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萍
摘要:
城市發展是現代社會的重要標志。隨著城市人口和交通流量的不斷增加,道路建設已成為城市規劃的關鍵環節之一。城市道路中,下沉隧道作為一種常見的道路設計形式,其具有節約用地、減少交通擁堵、改善城市景觀等諸多優勢,正被越來越多的城市采用。本文旨在通過對城市道路下沉隧道給排水和消防系統進行優化研究,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改善城市道路下沉隧道的運行安全性和可持續性。
關鍵詞:城市道路;下沉隧道;給排水系統;消防系統
引言
在城市道路下沉隧道中,雨水排放是其主要功能之一。然而,由于道路下沉隧道本身位置較低,且受到周邊建筑物和地下水位等因素影響,排水系統往往面臨著排水困難、排水效果不佳等問題。因此,如何優化給排水系統、提高排水效率,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城市道路下沉隧道給排水及消防系統優化意義
下沉隧道作為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承擔了車流量的大量引導,還承載著行人、自行車等通行工具的需求。同時,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道路下沉隧道建設日趨普遍。因此,對于該類隧道給排水及消防系統進行優化,能夠有效提升隧道安全性和功能性。合理設計給排水系統能夠保證隧道內雨水和廢水快速排出,有效減少積水和泛水風險。給排水系統優化還可以降低道路表面積水帶來交通事故風險,確保道路暢通。消防系統優化對于下沉隧道安全防護具有重要作用,下沉隧道通常是長距離封閉的通道,一旦發生火災事故,由于空間受限和通風困難等因素,火勢蔓延速度快,后果嚴重。優化消防系統能夠提高隧道內火災控制和撲滅能力,合理選擇和布局消防設施,如滅火器、噴淋系統和煙霧排風系統等,能夠有效控制火勢擴大,為人員疏散爭取更多時間。隨著城市道路下沉隧道建設不斷推進,對給排水及消防系統進行優化研究已成為城市交通安全的重要課題。通過科學合理設計和改善,可以提高下沉隧道的抗洪排澇能力,減少交通事故發生風險,并增加緊急事件的應對能力。此外,優化給排水及消防系統還能夠減少運營成本,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提高設施可持續性[1]。
二、城市道路下沉隧道給排水及消防系統優化策略
(一)給水系統優化
1.給水設備選擇。在選擇設備時,工作人員需要考慮設備的性能和可靠性。根據道路下沉隧道的需求和設計要求,工作人員可以選擇適合的供水泵、水箱等設備。這些設備應具備穩定的供水能力,可以滿足不同流量和壓力需求。此外,工作人員還應考慮設備耐久性和維護便捷性,以降低日常維護和故障排除成本和工作量。在設備布局時,工作人員需要考慮道路下沉隧道結構和空間限制,并確保設備合理安放。供水泵和水箱應放置在易于維修和操作位置,以便進行日常檢查和維護。同時,工作人員需考慮設備與其他系統協調安排,例如電源、控制系統和檢測系統等。合理布局可以確保設備高效運行,提高供水系統可靠性和穩定性[2]。
2.優化管網設計。通過合理管網設計,可以提高給水系統運行效率、減少能源消耗和維護成本,并確保消防系統正常運行。工作人員需要根據道路下沉隧道用水需求,包括供水壓力、每秒供水流量等,進行需求量估算。這些數據可由設計規范、相關統計數據或類似項目經驗提供。根據需求量估算,結合材料和成本等因素,工作人員可以選擇合適管徑。一般來說,較小管徑可以降低成本,但會增加阻力和壓力損失。較大管徑可以減小阻力和壓力損失,但成本相對較高。在進行管網布局時,工作人員應考慮道路下沉隧道幾何形狀、地形特征以及設備布置等因素。合理布局可以最大限度滿足不同區域供水需求,減少管道長度和阻力,提高供水效率。在設計中工作人員應采取節能措施,例如合理設置分區供水、供水泵變頻調速、用水設備節水設計等。這些措施可以降低能耗,提高系統效率。
