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規模的服裝廠、制鞋廠、食品廠,百十來人的裝潢公司、物流車隊,十幾人的婚慶公司、釀酒作坊,幾個人的社區超市、燒烤串吧、文創工作室……中小微企業是我國數量最大、最活躍的市場主體,經營活動遍及社會生產各個角落,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年初以來,受益于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的落地見效,被疫情等因素羈絆發展的中小微企業,保持恢復和回穩態勢。
春天已至。溫州的服貿企業獲得了海外訂單,抓緊生產;哈爾濱一家婚慶公司,春節剛過就接待了幾十對喜結連理的新人;北京朝陽區甜水園附近一家地方特色美食店,打烊時間一再延遲;青島一家專營貨運業務的物流車隊,最近新添了6輛新車,打算繼續招兵買馬;深圳一家無人機表演公司,受徐州一家民營企業邀請參加十五周年慶典……好消息不斷,這證明了中小微企業的韌性,更顯現出我國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和蓬勃活力。
但是,眼下也有不少中小微企業面臨訂單缺、成本高、回款慢、融資難等問題,影響了企業的信心和發展預期。堅決有力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進一步強化政策惠企、環境活企、服務助企、創新強企、人才興企,全力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還有不少工作要做實、做到位。
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要在外部環境幫扶支持下,增強企業發展內生動力,通過轉型升級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使其在繁榮經濟、吸納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新等方面,繼續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

上海諾雅克電氣有限公司生產線 圖/陳海汶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