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歡
介入治療是一種微創的治療,但“微創”并不代表“無創”,治療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對患者造成損傷。因此,在進行介入治療的同時,還要注重護理。
護理前
開展介入護理工作前,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包括患者當前診斷、治療情況、心理狀態、病史、身體素質等,并根據這些信息資料對患者做出更加精準的評價,進而選擇合適的護理干預方式。要與患者保持良好的溝通,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以提高患者的理解度和依從性。
護理方案的制定是護理前非常重要的內容,主要包括患者的護理需求、護理目標、護理流程及預期結果。在制定計劃的過程中,要先確定整體的護理方案和方向,完善各項細節,再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調整和修改方案,進而提高護理方案的針對性和綜合性。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可結合患者需求、當前狀態等,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改變。在確定護理的具體時間和頻率上,首先要滿足臨床治療的輔助需求,尊重患者的主觀意愿,主動進行交流,最大程度避免影響患者的休息,確保護理工作的連續性。
護理過程中
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要認真貫徹醫囑,從用藥、飲食、生活、心理等方面進行指導,給予合理的干預措施,讓患者更加舒適。對于介入治療術后的患者,除了各項基本護理,還要對敷料情況、穿刺端皮膚顏色、血液循環等進行了解。因此,要加強對患者的評估,包括癥狀、神志、精神狀態、想法等,了解病變部位的情況,注重肢體遠端,尤其血運等情況。在介入護理過程中,嚴守護理守則和規范,重視無菌操作,嚴格落實消毒政策,預防感染的發生,確保護理工作安全有效地完成。密切患者各項癥狀和體征的變化,按時按次做好相關指標的測量。對在治療期間出現的異常情況進行觀察和預防,當有潛在風險時,及時向醫生匯報,做好預防和處理工作。做好日常護理記錄,對護理效果進行評估,發現缺陷和不足要備注清楚,每周交換意見,探討合適的改良措施。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除了要做好患者的干預和指導外,還要加強對自身安全的保護,按照規定進行手部清潔、病房消毒、藥物的用法用量等。另外,護理人員要加強和患者家屬的交流,使家屬對患者的病情、治療和護理等有清晰的認識,從而積極配合醫護人員更好地對患者進行護理,提高治療依從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介入護理需要注意的事項較為重要,護理人員要認真協作,做好每個環節的工作,同時患者要積極配合,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護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