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 李曉明
國有文化企業作為我國市場經濟參與者中重要組成部分,其特有的經濟屬性決定著他要履行帶領行業實現文化強國的使命。在接近于完全競爭市場環境下,國有文化企業運行機制和管理思維往往導致企業成本費用居高不下,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實現降本增效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降本增效是一個要長期堅持的過程,需要從組織的重視、流程的完善和系統的支持等多個方面來展開,缺了任何一方都無法實現最佳的效果。在降本增效過程中,還需要放眼全局,以問題為導向,以目標為結果,從而達到整體最優解。
H公司成立于2010年10月,注冊資本5000萬元,是一家大型國有文化企業,經營范圍主要包括工藝品、旅游紀念品、禮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等,主要銷售模式包括實體店面直銷、渠道分銷商代銷以及銷售經理賒銷等。截止2021年末,H公司資產總額5,336.93萬元,負債總額454.53萬元,所有者權益總額4,882.41萬元,資產負債率8.52%。
1.資產分析。在H公司資產總額中,流動資產金額3,937.64萬元,占到資產總額的73.78%,表明公司資產的流動性較高,未來可能具有較高收益。但仔細分解流動資產的構成后發現,應收款項賬面價值1,103.37萬元,占流動資產總額的28.02%;存貨賬面價值1,902.27萬元,占流動資產總額的48.31%;應收款項及存貨存量占據了流動資產總額的76.33%,占到了資產總額的56.32%。
上述存量資產一方面占壓了H公司大量的流動資金,導致H公司資產的流動性與收益性大幅降低,另一方面因歷史遺留因素產生的應收賬款逾期及存貨滯銷,導致賬面計提了大量壞賬準備(137.91萬元)及存貨跌價準備(758.65萬元),形成資產減值損失,成為H公司經營中的潛虧因素。
2.成本及費用分析。H公司2021年度運營費用總額1,373.17萬元,占到營業總成本的55.62%,其中固定費用總額1,138.06萬元,占運營費用總額的82.88%。而固定費用中,人員成本563.86萬元,占比49.55%,折舊及攤銷費用188.81萬元,占比16.59%,這兩項成本費用占到了固定費用總額的66.14%。人員成本占比較高(月平均在崗人數55人),固定費用又難以壓縮,成本費用利潤率遠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這對H公司改善經營現狀造成了很大困難。
3.總體分析。總體來說,H公司成本費用開支較高,資產狀況不佳,整體財務負擔較為沉重。在H公司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如何有效控制經營性成本費用,強化精細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與公司盈利能力,無疑成為H公司轉型過程中必須解決的要點。
結合H公司前期經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管理層市場觀念薄弱。H公司在進行產品生產決策時,對市場現狀調研不足,忽視了對市場分析及預測,沒能充分把握市場對產品的需求,盲目擴大生產規模,導致大量文化商品積壓,無法得到有效銷售,大量的庫存商品不僅持續消耗著高昂的倉儲成本和人工管理費用,隨著時間的推移,積壓商品也面臨著減值報廢的風險。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管理層對成本費用控制缺乏市場觀念,缺乏基礎的市場運營經驗,導致成本信息在管理決策上出現誤區。
2.管理層存在短期行為。H公司作為國有文化企業集團下屬的二級控股公司,每年均承擔著集團公司下發的業績考核指標,考核內容包括營業收入、凈利潤、經營性現金流以及各項管理指標等,每年指標任務完成率直接與公司高管薪酬和工資總額掛鉤。在集團目標任務考核壓力下,H公司管理層為突出任職期間的工作業績,使公司經營管理行為明顯出現階段性。片面追求收入利潤,樹立銷售至上理念,銷售提出的要求一律滿足,阻礙銷售的內控環節一律后置,導致公司內控環節缺失,甚至失控。大量應收款項無法回收,存貨難以消化,人員管理不到位,帶來一系列的遺留問題,給后任的管理者改進成本費用控制帶來了極大困難,對H公司健康發展造成羈絆。
3.缺乏約束及激勵機制。H公司不能嚴格執行成本費用控制相關制度,而且前期缺乏應有的成本費用控制的內部牽制制度。同時,沒有建立科學、配套的薪酬與獎懲考核激勵機制,對成本費用控制較好、經濟效益有所提高的部門缺乏激勵機制,未能調動管理者和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工作執行力。
4.員工責任心不強,工作經驗欠缺。成本費用控制的關鍵環節少有存在專業能力和強烈責任心的員工進行控制和管理,產品研發、設計、生產、銷售、資產管理、存貨管理等崗位的部分員工缺乏相關工作經驗,或者一人多崗,人浮于事,無法適應精細化管理的要求。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吃大鍋飯的思想仍未杜絕,體制機制改革仍需深化。
