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玉梅



摘要:目的 探討宮腔鏡檢查診斷異常子宮出血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2022年5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依次進行陰道超聲檢查、宮腔鏡檢查,并以病理診斷結果為金標準,比較兩種檢查方式的診斷準確率。結果 以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的病理診斷結果為金標準,陰道超聲檢查結果與病理診斷相符合例數為49例,總檢出率為72.06%;以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的病理診斷結果為金標準,宮腔鏡檢查結果與病理診斷相符合例數為60例,總檢出率為88.24%。宮腔鏡檢查診斷異常子宮出血的準確率顯著高于陰道超聲檢查(P<0.05)。結論 宮腔鏡檢查診斷異常子宮出血的應用效果好于陰道超聲檢查。
關鍵詞:異常子宮出血;宮腔鏡檢查;疾病診斷
異常子宮出血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且近年來的發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1]。診斷性刮宮、超聲檢查皆是既往臨床上診斷異常子宮出血常用的方法。其中,診斷性刮宮技術具有操作簡便、診斷精確率高等顯著優勢,但作為一項有創性檢查,會不可避免地對患者的身體帶來創傷,致使部分患者的診斷耐受性較差,因此不適用于大范圍的篩查[2]。
超聲檢查具備患者接受度高、安全性高、可重復性良好以及診斷準確率較好等一系列優勢,可以細致探查患者的子宮內膜厚度、宮腔占位情況,能夠有效檢出女子宮內相關病變,從而確定異常子宮出血的誘因。既往有研究指出,超聲檢查僅能夠對患者宮腔內較大病變表現出較高的診斷敏感性,而對于較小的病變以及息肉病變,診斷的特異性和準確性通常處于較低水平,難以明確判斷病變性質[3]。因此,臨床往往需要結合其他方式對患者進行更為準確的診斷[4]。
近年來,作為一種新型婦科疾病檢查技術,宮腔鏡技術已經被較為廣泛運用于臨床各類婦科疾病檢查之中。醫務人員借助宮腔鏡可以實現在直視條件下細致探查患者的子宮腔,包括輸卵管、子宮內膜以及宮頸等,并對病灶的具體位置、大小、形態予以更為精確的定位,從而得出更為準確的診斷結果[5]。本研究簡要探討了宮腔鏡檢查診斷異常子宮出血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5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34~61歲,平均(47.53±4.16)歲;經期延長14例,月經過多23例;陰道不規則出血15例,絕經后出血16例。
納入標準:存在不同程度的子宮異常出血表現;臨床資料完整;依從性好,研究期間能夠積極配合完成相應的檢查工作;知曉本研究所涉內容,自愿參與研究且已經于知情書上簽字。排除標準:存在既往精神病史;在溝通交流方面存在嚴重障礙;合并內分泌系統疾病;合并嚴重器官性疾病;中途因個人因素退出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開展陰道超聲檢查與宮腔鏡檢查。陰道超聲檢查:若異常子宮出血患者陰道出血量較多,需等待其血量較少后再行檢查。檢查前,患者需要先排空膀胱。檢查時,指導患者調整至仰臥位,在超聲探頭上涂抹適量耦合劑并將探頭頻率調至3.5~5.0 MHZ,然后將探頭緩緩放入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的陰道中,細致觀察子宮狀況。若存在異常占位,則需要仔細觀察其位置、形態、大小。如子宮內膜厚度,明顯超出15mm或出現異常不規則回聲,則代表子宮內膜大概率發生了病理性改變。
宮腔鏡檢查:在為異常子宮出血患者實施宮腔鏡檢查前,先對患者開展凝血功能、血常規、心電圖以及常規婦科檢查。宮腔鏡檢查前1d,沖洗患者陰道,有剖宮產手術史或絕經患者則需要在檢查前1晚為患者進行宮頸插管,幫助擴張宮頸。檢查前,患者需要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給予0.4 mg米索前列醇陰道栓塞軟化宮頸,使用碘伏對外陰進行常規消毒,鋪無菌巾。為患者行靜脈全麻后,緩慢放入陰道窺器,并消毒宮頸。使用生理鹽水作為膨宮液,并將膨宮內壓設置為80~100 mmHg,流速300 mL/min。將宮腔鏡緩慢置入患者宮頸口,細致檢查宮底、宮頸管、雙側輸卵管開口、子宮內口、子宮側壁、子宮后壁、子宮前壁,確定各部位是否存在異常病變情況,做好記錄工作。在完成必要檢查工作后,將宮腔鏡緩慢退出至患者體外。
1.3 觀察指標
觀察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的宮腔鏡檢查、陰道超聲檢查的診斷結果,并以異常子宮出血患者的病理檢查結果為金標準,比較兩種方法診斷準確率。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7.0統計學軟件,進行t檢驗或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陰道超聲檢查與病理診斷結果符合率
以病理診斷結果為金標準,陰道超聲檢查結果與病理診斷相符合例數為49例,總檢出率為72.06%。見表1。
