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金美

30多歲的劉女士,結婚多年沒懷孕。近日,她到醫院咨詢不孕不育時,告訴醫生自己有多年痛經史,全靠吃止痛藥來硬扛,而且每月出血量也較多。接診的醫生建議劉女士做檢查,結果顯示她患有子宮腺肌癥。這是由子宮內膜侵入子宮肌層引起,但像劉女士這樣嚴重的情形并不多見。她的子宮已經擴大到嬰兒腦袋大小,每個月大量出血導致她重度貧血,即使手術剝離了子宮內膜,不久還是會復發,只能通過切除子宮來徹底根除。劉女士此時懊悔不已,自己為何不早些到醫院做個徹底檢查。
月經從十幾歲開始一直到四五十歲,伴隨女人半輩子。“痛經忍一忍就過去了!”有不少女性認為痛經不是什么病,常抱著挺一挺就好的心態。而事實上,這種想法很不明智。痛經,在“痛”的背后,還有更多疾病可能在侵害著女性的健康。如果痛經沒有得到有效緩解,最后很可能給身體釀成大禍。
痛經是指女性在經期及其前后,出現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痛經隨月經周期而發,嚴重者可伴惡心嘔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給工作及生活帶來影響。女性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原發性痛經是在月經初潮時就疼痛,疼痛具有均勻的時間間隔,每次疼痛的程度相當;繼發性痛經則是在月經開始之后一段時間才開始疼痛,而且每次都比上一次更加疼痛。90%的女性痛經都屬原發性。原發性痛經一般對生育沒有影響。但繼發性痛經多因生殖器官器質性病變所致,因此會對生育產生影響,如子宮發育不良、子宮內膜異位癥、內分泌異常等。如果沒有及時發現體內的病變,不僅痛經無法解決,更可能釀成大禍。
在對付痛經的問題上,西醫常建議女性使用適量的止痛藥,如阿司匹林等藥物,或者是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每天口服,以減少前列腺素在人體內的含量。如果每個月的痛經越來越嚴重,并沒有減輕的跡象,那么很有可能是附帶病變的繼發性痛經,需要在醫院檢查后確定病因,再對癥下藥,避免引發嚴重疾病。
對付痛經方面,中醫的效果更好。女性痛經在中醫里分為體寒、燥熱、血淤和體虛四種類型。在中醫體系里,寒熱的治療方法大相徑庭,甚至背道而馳。體寒的女性應多吃桂圓、蓮子肉、紅棗等;而濕熱的應多吃薏米、百合,不應喝過多的紅糖姜水。在預防和治療時,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痛經的類型,不然,燥熱的吃紅棗,體寒的吃了薏米,會事倍功半。另外,無論是哪種類型的痛經,都可以采用熱敷的方式來緩解。如果痛經嚴重,可以刺激人體的三陰交穴位,也有一定效果。
中醫認為,女性出現痛經的原因主要是生活無常,生活壓力過大,加上外邪入侵,導致經期疼痛。《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說:“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就是說,要保持身體健康,就要遵守一定的法度,適應自然環境的變化,飲食、起居、勞逸等要有節制并科學安排,方可不致生病。因此,廣大女性不論是否在月經期間,生活起居一定要注意保護。
具體來說,女性不宜過食生冷,不宜久居寒濕之地,不宜過勞或過逸;尤其是月經期,更要避免寒冷刺激、淋雨涉水、劇烈運動和過度精神刺激等。另外,缺乏適當的運動是現代女性身體虛弱的主要原因。女性應經常參加一些體育鍛煉,這對預防和治療原發性痛經有好處,能減少和防止疾病發生。對繼發性痛經的預防,則要定期到醫院進行健康檢查,以免體內生殖器官發生炎癥和其他病變。
在選擇食物方面,長期痛經患者更應注意。痛經患者在月經來潮前3~5天內飲食宜清淡易消化,不宜吃得過飽,尤其應避免進食生冷食品。因為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宮、輸卵管收縮,誘發或加重痛經。月經期間應經常食用些具有理氣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薺菜、香菜、胡蘿卜、橘子、佛手、生姜等。身體虛弱、氣血不足者,宜常吃補氣、補血、補肝腎的食物,如雞、鴨、魚、雞蛋、牛奶、動物肝腎、魚類、豆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