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大偉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健康體檢已經廣為普及。“今年您體檢了嗎?”甚至成為新問候語。目前的體檢套餐有很多種,其中肺癌的早期篩查為許多人所關注。今天就給大家講講體檢是如何篩查早期肺癌的。
肺癌是目前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對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但早期肺癌往往沒有明顯癥狀,難以被人覺察。如果等到發現癥狀再來就診,往往已到中晚期,可能會錯過手術時機;即使可以手術,預后也很差,5年生存率很低。因此,大家都希望能及早發現甚至預測到它的發生。目前國際上公認低劑量螺旋CT篩查是發現早期肺癌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研究表明,通過對肺癌高危人群進行肺癌篩查,降低了20%以上的肺癌死亡率。
早期肺癌是相對于中期、局部晚期和晚期肺癌而言的。但國內、國外對早期肺癌的定義存在一定的差異。即便是在國內,呼吸內科、胸外科、放療科的醫師對早期肺癌的界定也存在細微的差別。比如在美國,將早期肺癌定義為可以手術切除,并以治愈為目的肺癌。因此將Ⅰ期到ⅢA期的非小細胞肺癌稱為早期肺癌。然而,在國際發表的大量關于早期肺癌的研究文獻中,入組的早期肺癌均為Ⅰ期和Ⅱ期非小細胞肺癌。由此可見業界對早期肺癌的界定標準是Ⅲ期前的非小細胞肺癌。
為什么提倡廣泛開展肺癌的早期篩查呢?主要是因為肺癌的治療效果與病變的發現早晚密切相關。臨床資料顯示,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小于20%,而原位癌及早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已接近100%。可見肺部疾患如果能夠早期發現和干預,結局可能會截然不同。目前,肺癌早期篩查的主要工具是低劑量螺旋CT,主要適用于健康體檢及高危人群普查、肺癌篩查等,同時也適用于短期內多次復查及需要長年隨診觀察的病人,是一種科學、經濟的,目前公認的能有效降低肺癌死亡率的唯一影像學檢查方法。
為什么用低劑量螺旋CT呢?因為CT雖然為醫生診斷疾病帶來了極大的幫助,但它所利用的X射線是一種有輻射的非可見光線。長期接受放射線或者短時間內接受大量放射線照射,可能會造成人員死亡,導致皮膚、乳腺、甲狀腺、性腺損傷,罹患血液系統疾病、白內障、惡性腫瘤等。一般來說,短時間整個身體瞬時接受的X線劑量在100 mSv以下,人體相對安全,目前醫學設備使用的照射劑量遠低于這一標準。為了盡量減少對人體的輻射,減少或避免隨機效應對人體的影響,在能達到診斷要求的前提下,照射劑量越低越好。
為讓大家更好理解,可以做個簡單的換算。由于自然界廣泛存在有本底輻射,研究發現人均天然輻射劑量約為2.4mSv/年;按照一年365天計算,您在地球正常生活3天所接受的天然輻射劑量約為0.02mSv。以之作為參照,這正好約等于1張胸片的輻射劑量。低劑量螺旋CT掃描輻射劑量按照ImSv計算,約為您在地球生活150天的輻射劑量。普通CT掃描的輻射劑量約為低劑量螺旋CT的5倍,也遠遠低于100mSv。可見診斷用射線都是安全的,大家不必緊張。
胸部X線片的照射劑量比低劑量螺旋CT更低,為什么不用它來做早期肺癌篩查呢?這是因為粗看X線片,細看CT。X線胸片因為是重疊影像,可粗略檢查心臟、主動脈、肺、胸膜、肋骨等的病變;胸部CT檢查是斷層影像,可顯示出的結構更清晰,對胸部病變檢出敏感性和顯示病變的準確性均優于常規X線胸片,特別是對于早期肺癌的確診有決定性意義。
早期肺癌長什么樣呢?肺癌就像一個丑陋無比的大壞蛋,它長得特別快,會侵害周圍組織,甚至隨血管、淋巴播散到全身各處轉移生長,最后導致人體因消耗、破壞、侵占而死亡。但它小的時候只表現為微小結節,放射科大夫只有通過火眼金睛,把可疑的結節挑出來,進一步用其他方法檢查,判斷它是否為肺癌;或者通過定期觀察,看它是否生長迅速,是否出現惡性指證。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好的幫手,AI人工智能診斷輔助系統就是利用計算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及影像組學、智能分析醫療影像,幫助醫生定位病癥、分析病情、輔助醫生診斷,使得肺癌這個大壞蛋早早現出原形,也使更多的人能早早逃離它的死亡魔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