3.管網水壓控制。首先,工作人員需要確定道路下沉隧道給排水及消防系統水壓目標。在給水系統設計中,工作人員可以將道路下沉隧道劃分為不同區域并布置管網。根據各區域水壓需求和流量要求,對每個區域進行管徑計算,以確保在最遠點和最低點用戶處能夠滿足水壓要求。在給水系統中,通常需要設置泵站來提供足夠水壓。根據道路下沉隧道特點和需求,在適當位置設置泵站,并選擇適合的泵和控制設備。通過合理調節和控制,確保泵站輸出水壓能夠滿足道路下沉隧道給排水及消防系統需求。為保證給水系統中管網水壓穩定,工作人員可以設置合適的調壓閥和減壓閥,以控制管網中水壓,并避免過高或過低壓力。然后定期進行水壓測量和監測,及時發現和解決管網中水壓異常情況[3]。
(二)排水系統優化
1.排水設備選擇。對于排水系統,工作人員可以選擇高效排水泵和排水管道。排水泵應具有高抽水能力和抗堵塞能力,以確保能夠及時將雨水排出隧道,減少積水造成交通隱患。排水管道應選擇耐腐蝕、耐磨損和耐高壓材料,以確保長期穩定的排水效果。工作人員應根據隧道結構和地形特點合理布置設備。例如,排水泵可以安裝在隧道最低點或者接近隧道出口處,以便能夠及時排出積水。此外,工作人員還可以考慮在不同位置設置多個排水泵,以保證在任何位置發生故障或堵塞時都能夠有備用泵進行排水。在布置排水管道時,應堅持短距離、直線和低阻力原則,以減少水流阻力,提高排水效率。工作人員需要充分考慮道路下沉隧道的特點和限制條件以及相關法規和標準。工作人員可以借鑒其他類似工程經驗和成功案例,并與相關專家和機構進行合作和咨詢[4]。
2.排水管道清潔。排水管道清潔準備工作包括確定清潔時間和地點,調查管道結構和長度,了解管道狀況和存在堵塞情況。清潔人員還需要準備清潔工具和設備,如高壓水槍、刮泥機、吸污車等。同時,清潔人員要制定清潔方案和安全措施,確保清潔過程安全可靠。實施排水管道清潔的關鍵是使用合適的清潔方法和工具。常用的清潔方法包括高壓水沖洗、化學清洗和機械清洗等。高壓水沖洗是最常見和有效清潔方法之一。通過高壓水槍將高壓水噴射到排水管道內,能夠清除管道內壁的污物和堵塞物質。化學清洗可以使用化學清洗劑,溶解污物和堵塞物質,然后通過沖洗將其清除。機械清洗可以使用刮泥機或旋轉刷等工具,通過機械刮擦方式清除管道內污物。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清潔人員需要根據管道不同材質和直徑選擇合適清潔方法和工具。例如,對于大口徑排水管道,清潔人員可以使用高壓水沖洗方法;對于小口徑排水管道,清潔人員可以使用機械清洗方法。清潔人員應佩戴好防護裝備,如防滑鞋、手套、護目鏡等,避免意外事故發生。清潔完成后,對清潔效果進行檢查和評估,確保管道內污物和堵塞物質徹底清除,排水管道能夠正常運行[5]。
3.應急排水系統。應急排水系統旨在加強排水系統應對突發降雨事件的能力,確保隧道內部不會出現過度積水而影響交通和安全。在設計隧道時,設計人員需要考慮并合理布置應急排水設施。這些設施包括泵站、雨水井和溢流設備等。泵站可以根據隧道地形和長度設置多個,并配備自動控制系統,以便在需要時快速啟動。雨水井可以設置在低洼區域,用于收集和儲存雨水,并通過管道將其排除到外部水系。溢流設備可以設置在隧道兩端或中間位置,當排水系統無法承載過多水流時,溢流設備可以將多余水流引導到其他排水管道或雨水井中,以避免隧道內部積水。在日常運行中工作人員需要做好應急排水系統維護和檢查。工作人員應定期檢查泵站、雨水井和溢流設備工作狀態,確保其正常運行。清理雨水井和泵站內部淤泥和雜物,保持暢通。對泵站電氣設備、自動控制系統和傳感器進行定期維護和檢修,確保其可靠性和穩定性。在突發降雨事件發生時,工作人員須及時啟動應急排水系統。監測降雨量和隧道內水位,當水位超過可允許范圍時,即刻啟動泵站將積水抽出。同時,監測溢流設備工作狀態,確保其正常引導多余水流到其他排水管道或雨水井中。在排除積水后,要及時恢復正常排水系統運行,更換泵站備用泵,清理雨水井和溢流設備。在遭遇特大暴雨等極端天氣情況時,可能會超出應急排水系統承載能力。為提高排水系統應對能力,工作人員可以考慮增加排水通道數量和容量,增設臨時排水設施,如臨時泵站和排水管道等[6]。
(三)消防系統優化
1.消防設備選擇。在實施消防系統優化前,工作人員需要進行設計需求分析。該分析包括應急疏散時間、隧道長度、隧道通行能力以及消防車輛進出等方面。通過對這些參數分析,可以確定消防系統所需設備類型和數量,從而為設備選擇和布局提供基礎。常見消防設備包括火災報警系統、噴淋系統、滅火器、消防栓、煙霧排風系統、疏散指示標識等。根據隧道特點,工作人員可以選擇符合相關標準和規范的可靠設備,確保其滿足消防系統要求。設計中應考慮到隧道內可能會產生煙霧,并相應設置煙霧排風系統。煙霧排風系統應自動啟動,并能夠及時將煙霧排出隧道,保持通風良好。工作人員應在隧道中安裝火災報警系統,及時發現火災并發出警報。同時,工作人員應確保報警系統與其他消防設備的聯動,提供快速而有效的反應。除基本消防設備外,還需要配置一些檢測設備,如火焰探測器、煙霧探測器和溫度傳感器等。這些設備可以及時發現火災和煙霧,并觸發相關報警和滅火措施,以提高反應速度和滅火效果[7]。
