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愛通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基本理念第三條提出“高中數學教學要改進教學,以發展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把握數學內容的本質.”當前普遍存在的“知識傳遞型”教學、學生“非參與”學習等淺層教與學的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課標要求,并逐漸被人們所擯棄.近年來,深度學習的理念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深度學習重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反思與建構,利于學生實現有意義學習.因此,如何幫助學生實現深度學習正在成為教育研究領域的熱點,
微專題教學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具有“立足學生問題、切口淺立意深、問題鏈引探究、耗時少效率高、隨時用顯靈活”等特點,是幫助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的有效教學方式.
首先,我們要厘清深度學習與微專題教學的內涵與聯系.
1深度學習與微專題教學的內涵
1.1深度學習的內涵
深度學習是指學習者在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以學習者主動參與學習為必要前提,重視知識的聯通整合和高階思維參與,并以知識遷移、認知方法遷移和策略遷移解決問題為最終目標的學習.
結合深度學習的內涵,我們從五個維度認識深度學習:內部學習動機激發下的主動參與探究;“問題鏈”引領下的學生深度合作探究;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的知識聯通重構;學習過程中的高階思維參與;問題解決中的遷移運用,通過淺層學習和深度學習在學習的主動性、學習內容的整合度、學習方式的特點、學習過程中思維參與度、學習結果的特點等方面的對比,可以深化對深度學習的認識.
1.2微專題教學的內涵
微專題教學立足于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及困惑點,教師精心設計“問題鏈”,引導學生運用高階思維對教學主題進行深入探究,使學生理解問題的數學本質,建構知識體系,促進元認知能力的發展,在知識層面,教師幫助學生對已有的零碎、淺層次的知識進行反芻和深層次加工,并加以聯通和整合;在能力層面,微專題教學要求學生運用高階思維深度參與探究,通過反省思維培養元認知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基于對微專題教學的內涵的認知,微專題教學的內容和作用可以用表2進行概括.
2微專題教學助推學生深度學習的案例設計
在高三復習中,筆者發現“隱形圓”問題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因此,將其作為微專題教學主題,依據微專題教學理念,設計相應的教學流程,以此來說明如何在微專題教學中實現促進學生數學深度學習目標的達成.
環節1 習題再現 引出主題
設計意圖 讓學生通過練習3的解決體會轉化、減元和方程思想,同時把握環節一中五個問題的本質,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環節6深度反思升華思維
引導學生反思:(1)遇見動點我們要有一種意識:動點的運動軌跡是什么?也就是軌跡意識.(2)如何建立軌跡方程?運用方程思想,如算兩次等.
設計意圖在微專題“隱形圓”的教學中,如果只是歸納了五個結論,教學效果顯然是大打折扣的,學生沒有厘清問題背后的數學本質,從而造成遷移能力不夠,本環節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反思,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參與.
3幾點思考
3.1微專題選題立足于學生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這是深度學習的起點
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說過:“學習的刺激力量乃是對所學知識的興趣.”歌德說:“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因此,教學中能否激發學生的興趣,無疑是教學成敗的關鍵,
確定微專題的主題是微專題教學的首要任務.既然微專題教學立足于學生的問題,首先必須挖掘出學生存在的真問題、實問題,尤其是有價值的問題,根據這些問題,對相應知識點進行組織、整理、設計,形成微專題.比如,可以將學生的“易錯易混淆點”“疑惑點”“難點”“懂而不會點”等作為微專題的選題來源,教學主題是學生急需解決的問題,自然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產生積極心向,為積極思考問題、主動參與探究奠定基礎,這也是實現深度學習的前提條件.
3.2微專題教學切口淺、立意深,促進學生有意義學習,這是深度學習的目標所在
微專題教學基于學生的問題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問題立足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引發學生思考,促使學生主動進行知識建構,形成自身的知識體系,進而將此“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這是一個由淺入深、由外到內、由表及里的學習過程,在奧蘇貝爾看來,這正是有意義學習的體現,他認為有意義學習是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知識建立起非人為的、實質性聯系的過程,而深度學習重在引導學生通過深切的體驗、思考與感悟,實現對學科本質和知識意義的滲透與理解.因此,微專題教學的切口淺、立意深的教學設計理念正是深度學習的目標所在.
3.3微專題教學通過“問題鏈”引導學生深度參與,這是深度學習的必經之路
微專題教學并非類似習題的堆砌講解,在本案例中,學生要經歷題組訓練、概括歸納、遷移應用、深入思考、深度反思等環節,教師可以通過及時的追問引導學生不斷思考,逐步厘清問題的本質.微專題教學利用“問題鏈”激發學生思維深度參與,而思維的深度參與又是深度學習的前提.總的來說,在“問題鏈”的設計上還應該注意以下幾點:基于學生的認知基礎,打破學生的認知平衡;提供有挑戰性的問題;給予學生的思維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高階思維的參與、促進深度學習.
3.4微專題教學“見微知著”,引領學生深度反思,這是深度學習的落腳點
由于微專題教學重視“問題鏈”的設計,使得學生對問題的認識具有連貫性,這樣利于學生發現知識的內在聯系,利于對問題解決策略的反思.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有效地反思,利于學生良好認知結構的形成,在本案例中,在完成解題后沒有立即結束,而是引導學生對問題的解決過程進行深入反思,提高了學生的元認知能力.
總之,如何促進深度學習,是當前教育教學研究中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文認為微專題教學能夠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通過精心設置“問題鏈”,引領學生的思維與情感的深度參與和體驗,因此,微專題教學是幫助學生實現深度學習的一種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