2.2 宮腔鏡檢查與病理診斷結果符合率
以病理診斷結果為金標準,宮腔鏡檢查結果與病理診斷相符合例數為60例,總檢出率為88.24%。見表2。
2.3 宮腔鏡與陰道超聲檢查準確率比較
宮腔鏡檢查診斷異常子宮出血的準確率為88.24%,顯著高于陰道超聲檢查的72.06%(P<0.05)。見表3。
3討論
異常子宮出血通常是指女性表現出與正常月經的特征標準(經期量、經期長度、周期頻率、規律性)中任何一項不相符合的子宮出血情況。導致子宮異常出血的原因復雜多樣,如患有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子宮內膜息肉等會使子宮結構出現病理性改變的疾病,則有極高概率誘發異常子宮出血。此外,人工流產、放置宮內節育器等相關醫源性因素也會有較高的風險致使女性出現異常子宮出血[6]。因此,盡快尋求有效措施為異常子宮出血患者予以精確診斷,并盡早開展針對性治療至關重要。
臨床上常選擇陰道超聲檢查診斷異常子宮出血患者,具有無創、操作簡便、患者痛苦小等顯著優勢,并且能夠細致觀測患者的盆腔內包塊、子宮輪廓等。但陰道超聲檢查結果的特異性不高。同時,由于子宮內腺肌癥的超聲圖像與正常子宮的超聲圖像表現出的特征極為相似,因此僅憑借陰道超聲檢查技術往往難以識別。此外,陰道超聲檢查技術無法做到直接提取病變組織送往病理學檢查,難以明確判斷病變性質。因此,面對病因復雜的婦科疾病,在多種因素影響下,僅靠陰道超聲檢查方式難以得出精準的診斷結論[7~8]。
隨著近年來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宮腔鏡技術的發展也已日漸成熟,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各類婦科疾病的診斷工作中[9]。借助宮腔鏡技術對異常子宮出血患者進行檢查,具有直觀性、無創性等優勢。在檢查過程中,可以清晰觀察患者的宮頸狀態、宮腔內部情況,明確是否存在息肉、增生、炎癥、肌瘤等。在準確定位病灶的同時,可細致查看其位置、數量、大小、形態、浸潤深度,從而在臨床上幫助醫師對多數子宮疾病作出更為快速、準確的診斷[10]。陰道超聲技術主要是借助聲波傳導間接獲得圖像信息,而宮腔鏡檢查技術可以直接借助高分辨率的顯微鏡系統細致觀察宮腔內更為細微的病變特征、細小的病變,從而確保診斷的敏感度得到提升。同時,陰道超聲技術一般只能夠獲取相應的圖像信息,而宮腔鏡檢查技術可以順利進行組織活檢,從而獲得關于病變組織的病理學或細胞學信息,得出更為精確的診斷結論[11~12]。
本研究結果顯示:以病理診斷結果為金標準,陰道超聲檢查結果與病理診斷相符合例數為49例,總檢出率為72.06%;宮腔鏡檢查結果與病理診斷相符合例數為60例,總檢出率為88.24%;宮腔鏡檢查診斷異常子宮出血的準確率為顯著高于陰道超聲檢查(P<0.05)。由此可見,宮腔鏡檢查診斷異常子宮出血的準確率較高。
綜上所述,宮腔鏡檢查診斷異常子宮出血的應用效果好于陰道超聲檢查,其診斷準確率顯著高于陰道超聲檢查。
參考文獻
[1]周蘭,馮蘭蘭.宮腔鏡在絕經后子宮異常出血中的診斷價值[J].中外醫療,2021,40(26):182-185.
[2]李秋萍.異常子宮出血診斷中宮腔鏡檢查的臨床價值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20,7(35):131-132.
[3]鄭賽丹.陰道超聲與宮腔鏡探查在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診斷效能比較[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3,29(19):110-112.
[4]黃慧.經陰道超聲與宮腔鏡檢查在異常子宮出血診斷中應用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1,27(16):114-115.
[5]馮書梅,閆彩霞,陳苑紅等.陰道B超與宮腔鏡在診斷圍絕經期子宮異常出血中的價值分析[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1,19(13):159-160.
[6]鄒晶晶,林彩菊,宋莉等.宮腔鏡檢查在診斷異常子宮出血中的應用[J].實用醫技雜志,2020,27(8):1003-1005.
[7]胡小媚.宮腔鏡檢查在異常子宮出血診斷中的應用[J].婦兒健康導刊,2023,2(5):41-42,55.
[8]唐仕蓉.宮腔鏡檢查在診斷異常子宮出血中的應用價值評價[J].世界復合醫學,2022,8(9):75-78.
[9]鄧曉飛.宮腔鏡檢查診斷異常子宮出血的臨床價值[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22,9(17):14-16.
[10]彭文慧.宮腔鏡檢查在異常子宮出血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22,9(9):83-85.
[11]李紅.用宮腔鏡檢查診斷異常子宮出血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24):128-130.
[12]鄧曉飛.宮腔鏡檢查診斷異常子宮出血的臨床價值[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22,9(17):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