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仲省
頸椎連接身體與頭部,位置十分重要,重要的血管、神經由此通過,鄰近大腦,所以有人形容其為“生命要塞”“交通要道”。
頸椎病又稱為頸椎綜合征,就是頸椎部位出現了退行性病理改變,繼而引發的一系列病變。隨著癥狀逐漸加重,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嚴重影響正常生活。
頸椎病分為五種類型,即神經根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與食管壓迫型頸椎病。其中最常見的是前兩種,第三種最嚴重,第四、第五種比較罕見。
頸椎病有四大癥狀一是頸肩部及上肢麻木、疼痛,甚至肌肉萎縮,這是“神經根型”頸椎病的主要癥狀。二是軀干及肢體麻木,行走無力、踩棉感、軀體束帶感。由于椎管狹窄或突出物壓迫頸脊髓所致,是脊髓型頸椎病,嚴重者可致癱瘓、大小便障礙。一旦確診,即應手術治療,不宜拖延,以免留下殘疾。三是頭暈、眼花、耳鳴、手麻、心動過速、心前區疼痛。屬交感型頸椎病,病因為頸椎失穩或退變,通常經過姿勢改善和功能鍛煉能夠減輕,也有少數患者需要手術重建穩定性。四是眩暈、黑蒙、猝倒。這種表現在頸椎病中不多見,往往被考慮到是否腦梗發作、腦供血不足所導致的卒中癥狀,但原因卻是由于頸椎增生引起的椎動脈受壓,嚴重者可導致不可逆的腦梗死。
由此可見,頸椎病的癥狀是多種多樣的,嚴重者可致癱瘓,十分兇險,不可掉以輕心。但也不能因某一種表現而自認為是頸椎病,必須經過醫院正規檢查,排除腕管綜合征、腦血管病、糖尿病、耳石癥等,才能明確診斷,及時對癥治療。
老年人群容易患有頸椎病,是因為老年人的頸部骨骼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退變,或者出現后縱韌帶骨化。頸椎病的病因、病理就是由于人體頸部骨骼出現增生后,壓迫刺激脊髓、神經、血管,影響神經正常傳導,影響病人腦部供血。除了年齡因素外,導致頸椎病的主要原因還有以下6種。
1.久坐不動。長時間伏案工作、學習姿勢不正,頸肩部缺乏運動。頸椎正常生理彎曲為生理前凸,如長期處于低頭彎腰狀態,在低頭過程中引發頸椎曲線異常,從而導致頸椎退變。
2.長時間低頭看手機。由于智能手機的出現和大量應用,不僅使老年人頸椎病發病增多,而且頸椎病發病年齡越來越低。有報道稱最小年齡的頸椎病患者只有11歲,就是由于長時間玩手機造成的。另外,長期低頭彎腰玩電腦或開車,都可以造成頸椎周圍的軟組織慢性勞損而引發頸椎病。
3.長期使用高枕。要改變高枕無憂的認識。長期使用高枕,頭部前傾,頸曲就會減小,甚至變直,即可導致頸部軟組織勞損,易形成慢性頸肩痛或習慣性落枕。久而久之,頸椎骨關節失穩,就可能發生退行性改變,其相應部位即會形成骨刺,可對脊髓、血管和神經產生刺激或壓迫,出現頸肩痛、上肢麻木、頭暈或走路不穩等頸椎病癥狀。
4.慢性勞損。如頸部長期處于著涼或受寒的狀態,可以引起頸部肌肉和韌帶的張力增加,久之也可以引起頸椎不穩而引起頸椎病。天氣高溫容易導致心情煩躁,也會誘發頸椎病。多愁善感、脾氣暴躁的人易患神經衰弱,神經衰弱會影響骨關節及肌肉休息,長此以往,頸肩部容易疼痛。
5.外傷。如不正確的按摩、牽引,或被碰撞等,造成頸椎骨折或頸椎椎體錯位,引起頸椎病。
6.頸椎的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椎體融合、顱底凹陷等情況都容易誘導頸椎病的發生。
頸椎病類型不同、輕重有別,應在明確診斷后,采取對癥治療方案。根據病情輕重可分為非手術療法和手術治療兩大類。
非手術療法即保守治療,包括手法治療、中西藥治療,頸部圍領、頸枕、頸椎牽引,局部封閉、理療、針灸及功能鍛煉等。主要是以牽引和頸后肌群功能鍛煉為主,也可結合中醫按摩、針灸、推拿、貼膏藥等對癥治療。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可以得到緩解或長期穩定。
頸椎病的手術治療則有頸椎后路單開門椎管減壓成形術、頸前路椎間盤摘除術、頸椎體次全切植骨融合術、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等很多的非融合技術以及微創治療,如射頻消融、等離子消融以及臭氧注射等。治療時,應根據患者病情選擇適當的方法。
頸椎病手術適應癥包括脊髓型頸椎病,雙上肢或者一側肢體長期疼痛麻木,肌肉萎縮,雙手無力者,長期眩暈,麻木無力;頸椎過伸過屈位,X線可見頸椎不穩者,頸椎管內占位病變、轉移瘤、頸椎結核等。微創治療則適合外纖維環未破裂、脊髓輕度受壓的患者。

1.加強頸肩部肌肉功能鍛煉。在工作空閑時,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也可按摩頸部,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頸椎病的癥狀。
2.避免高枕睡眠,正常仰臥枕頭高度為10厘米。側臥應為15厘米。同時,枕頭不要過硬過軟,要軟硬適度,稍有彈性,有利頸部活動舒適,保護頸椎。
3.糾正不良姿勢和習慣,不要偏頭聳肩,要保持脊柱的正直。特別是要避免長期低頭玩手機。長期低頭玩手機易導致肩背部肌肉過度牽拉,損害肌肉組織,還可影響頸椎關節的活動;頸部長期受壓,可造成頸椎部位的疼痛、酸脹及活動受限,對眼睛也有損害,嚴重影響學習與工作,給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因此要盡量減少低頭看手機的時間,尤其不要低頭長時間玩手機游戲,以保護頸椎和眼睛。
4.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如有頸肩背部軟組織勞損,要及時治療,防止其發展為頸椎病。同時要注意安全,防止外傷。
5.避免長期伏案工作,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容易使肩背部及頸部呈現僵硬狀態,易引發頸椎病。伏案工作一小時后,要站起來活動10分鐘左右,以讓四肢舒展,血液流動順暢。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心情舒暢有利頸椎健康,而激動和發脾氣,易引起頸椎緊張、勞損。
6.如發現頸部酸脹,或有頭暈、手麻等癥狀,要及時到醫院診治,早發現、早確診、早治療,可獲得較好療效,避免病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