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蕊
工業建設對交通運輸業的需求不斷增加,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公路運輸業的發展。同時,公路運輸方式是當前人們出行的一種重要方式,既要滿足于工業建設運輸要求,又要滿足人們安全、便捷出行需求。因此,公路運輸業的發展,需要做好結構的科學調整工作,為人們出行提供巨大便利的同時,也為工業建設運輸作出更大的貢獻。尤其是近些年來,公路運輸總體處于不斷發展狀態中,公路整體規劃里程的增加,使得其運輸能力持續增強,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不竭的動力。
1.1 整合區域資源。公路運輸水平對區域內資源的開發及利用程度產生了重大影響。同時,區域之間公路網絡體系的完善程度與運輸水平,與區域土地資源充分利用、土地經濟價值最大化密切相關。不僅如此,公路交通網的建成水平,與區域交通運輸量及承載力密切相關。因此,在區域內,不斷提高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程度,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資企業,深入開發與利用區域內的自然資源,并據此研發出更多的產品,對區域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1]。
1.2 區域經濟規模化。事實上,經濟發展與交通發展密切相關,交通運輸既是經濟不斷發展的不竭動力,又是促進區域經濟體系變革發展的重要基礎。在市場經濟產品交易價格確定時,往往包含多樣化的成本內容,其中產品運輸成本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如在經濟產品生產成本、產品質量一致的情況下,如若消費者與產品生產企業距離過遠,則會增加產品銷售價格,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出于經濟性價比角度考慮,則會選擇最終交付價格低的產品,使得相應的企業可以占據更大份額的市場,市場容量進一步增加,形成規模化的經濟,相應的產品價格具有更大的降低空間,如此形成良性循環,有利于提高區域經濟發展水平[2]。因此,建設區域公路網,可以進一步降低產品運輸成本,持續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便于在市場中形成規模化經濟。
1.3 增加區域投資力度。在公路交通運輸建設發展支持下,區域經濟要素流動性顯著增加。具體來說,在公路運輸交通設施建設水平不斷提高條件下,交通運輸服務水平大幅度提升,并有利于縮短交通運輸的相對距離,這樣即可降低區域內、區域之間的企業產品運輸成本,能夠降低企業生產經營的經濟壓力[3]。
1.4 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城市勞動力分工更加明確,更加細化。城鎮作為物質集散地,必須具備良好的交通運輸條件支持,才能加快城鎮物質要素的流動,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物質支持。在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體系完善后,往往會在公路運輸線路上,選擇一些綜合條件較好的路段建設相關的配套設施,如服務站、車站等,能夠在發揮公路網集散功能的同時,滿足公路沿線貨物運輸、人員流動等實際需求。車站規模、站點密度、運輸規模等,都會對公路沿線城鎮的經濟發展產生顯著的促進作用,這些要素的共同作用,可以進一步擴大舊城鎮規模,進而能夠在區域內加快產生新城市[4]。除此之外,公路運輸網絡體系的完善,既可以滿足公路運輸網沿線的客運、貨運需求,又可以最大限度發揮公路網的集散功能,從而能夠為公路網沿線鄉鎮經濟和城市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5]。
2.1 合理規劃公路網布局。公路運輸網布局是我國某一空間內公路交通的分布,以及某一公路交通在某特定區域內的優化組合。我國公路交通網的整體布局對當地工農業布局及經濟發展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7]。因此,在公路運輸網絡整體布局時,應結合當地實際進行科學規劃,且要綜合考慮當時經濟發展和未來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使得公路基礎設施建設可以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帶來最大化的經濟效益。基于此理解,我國政府作為公路交通網絡規劃的主導者,應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及單位,對公路交通網絡規劃建設進行深度優化,確保其在整合公路沿線資源的同時,可以充分利用沿線資源優勢,推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8]。
2.2 加強公路運輸管理。在區域公路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時,不得單純考慮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而徹底忽視對公路交通的經營管理,必須將各級路政部門的經營管理納入考慮范疇,這樣才能為區域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而不是對其增加一定的限制條件[10]。為此,公路基礎設施建設要想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充分發揮出良好的促進作用,推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要求路政予以大力支持。除此之外,公路交通管理部門還要加強相應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養,才能推動公路交通管理工作有序落地,助推公路交通運輸行業快速發展,為區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