降本增效理應遵循預測-計劃-控制-核算-考核-分析的管理思路,同時,降本增效不是財務一個部門的事情,成本控制實際上是一個全員參與、個體控制的過程,公司的每一個人都會影響成本控制的結果,這就需要管理層、業務部門、職能部門和公司上下全體員工的通力配合。
1.H公司整體的降本增效措施。①合理制定考核指標。作為國有文化經營單位,在集團公司層面對子公司下達考核指標時,不應僅僅關注收入和利潤,要從企業健康發展的角度,設置全面合理的考核目標。如引入凈利率、EVA、資本保值增值率等考核指標,對成本費用控制指標提高考核分數占比。同時引入良性考核機制,在高管績效考核、薪酬發放、職位晉升等方面分別給予相應考量,防止管理層在任期內的短期獲利行為。
②做好市場調研。一是研究客戶,定位目標市場;二是研究產品,必須適銷對路;三是研究渠道,包括進貨渠道、銷售渠道及營銷渠道,提高利潤水平;四是研究產量,提高周轉率。
③提高公司經營管理水平。完善合同條款,嚴格控制預付款的支付比例,款項的支付進度不早于項目的實際執行進度、設置一定比例的保證金等。同時,盡量延長合同付款期間,避免可能出現的違約風險,降低資金占用成本。此外,還可以在合同條款中約定合同標的送貨節奏,以節約倉儲成本。制定合理的儲備庫存,根據銷售淡旺季、營銷計劃制定不同的合理庫存,以減少庫存壓力及資金沉淀。
④采取靈活的營銷方式,盤活積壓庫存。注重營銷策略和手段的創新,把握市場脈搏,向市場要效益。轉變以往直銷模式,采取商品代銷、渠道鋪貨、品牌輸出、聯營合作、代理合作等多種經營模式,減少前期資本投入,加大后期營銷運營投入,減少公司資金及庫存壓力。分類整理商品庫存狀況,核算商品盈利空間,根據商品屬性及目標市場群體量身制定商品促銷方案,適時調整商品售價,創新銷售模式,采取集中促銷、捆綁促銷、重新上架、集中處理等多種形式進行庫存滯銷商品變現,降低庫存壓力,加速資金回籠。
⑤建立健全激勵及考核機制。針對業務與非業務部門、崗位形成不同考核要求,即業務部門、崗位按照業績考核,設定非業務人員績效考核系數,按照本職工作加公司整體業績進行考核,享受銷售業績獎勵和分擔業績不良后果,制定合理的考核指標及激勵、處罰機制,嚴格兌現,促進全員工作效率提高,避免大鍋飯,促進全員利益共同體的形成。
2.財務部門的降本增效措施。①融入業務部門,降低決策成本。財務部門首先要熟悉業務,要詳細了解業務的各個環節和控制點,深入到業務流程中去,對業務流程的各個環節進行監控,通過了解業務流程的各個環節而設計內部監控體系,防止跑冒滴漏。在做具體的財務分析之前,先要充分了解業務部門的主要需求,同時根據自己的財務專業經驗,再提供一些相關的引導性的分析。在業務設計階段提前介入,在保持相對獨立性的同時將管理和服務重心前移,協助業務開展,提供專業支持,進而將成本和費用控制理念注入業務流程全階段。
②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嚴控費用開支程序。首先,將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納入預算控制范圍,并與分管領導和部門反復討論,保證預算編制的精確性;其次,嚴格履行預算申請、審核、審批、支付程序,嚴格控制無預算或超預算資金支出;再其次,將預算執行情況作為考核的重要依據,實施部門獨立核算,有獎有懲,調動管理人員、員工的積極性和責任心,將成本利潤與個人利益掛鉤,實現公司經營。
③合理調配資金,降低財務成本。實行月度資金收支計劃審批管理,按照H公司制定的年度、月度目標責任分解,按照“有計劃、抓重點、留余地”的原則進行資金支付及費用控制,通過每月召開的資金平衡會,嚴把各部門資金及費用開支,確保資金的有效流動,加強資金風險管理,發揮資金預算的導向和管控作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此外,采取早收晚付的方法,加快資金周轉速度。如縮短應收賬款的回收周期,每月對應收款項編制《應收賬款明細表》,根據合同付款條款,及時編制催款通知,下發相關部門或責任人向客戶催收貨款,將業務人員績效考核與回款進行掛鉤,嚴控應收賬款金額。
④加強采購管理,降低采購成本。降低采購成本主要從3 個方面出發:首先,要建立合理有效的采購體系;其次,采購時應充分利用規模優勢;再其次,合理估算庫存規模,安排采購頻率。對于采購來講,除了采購價格、付款期限以外,倉儲成本和運輸成本也是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合理估算庫存規模,既要滿足正常生產需要,又要盡可能壓低有關成本。
⑤合理進行稅務籌劃,節約稅收成本。隨著稅收法律不斷變化,稅務籌劃在企業日常經營中地位日益提高,而財務部門在此也大有作為。在稅務籌劃方面,可以爭取稅收優惠和補貼,調整稅收結構,或者根據業務特點設計交易模式,從而降低稅收成本。
本文通過對H公司經營管理進行“質”的分析,總結了H公司經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提升管理效率、降低成本費用的措施及方法,包括:改進考核方式、加強市場調研、建立健全激勵及考核制度、加強財務部門內控管理措施等。希望這些建議能切實幫助H公司運用正確的方式和方法實行降本增效,解決歷史發展遺留的諸多問題,也為其他國有企業實施降本增效的研究提供有益的理論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