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萍
如果有一種修辭,可以讓我們的想象發揮到極致,那么這種修辭一定是夸張。夸張是一種運用言過其實的方式來突出事物性質、特點,并表現作者思想情感、褒貶態度的修辭,是所有修辭方法里情緒狀態最飽滿的一種。
夸張的修辭因為要用超乎現實的狀態表現作者的所見所聞,所以,就要求讀者一定要開放自己的聯想與想象,去構建一個現實中可能無法呈現的畫面,這對作者和讀者的想象力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對作者的考驗體現在能夠把司空見慣的現實場景通過聯想與想象,使之呈現出創造性的變化或變形,帶給人視、聽、觸、味、嗅等感官的極致體驗。對讀者的考驗體現在能夠根據作者平面的文字符號,通過開放的聯想與想象,在頭腦中構建作者想要我們看到的充滿情緒的畫面,并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很多優秀的作品之所以能夠用樸實的詞句,展示出驚人的表達效果,也與夸張的修辭息息相關。夸張可以把事物的性質特點極度放大、極度縮小,或者讓事件發生超前,它依靠的完全是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而非華麗的辭藻。因此,在寫作中,夸張這種修辭一直都是作者的寵兒,尤其在文章的關鍵處著力幾筆夸張的詞句,就讓原本樸實無華的習作瞬間增色不少。本文中,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在文章標題上使用夸張手法的效果。
一、縮小夸張,微觀世界見童真
“針眼大的心眼”這個題目非常亮眼,不僅把“心眼”形象化、具體化,還運用縮小夸張,把心眼說成針眼大,當讀者利用聯想感受到針眼的實際大小時,更會對心眼之小表示驚訝。同時,兩個同樣帶“眼”的虛實不同的事物進行比較,聯想出的畫面讓人忍俊不禁。
縮小夸張的特點就是把事物的特征盡量往矮、小、慢、短、淺、弱、薄的方面說。
《騎著蝸牛去旅行》,你能想象這場旅行得有多慢嗎?在這樣的慢時光里,小作者究竟看到了哪些不可思議的美妙景象呢?《一米時光》這樣的時光長度,你是不是也好奇作者是怎樣丈量出來的?都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你有沒有對這一米時光的故事充滿了期待呢?
我們都知道夸張的作用是為了突出形象,烘托氣氛,表達作者強烈的情感,既然如此,為什么會出現縮小夸張呢?縮小夸張能夠賦予作文題目怎樣的力量呢?
兒童的世界五彩繽紛,但也伴隨著成年人看不到的無奈。在孩子的世界里,腳步永遠走得太快,這一個精彩還來不及收進眼睛,就已經走到了下一個精彩。所以,如果騎著蝸牛去旅行的話,那就可以充分享受快樂與自由了。由此,我們也從童真中看到了孩子們對改變世界的無力和渴求。
騎著蝸牛的造型,向我們直觀地描繪出游玩者充分享受慢時光的愜意,他有點頑皮,有點得意,還有那么一絲漫不經心,有了這樣一幅讓人捧腹的畫面,誰還愿意讓自己的想象力繼續沉睡呢?
二、擴大夸張,極限表達染激情
表達情緒的強烈沖突,還是要看擴大夸張的修辭效果。《讓粉筆頭飛一會兒》就把孩子們期待得到老師的理解、尊重和溫柔以待表現得情真意切。
擴大夸張和縮小夸張的特點剛好相反,它的特點是把事物的特征盡量往高、大、快、長、深、強、厚的方面說。毫無保留地充分張揚自己的情緒和好惡,在夸張的描述中尋找自由快意的歡愉享受。擴大夸張又有直接夸張和間接夸張兩種。直接夸張就是僅使用夸張這一種修辭進行表達,間接夸張是通過結合其他修辭手法進行夸張。
《逐夢三萬里》運用數字實現了直接夸張的效果,讓讀者對逐夢途中的經歷產生了充分的好奇;《葉落震耳鳴》通過動作和聲音實現夸張,在強烈的視聽感官的沖突下,讓讀者剛讀到題目就對文中可能發生的故事充滿了疑惑和不解;《心如刀絞》通過觸覺和肌體感受,瞬間讓讀者也有了身體的感受,原本放松分散的思緒馬上被集中在文本上。
為了讓夸張更加自然合理,有時夸張的修辭會與其他修辭聯合,這就是間接夸張。如《父愛如山》就把比喻和夸張結合起來,讓讀者從題目中就能感受到父愛的深沉與偉岸。可以說,這里的夸張既保持了父愛無言卻讓童年感到無限的安全感的真實,又用山的比喻讓大家讀出了對那種無限寬厚的父愛的合理想象。
因此,我們也明確地知曉了夸張這種修辭,雖然是對想要表達的事物超越日常的夸大表達,但也依然要嚴格遵循自然規律,人們都認識常態,不可以無端臆想,讓夸張變成沒有邊界,甚至完全脫離事實根據的胡言亂語。
合情合理的夸張,讓我們看到了作者對所描摹事物的認識態度和褒貶情緒,讓我們跟隨作者豐富的聯想與想象打開思想的天窗,體會文字背后作者想要傳達的美好體驗;不合理的夸張則會適得其反,不僅讓讀者對作者的理解與表達產生質疑與否定,就連自己的思維也無法根據認知進行有效的相關聯想。因此,在作文題目中使用夸張,也務必要注意夸張這種修辭本身的特點,反復斟酌、錘煉,才能更好地達到理想的預期效果。
三、超前夸張,涉獵廣泛是關鍵
超前夸張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把后出現的事物說成先出現的,另一種是把先出現的事物說成后出現的。這個類型的夸張因存在兩個事物的對比,要想在作文題目中進行體現,對作者駕馭文字能力的考驗是尤為突出的。因此,不少使用超前夸張的作文題目,往往引用一些經典詞句。比如,“未成曲調先有情”這個作文題目,就引用了白居易《琵琶行》里的詩句。夸張修辭運用到題目的吸睛優勢是顯而易見的。讀者閱讀的興趣很大一部分來自獵奇,原始的好奇心促使我們對新鮮事物充滿主動探索的欲望,在這份欲望的不斷引導下,我們會自發地探索和思考。
那么,如何才能善于在題目中使用夸張修辭呢?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第一步要了解夸張修辭的基本特點和主要類型;第二步要明確夸張修辭的特點,在不脫離事實的原則下,進行事物特征的夸大和變形;第三步要確保夸大的效果要有效區別于事實本體特征。
例如《童年電影》這篇習作,通過講述幾個童年印象深刻的故事,表達童年時光的快樂和珍貴,但又容易流逝,滿載對童年時光的懷念之情。作文的內容結構和思想核心,包括整個行文結構的設計都非常精彩,可是“童年電影”這樣的題目就顯得平淡無奇,表意又很模糊,無法吸引讀者挑剔的閱讀眼光。我們可以嘗試一下換用夸張的作文題目:如果想要表達童年珍貴易逝的觀點,題目可以選用“指尖上的童年”;如果想更加強調自己對童年的不舍和懷念,題目也可以選用“萬丈時光不換童年一刻”。
作文題目運用了夸張修辭,就相當于春雷一聲喚醒了讀者沉睡的想象,并種下了一顆引導讀者探索的種子。這顆種子隨著行文推進,想象空間也被逐步拓寬。每一個讀者的思維都長滿神奇的觸點,這個觸點一旦被激發,想象的天窗就會完全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