2.3 加大資金投資力度。區域經濟發展需要交通基礎設施的大力支持。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的基礎是提供充足資金保障。而對于部分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的地區,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方面顯然存在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在當前公路交通運輸事業快速發展的今天,部分地區資金投入力度難以滿足實際需求,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公路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發展。當前,國家為促進區域公路交通設施建設發展,在資金方面提供了一定的補助,但是,仍有部分需要自行籌集資金。因此,為建設公路交通基礎設施,滿足當前區域經濟發展對公路交通運輸業的實際需求,應積極爭取國家投資的同時,結合當期以往的建設經驗和實際,采取自籌、以工代賑等方式,不斷拓展資金籌集渠道,以此為公路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才能持續發展公路交通運事業,為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2.4 踐行節約環保理念。在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時,應始終踐行節約環保理念,充分考慮區域特點,對公路交通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確保區域經濟發展與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相協調。土地作為公路交通規劃建設中不可替代的資源,且具有不可再生的特點,一旦用于公路交通建設,將難以還原為農耕用地。事實上,在公路交通規劃建設時,往往會出現一些侵占農田、污染周圍土地等問題,甚至出現大面積農民搬遷的問題,這種情況下,不僅會造成嚴重的污染,還會增加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難度,不利于公路交通建設水平的提升,還會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因此,為確保公路交通建設有序進行,應慎重考慮,充分借鑒國內外土地資源節約上的先進經驗,對土地資源進行區分,具體包括必須開發的區域、必須保留的土地區域、已經開發的土地區域。此外,在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時,應嚴格按照土地投入目標進行開發,充分利用現有的公路交通資源,盡可能地減少新占用土地資源。
2.5 協調建設公路交通網。公路交通項目相較于其他交通項目,具有覆蓋范圍廣、靈活度高等顯著優勢,其主要原因在于公路交通建設實現了省道、縣道、農村公路的互聯,使得其滿足于當前交通運輸的便捷需求。正因如此,在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時,要充分發揮公路交通網的最大功效,關鍵在于將區域內的公路交通及周邊的鄉鎮公路連接起來,使得這些城市道路與公路銜接在一起,并實現農村公路與干線公路相連接,才能保證各層次公路協調、均衡發展,為充分發揮公路交通網的最大功效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當前,部分鄉鎮的公路建設并沒有連接為整體,不利于公路交通價值的充分發揮,為此,在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時,應將公路與周邊公路連接起來,使得公路交通構成四通八達的網絡體系,滿足人們日常便捷出行需求的同時,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便捷的運輸服務,這樣才能促進公路運輸業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綜上所述,區域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在現代市場經濟環境中,只有大力發展公路交通運輸業,才能推動區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并有利于改善人們出行條件,為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區域經濟增長提供強大的驅動力。但是,在公路交通建設發展中,易出現農田占用、破壞公路沿線生態環境等問題,使區域經濟健康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還可能對我國公路交通事業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因此,為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充分發揮公路交通運輸行業的效能,應規劃建設公路交通設施,并建構高效、安全的公路運輸服務體系,才能減少公路交通運輸業發展對區域經濟的負面影響,使得其為我國區域經濟的快速、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引用出處
[1]程林.公路交通物流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2,(02):100-101.
[2]李紅濤.試論公路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J].現代商業,2021,(21):134-136.
[3]孫英男.公路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分析[J].運輸經理世界,2021,(11):7-9.
[4]劉燕.公路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J].現代商業,2020,(19):61-62.
[5]解悅.探討公路交通物流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J].價值工程,2020,39(13):12-13.
[6]張寧.公路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J].財經界,2020,(11):12.
[7]許淑煥.淺談高速公路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中外企業家,2020,(07):79.
[8]崔彥峰.公路交通物流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J].現代商業,2019,(22):115-116.
[10]彭凱.公路交通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1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