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星海
(江蘇京滬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江蘇 淮安 223001)
相較常規公路建設項目,高速公路施工建設有著工藝流程復雜、施工作業面廣、易發事故以及施工環境惡劣等不利特征,可能存在建設施工風險評估不全面、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風險,由此引發的各類安全生產事故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及社會影響難以估量[1-2]。在針對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業內已出臺諸多行業規范,同時在法律法規層面也正不斷完善,但不同程度的傷害事故仍時有發生[3-4]。業內專家學者也針對公路建設施工安全方面展開了一些探討:劉朝陽[5]等重點落腳于各類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研究橋梁施工過程中高空墜落這一安全事故,對其影響因素進行討論,劃分為可防護型及不可防護型2類,提出了對應的安全預警體系;高雷[6]等依托嵩昆高速改擴建工程,對“邊通車、邊施工”這一施工方案下對應的安全保通工作進行了探討,從日常措施、宣傳教育、方案制定、保通組織機構建立、責任制度以及保通人員管理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具體措施的討論;葉咸[7]等則是著眼于山區高速公路路塹高邊坡施工建設工程,研究了安全管理總體風險評估的流程及方法,通過GeoStudio軟件仿真,驗證了評估結果,在此基礎上得到了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與之類似的,林俊勇[8]等采用有限元強度折減法,分析了路塹高邊坡施工安全風險控制方案,依托廣東省仁化至博羅高速公路的路塹邊坡建設工程,提出開挖一級支護一級原則的有效防護方式。
綜上所示,現有研究針對高速公路建設施工安全管理已有一定研究成果,但在完整的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方面仍有較大空白。因此,對高速公路養護、維修、改擴建施工過程中的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展開分析,搭建相對更為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已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結合江蘇京滬高速公路施工建設管理相關經驗,分析在養護、維修、改擴建施工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因素;以搭建安全管理體系為導向,對其組成要素展開分析,同時對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隱患按類別進行了討論;在此基礎上分析京滬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體系建立理論,以提出進一步完善思路。
京滬高速公路在養護、維修和改擴建等施工過程中常涉及到設計、施工和監理等多工種協同建設。尤其是在京滬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推進過程中,其建設時間跨度大、資金投入大,且建設影響范圍廣。考慮到京滬高速所處建設區域季節氣候和外在環境的多條件影響下,施工風險因素更顯得尤為復雜,對風險因素展開分析如下。
(1)相較于常規基礎建設項目施工,高速公路建設施工的綜合復雜性決定了其具備更高的施工作業風險和施工作業要求。在穿插作業過程中,負責不同施工作業面的不同施工作業人員需要使用各類設施和機械設備,這給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整體安全性帶來的影響不盡相同。相關人員在作業過程中,對各類設施、機械設備使用的專業程度、使用習慣、培訓接受度、經驗豐富程度等因素將直接影響設施設備的使用安全性。
(2)京滬高速公路養護、維修及改擴建工程涉及到的建設包括橋梁工程、路基工程、機電系統、交安工程、供配電工程、房建工程以及綠化工程等多個方面,在施工建設過程中常涉及到交叉作業,不同的施工作業工序往往是同步進行或是重疊進行。迫于工期壓力,鮮有等待某一施工工序完成,騰出作業平面再開展另一工序的做法。交叉作業的做法有利于壓縮工程建設工期,可顯著降低建設成本,同時緩解因施工導致的營運經濟損失壓力,但這也對各班組、各工序間的對接和施工界面劃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則安全管理風險將顯著提升。

圖1 施工界面劃分會議
鑒于此,為給京滬高速公路各施工建設項目提供安全保障措施和實施指導,在安全管理過程中要將其劃分為四個主要流程抓手,包括應急處理預案設立、安全生產事故控制、施工作業調控以及安全漏洞完善。為確保安全管理體系建立及應用的有效性,形成穩固的安全管理體系,要在搭建之初,深入分析可能產生的安全生產風險,對不同的安全作業問題展開分門別類的討論與細化,從而獲取科學、精準的安全生產監控體系,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生產管理方針。
京滬高速公路施工建設項目中涉及到的施工作業人員多為施工承包方聘請的勞務工人。高速公路建設施工項目作業區域呈帶狀分布,其作業量相對較大,也受到更多的自然環境影響,對施工作業人員的多元化需求也較多。大多數施工作業人員為勞務型,這也客觀上導致了建設項目對聘用的勞務人員專業技術能力和文化水平高度要求不高,這也導致施工作業人員整體的安全生產責任意識不高。
此外,相較于其他基礎設施建設施工項目,由于地域跨度較大,高速公路建設項目人員流動性更大。在此人員要素背景下,日常性開展班前安全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京滬高速公路施工建設推進過程中涉及到了諸多相關機械設備,同時相應規模配套設施需求量也較大,包括鋪筑設施、推土機和挖土機等。此類設備通常不會長期停放于固定位置,而是根據工程建設進度實際需求短暫地在場地進行作業。相較于其它基礎設施建設,機械設備的停放及作業施工穩定性明顯更低。
