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全
(阜新市產業技術創新推廣中心,遼寧 阜新 123000)
試驗在阜新縣大巴鎮助力村進行,年均氣溫6.9℃,降水514.3毫米,≥10℃的活動積溫3589.5℃。土壤類型為壤土,前茬作物花生,肥力中等,地力中等。有機質含量為12克/公斤,全氮含量為0.76克/公斤,有效磷含量為19毫克/公斤,速效鉀含量為96.1毫克/公斤,土壤pH值僅為6.3。
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試驗處理設為:每公斤花生種子用28.7%邁舒平5毫升包衣處理(A)、每公斤種子用28.7%邁舒平6毫升包衣處理(B)、每公斤種子用28.7%邁舒平8毫升包衣處理(C)和拌樂美包衣處理(D),以種子不包衣處理為空白對照(CK)。
種植品種為白沙1016。壟距48厘米,壟長10米,穴距6.5厘米,每穴播種子1粒,種植密度為2萬株/畝,每小區6壟,小區面積28.8平方米,統一播種,采用單行種植模式,等距穴播。基肥畝施硫酸鉀復合肥25公斤。各主要生育期作常規調查。每小區收獲面積為28.8平方米,單打單收,單獨計產。
在花生2~3對真葉期進行病蟲為害調查,通過田間觀測看,C處理蠐螬病害率為2%最輕,CK最重病害率為13%;各處理瘡痂病都表現輕微(表1)。
表1 花生病蟲為害情況調查
由表2可知,不同處理對花生長勢影響不明顯,苗期葉片表現不明顯,盛花期(7月12日)拌樂美處理葉片顏色濃綠。
表2 花生長勢調查
對各處理單收單打,計算鮮重,推算干重,并計算出小區平均產量,折成畝產。從調查結果看,A處理單株結果數最多,為27個,D和CK處理最少,為18個,B處理百株單粒最多,為320個,D處理最少,為150個;A處理雙粒果數最多,為2160個,D處理最少,為1270個;C處理單株果數蟲蛀果數最高,為1.6個,B和CK最少,為0.2個;B處理秕果率最高,為3個,CK秕果率最低,為1.5個,D處理畝產量最高,比對照畝增產28公斤,增產12%(表3)。
表3 不同處理花生產量調查
綜上,通過一年的初步試驗,發現適宜濃度的“邁舒平”對花生具有增產作用,對花生其他方面的影響不明顯,與當地目前推廣的“拌樂美”相比增產仍有差距,有待進一步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