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仲省
成語“回腸蕩氣”經常被人們引用,形容事務或文章精彩,使人心情激蕩,十分愉悅。用腸子來表現豐富的情感非此一例,如把心中有計謀說成“腹有良謀”,把嘴上不說而內心不滿說成“腹誹”等,還會說“把腸子都悔青了”等。
腸子和心情確實有密切關系,心情舒暢時,腸也順暢舒適;心情苦悶時,腸郁結不暢;治療腸道的疾病,也需要心理疏導。但腸屬于消化系統,其主要功能還是消化。腸包括小腸、大腸和直腸3大段。小腸承擔大量的消化和幾乎全部消化產物的吸收,人體的營養攝取就主要靠它。大腸的作用主要是濃縮食物殘渣,形成糞便,再通過直腸經肛門排出體外,是人體垃圾的清道夫。腸是消化器官中最長的一段,同時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
由于腸道藏在腹內,接受五谷雜糧和五花八門、五味雜陳、性質各異的食物,細菌病毒也會隨之而入,因此腸道的常發病不少,如腸炎、闌尾炎、便秘、腹瀉、腸梗阻、腸易激綜合征、腸癌等等。有的發病急驟,有的頑固難治、遷延不愈,有的甚至不及時治療,會奪人性命。所以對腸道也要予以重視、關懷。有人說腸道是否健康直接決定我們生命落幕的速度,腸道運動支持了整個生命活動,一點也不為過。因此要想身體好,保養腸道不可少。
一是要注意腸道勞逸結合,避免加重負擔 腸道工作繁忙,需要一定的休息時間,以盡快恢復正常狀態,保證腸道暢通。因此要按時吃飯,三餐規律。在三餐之外,盡量少加餐。特別是到晚上,如海吃山喝、大魚大肉、酗酒吸煙,會讓腸道不堪重負,受到損害。所以晚餐的量要少,進食易消化的食物。晚上八點之后最好不要吃東西,更要避免晚上再加餐。這樣可以讓腸道有一個功能調整的時間,在夜晚睡眠期間使腸道進入休息模式,得以恢復活力。
二是要注意飲食衛生 碗筷勺盤等要潔凈,按時消毒,不吃過期腐敗變質的食物,實行公筷、公勺分餐制,清潔飲食環境,避免飲食不當引起的腹瀉、腸炎、菌痢等。吃飯細嚼慢咽,要盡量少吃油炸、腌制、燒烤類食品,不吃過于辛辣和過熱、燙嘴的食物,以免刺激腸道,同時可遠離腸癌。
三是要注意飲食均衡,營養全面 做到葷素搭配,粗細糧兼備,早、中、晚三餐調劑合理,不偏食,可根據營養需要變換口味。魚、肉、蛋、奶適量攝入,多吃一些新鮮蔬菜、水果,特別是進食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芹菜、韭菜、絲瓜、火龍果、獼猴桃等,以促進腸的蠕動。
四是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免疫力 要經常運動,選擇自己愛好和適合自己體質的運動方式,如青壯年可進行長跑、登山、游泳、打球等,老年人可進行慢跑、散步、跳廣場舞、打太極拳等。每天早晚堅持一個小時以上的運動鍛煉。經常運動可以加速腸道的蠕動速度,讓糞便更順暢地排出體外,有利于防止胃腸道老化。
五是要注意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如戒煙限酒,按時作息,避免經常熬夜打牌、玩游戲,防止久坐不動,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睡眠。要保持適當的飲水量,如每天飲8杯水,每天早上一杯水。還要養成定時大便的良好習慣,促進新陳代謝和身體排毒。
六是要避免濫用抗生素,及時就醫 有病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不可濫用氨芐、頭孢等抗生素。此類抗生素會直接刺激腸道,還可以引起腸道菌群失調,使腸道內正常的大腸桿菌減少,而有害菌趁機大量繁殖,引起腸炎。如出現腸道菌群紊亂,應及時糾正,適當補充益生菌。如果發現大便帶血、長時間便秘或者腹瀉、大便性質改變之類的問題,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