2.火災報警系統。工作人員應確定報警設備類型,例如光電感煙火災報警器、電離室感煙火災報警器或溫度火災報警器等。不同類型報警器對于不同類型火災有著不同的檢測效果,因此需要根據隧道內可能發生的火災情況進行選擇。然后選擇適合隧道特點的報警信號傳輸方式。常見傳輸方式包括有線傳輸、無線傳輸和網絡傳輸等。有線傳輸穩定可靠,但施工成本較高;無線傳輸便捷且移動性強,但受到信號干擾風險較高;網絡傳輸能夠實現遠程監控和管理,但在網絡不穩定或中斷情況下可能無法正常工作。因此,應從可靠性、成本和實際需求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與其他消防設備聯動是確保火災報警系統有效性的關鍵[8]。
3.消防通道設置。消防通道應根據隧道的規模、長度、使用情況等因素來進行設計。通道寬度應能夠容納消防設備和人員進出,并且通道內的高度也應滿足適當的空間要求。此外,通道內應設置應急照明和標識,以確保在火災等緊急情況下人員能夠迅速找到逃生通道。消防通道位置應合理選擇,以便人員能夠迅速到達并參與滅火和救援工作。通道應分布在隧道的不同位置,覆蓋整個隧道內部,并與消防設備、消防水源等相關設施相連。通道的位置應經過充分考慮,避免與其他功能區域沖突,如車輛通行區、供水管道等。消防通道結構和材料應符合防火要求。通道墻壁、天花板和地面應采用能夠抵抗火災的材料,如防火板和防火涂料等。通道門和窗應選擇具備防火性能的材料,并且門窗應能夠快速自動關閉,以防止火勢蔓延。接下來,通道內的消防設備和裝置應進行合理布置。應根據隧道長度和使用情況來確定適當數量和類型的消防設備,如滅火器、消防栓和噴淋系統等。這些設備和裝置應置于容易被人員找到和操作的位置,并通過標識和指示來提供清晰的指導。消防通道可靠性和可用性需要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
結語
本文通過對城市道路下沉隧道給排水和消防系統進行優化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決方案。在給排水系統方面,建議采用分級收集的設計策略,以減少對城市排水系統的負荷。在消防系統方面,建議采用智能檢測和報警系統,結合自動滅火設備,提高滅火效率。通過優化給排水和消防系統,可以提高城市道路下沉隧道運行安全性和可持續性,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交通環境,以滿足城市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李莉.工業廠房給排水及消防設計方法探討[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3(12):31-33.
[2]孫驍杰.新時代高層住宅給水排水設計思考[J].散裝水泥,2022(06):191-193.
[3]王尚攀.高層建筑給排水消防設計方法研究[J].今日消防,2022,7(01):85-87.
[4]楊文哲.消防水泵房給排水設計要點[J].消防界(電子版),2020,6(10):34.
[5]吳良敏.淺談某高層建筑給排水設計[J].居舍,2020(01):94+99.
[6]楊盼盼.高層建筑給排水消防設計方法探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30):20.
[7]郭奮強.商務綜合體給排水系統設計要點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9(15):67+120.
[8]許富強,杜志剛,陳燦.中國城市道路隧道分布及發展特征[J].現代隧道技術,2022,59(06):35-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