建筑單位與施工單位需共同制定工程方案,明確施工建設活動的詳細內容和方向,為施工團隊提供操作規范。對于施工團隊來說,嚴格遵守施工方案中的操作準則與行為規范是實現質量控制的首要原則,必須依照施工方案中的操作流程進行施工,同時設立監督管理部門予以實時的質量管控,通過針對化的質量控制保障樁基工程進度。
橋梁工程中樁基工程的質量直接影響到了橋梁的功能,因此,在落實施工方案時,不僅需要嚴格遵守施工方案中的施工規范與操作準則,同時還需依照工程的實際狀況調整方案細節,把握施工方案中的重點內容。
以鉆孔施工為例,鉆孔施工往往是樁基工程中備受關注的內容,該環節的操作難度和工程要求相對較高,這需要操作人員注意以下幾點:(1)根據操作方案靈活選擇施工工藝與施工技術;(2)實時調整標高數據,確保鉆孔深度具備一定的承受力;(3)保障鋼籠材料質量,避免由于材料不合規而影響到鋼籠的實際效果。
橋梁工程的工程總量龐大,整體結構異常復雜,尤其是在道路交通建設不斷推進的今天,橋梁工程的規模與數量迅速增加,樁基工程作為基礎性的橋梁工程環節,必須確保工程自身的施工質量符合工程標準,為橋梁工程的持續推進提供保障。
首先,建筑施工單位需要在團隊內展開教育培訓工作,提升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和專業水平,降低員工在施工建設過程中出現工作問題的風險,同時強化員工的職業意識與責任意識,讓員工更好地投入到工程建設中;其次,要針對樁基工程中的常見問題進行專題講座,重點分析當前工程項目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提升員工的風險預防意識;最后,要落實責任制度,在權責分明的原則下合理劃分責任與義務,將工作任務精確落實到個人,在發生工程問題后及時糾責并予以處理。
綜上所述,樁基工程的施工建設是當前橋梁工程中的核心組成部分,建筑單位與施工單位需注重對質量控制措施的使用,從施工方案、施工重點以及施工管理幾個方面展開工作,全面保障橋梁工程的質量,為我國道路交通網絡的鋪設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