此外,由于其工程建設地域跨度大的客觀因素,機械設備作業駕駛及操作人員也有明顯的流動性,在此條件下易產生施工安全管理風險。
高速公路建設施工涉及到的建材主要為土、砂石、瀝青、混凝土和鋼筋等,材料基本特性差異顯著,給設備駕駛和操作人員提出更高要求。
考慮到京滬高速公路施工多處于野外相對惡劣的各類極端環境,作業環境是安全管理體系中要考慮到的重要因素。高等級公路的改擴建施工要尤為注意對當地產生的地質變化影響,避免出現包括水土流失等在內的不良影響。針對工程建設所在地的氣溫、氣候以及地質水文條件等方面均要做好相應的預案。可能出現的極端不可抗力天氣給特殊施工作業區域帶來的威脅也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內容。
針對高速公路建設施工安全管理要做到多元素系統性實施,充分考慮各層面實施特性以及責任關系,避免出現以偏概全等情況。充分意識到建設施工過程參與方并非單一的施工承包方,同時還囊括了包括監理方、審計方、勘查方、設計方等多方在內,協同作業。對應的安全管理體系也并非某一參與方總攬全局。在此錯綜復雜的體系下,要注意安全管理分工中可能出現的不確定因素及空白,避免達不到預期安全管理成效。
此外,不同建設參與方可能會使用到各類外協單位,對外協單位的安全管理主體責任落實也是需要重點加強的方面。
可以從三個主要方面將各類高速公路建設施工安全隱患進行劃分,包括人員、機械設備以及環境,在此基礎上可細化為9個類別。
(1)粉塵事故。涉及到水泥攪拌等機械操作不規范是引發粉塵事故的主要原因。
(2)有害氣體泄露。施工作業人員精神不集中或是長期作業勞累倦怠是引發有害氣體泄露的人為因素。施工過程中應用到瀝青、煤氣等各類化學產品存放及使用的不規范行為是主要環境因素。
(3)機械操作事故。操作相關設備機械時未與其他機械設備或人員保持安全距離,違反行駛要求、未按規范轉移載重設備等均為引發機械操作事故的人為因素。作業區采光不佳、機械設備損壞及維修保養不及時等則分別是典型的環境因素及機械因素。
(4)觸電事故。施工作業現場的建筑廢料或施工材料不規范堆放致使掩蓋施工供電線纜,或是對施工臨時供電線纜私拉亂接且未進行規范覆蓋等引起施工人員觸電屬于人為因素。通電線纜包裹的絕緣物不達標、長時間使用導致線纜老化破壞等則屬于非人為因素。
(5)火災事故。施工作業過程中未按規程要求操作可燃固液氣體,在高溫或遇明火條件下引發火災事故屬于人為因素。線路老化、接觸不良、短路及過載等引起的則屬于機械設備因素。
(6)灼燙事故。事故作業人員因操作不當、未按標準裝束接觸高溫物體或是腐蝕性化學制品導致被燙傷屬于人為因素。
(7)坍塌事故。施工作業過程中未按規程要求及時有效地清除積水、加固防護墻壁,強令冒險作業等引起的坍塌事故屬于人為因素。另一方面,源自地質結構不穩定,或周邊有大型機械設備駛過等,則屬于非人為因素。
(8)物體打擊。施工過程中未按標準堆放構件或材料、停放機械設備,多班組交叉作業未充分溝通劃分界面,洞口無防護等,引發的物體打擊事故均屬于人為因素。
(9)高處墜落。施工人員在高處作業施工時,未按要求穿戴安全保障裝備、精神不集中,未按規范要求設置安全提醒標識等,均屬于人為因素。作業區采光不佳等則是環境因素。
為避免出現高速公路建設施工過程中出現傷害及危險事故,應開展針對性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系統工程理論是各類建筑工程開展的有力保障。利用安全管理系統工程學理論可評估出相應高速公路建設施工項目的安全等級,可對各類高速公路及各類施工環境項目內在安全管理模塊開展調整與融合。
對潛在危險元素辨識的過程也是進行風險評估的過程,體現在對危險元素進行主觀剖析和評價,預警其環境及狀況,估算危險事件量級和安全管理系統使用情況。
結合工程實踐,風險管理理論體現在開展高速公路建設施工過程中能甄別潛在風險并進行確認,隨后準確估量風險情況并形成針對性預防及處置方案。
考慮到安全風險管理體系理論的實施主體可能存在區別,其整體方案結果也會存在對應差異。但究其解決安全管理問題的本質來說,能及時發現并解決高速公路施工建設風險,便可為其安全實施提供應有的保障。
(1)結構架設思路。對京滬高速公路建設施工項目特征進行識別與定位,分析具體實施方案,得出安全管理所面臨的主要問題,辨識安全隱患和風險因素,將其預防方案融入施工流程管理中,在不同進度節點及時做好分析總結、重點應對、不斷優化、形成良性循環。有針對性地應用上文提及的系統工程及風險管理理論,簡化流程,保證時效。
(2)結構架設基礎。為避免高速公路建設施工項目安全管理孤島現象,要協調融合好施工參與各方,串聯各自實施界面工作。在推進建設施工項目的過程中,具體的支持及保護手段是安全管理體系的基礎,安全生產管理的理念和手段應與時俱進地變化。
(3)結構基本內容。安全管理體系結構的基本內容包含四個主要方面,以保證體系結構穩定性。一是項目安全責任落實與宣傳,二是危險因素等級劃分與評估管控,三是通過科學手段進行安全管理體系的評價,四是應急管理機制和方案的落實。
(4)管理體系構建。綜上所述,充分結合京滬高速公路建設施工常見各類問題,構建安全罐體體系,包括計劃階段-實施階段-檢查階段-實施改進階段,同時可實現良性循環,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結合江蘇京滬高速公路施工建設管理相關經驗,分析在養護、維修、改擴建施工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因素;旨在搭建出安全管理體系,并對其組成要素展開分析;對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隱患按類別進行了討論;在此基礎上分析京滬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體系建立理論,提出了進一步完善思路。
研究成果可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提供一定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