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賈志春 王金娟* 張建偉 .新疆理工學院 新疆黑木耳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阿克蘇地區食品安全檢測中心
新疆阿克蘇本地的黑木耳品種作為富硒產品開發實驗對象,在前期單因素實驗的基礎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組合旋轉實驗和響應面分析法,確定了制備過程的(硒添加量、溶液pH、滅菌溫度) 最適工藝條件。結果表明,制備富硒木耳的最佳工藝為:硒添加量102ug/g、溶液pH7.9、滅菌溫度100℃。在此工藝條件下,子實體總硒含量可達110.1mg/kg。通過在黑木耳菌種生長環節添加外源硒肥,測定最終子實體總硒含量,以期優化富硒黑木耳的制備工藝。
硒元素作為價值高的多功能生命營養元素之一,大多重要代謝酶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腫瘤、增強免疫力等作用,對人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在一定范圍內低劑量使用可以對人體有益,超過食用范圍就會有副作用。在抵抗基體細胞氧化、衰老等方面與鍺元素有顯著協同效應;硒元素(Se)在自然界存在方式主要以常見的有機態和無機態兩種形式。常見的無機硒 Na2SeO4、亞硒酸 Na2SeO3等。無機硒吸收率低下、轉化率低、適口性較差,有一定毒副作用,所以適用范圍受限;源于食用菌子實體的硒代蛋氨酸、硒代半胱氨酸等毒性小,生物利用率高,則成為了人類從食物中獲得硒的重要來源。對于食用菌富硒研究方面,以高等食用真菌的耐硒、富硒能力的研究以及富硒多糖、蛋白的活性研究居多。目前已有將黑木耳、金針菇、平菇、香菇和猴頭菌等食用菌作為載體培育出富硒子實體。相對黑木耳的研究,大多在食用菌生物量的培養條件方面,對多糖和蛋白的提取也有大量探索。探索制備優化條件,以期為后期利用提供理論研究基礎和技術支撐。
阿克蘇本地木耳栽培實驗菌種,硝酸(ρ1.42g/mL),鹽酸(ρ1.19g/mL),優級純。過氧化氫,亞硒酸鈉(Sigma-Aldrich,CAS No.:10102-18-8)、硒標準品(5%基體硝酸)。
電熱恒溫水浴鍋(HHS型,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磁力加熱攪拌器(CJJ78-1型,金壇市恒豐儀器制造有限公司,中國);雷磁酸度計(pHS-3C型,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集熱式磁力加熱攪拌器(DF-Ⅱ型,金壇市恒豐儀器制造有限公司,中國);電子天平(JA2603B型,上海精科天美科學儀器有限公司,中國);火焰原子吸收光譜儀(普析儀器)。
1.2.1 工藝方法
楊樹(干基)枝粉碎預處理→添加輔料,調適量水→添加亞硒酸鈉營養劑水溶液→基質充分混合均勻→最后調水。總含水量60%。調節混合料pH→及時裝袋→常壓滅菌10h得富硒黑木耳培養料→冷卻→接種→菌棒養菌→菌絲滿袋→打出耳口→擺棒、排場→出耳管理→采耳→干品檢測。
木耳基料配方:楊樹木屑70%(預處理)、麩皮12%、豆粉1.5%、花生麩1.5%、糖1.5%、CaCO31.5%,和生石灰1.5%,混合后,經過拌料4次,加入濃度不同硒肥,將硒肥溶于水中混合均勻后,調節pH值為7-9,裝袋,常壓滅菌,溫度為100℃,時間12-16h,冷卻即得富硒黑木耳培養料。
1.2.2 總硒的測定
稱取黑木耳干粉樣品,加7.0mL HNO3放置過夜,再加2.0mL H2O2,微波消解系統進行消化30min,冷卻后用少量超純水溶解,并定容到25.00mL,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測定子實體含硒量。
在前期單因素實驗基礎上,以富硒木耳制備的無機硒添加量、溶液pH、滅菌溫度作為響應子,子實體總硒含量為響應值,進行Box-Behnken的中心組合實驗設計,響應面實驗設計見表1。

表1 響應面實驗因素及編碼水平
根據 Box-Behnken 的統計設計原理,參考前期單因素實驗結果,采用響應面分析法對制備富硒木耳的工藝進行分析和優化,單因素實驗結果如表1所示。硒含量濃度(mg/kg),進行回歸分析得到關于無機硒添加量、溶液pH、滅菌溫度的三個因素的擬合二次項多項式方程:
總硒=110.29+6.97A+4.52B+1.24C-0.99AB-2.47AC-0.16BC-6A2-13.88B2-10.26C2
Design Expert7.0軟件分析結果中,模型的p值<0.0001,說明此模型統計學上具有顯著性。決定系數(R2)是0.9968,表明約有0.0032左右響應面變異性不能用這個數學模型來解釋。調整后的變異系數 R2adj=99.28% 大于預期確定系數95.92%,說明兩者有很好的相關性,且失擬項p=0.0805(p>0.05)不顯著,回歸顯著,其與純誤差沒有明顯相關性,說明模型的建立是合理的,在已知的變量范圍內都可以用本模型進行預測。
圖1顯示了當滅菌溫度為中心水平時,硒添加量、溶液pH對子實體總硒含量的交互作用。溶液pH一定時,子實體總硒含量隨著硒添加量呈現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當硒添加量不變時,子實體總硒含量濃度隨著溶液pH也呈現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硒添加量100-104ug、溶液pH在7.5-8.5之間時,子實體總硒含量有最大值。

表2 響應面分析方案及實驗結果

圖1 硒添加量、溶液pH 對子實體總硒含量的響應面圖
圖2顯示了當溶液pH為中心水平時,硒添加量、滅菌溫度對子實體總硒含量的交互作用。硒添加量一定時,子實體總硒含量隨著滅菌溫度呈現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當滅菌溫度不變時,子實體總硒含量濃度隨著硒添加量也呈現先增大后緩慢減小的趨勢;硒添加量100-104ug、滅菌溫度在96-102℃之間時,子實體總硒含量有最大值。

圖2 硒添加量、滅菌溫度對子實體總硒含量的響應面圖

表3 響應面模型的方差分析
圖3顯示了當硒添加量為中心水平時,滅菌溫度、溶液pH對子實體總硒含量的交互作用。溶液pH一定時,子實體總硒含量隨著滅菌溫度呈現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當滅菌溫度不變時,子實體總硒含量濃度隨著溶液pH也呈現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硒添加量100-104ug、溶液pH在7.5-8.5之間時,子實體總硒含量有最大值。

圖3 滅菌溫度、溶液pH 對子實體總硒、含量的響應面圖
由軟件自動分析可得到富硒木耳制備工藝最佳理論值:硒添加量102.25ug/g、溶液pH7.89、滅菌溫度99.60℃,子實體總硒含量112.601mg/kg。考慮實際操作方便,選取硒添加量102ug/g、溶液pH7.9、滅菌溫度100℃,進行3次平行實驗,最終子實體濃度為110.1mg/kg,與理論值較為接近,說明該數學模型的建立對富硒木耳制備具有可行性。
通過單因素(添加量、溶液pH、滅菌溫度)三水平為實驗因素,以子實體總硒含量指標,利用響應面軟件對上述指標為響應值進行模型建立和模型預測,得制備富硒木耳最佳提取工藝條件分別為:硒添加量102ug/g、溶液pH7.9、滅菌溫度100℃,在此工藝條件下,子實體的總硒含量可達110.1mg/kg,相比理論值減少了2.2%。說明該數學模型對優化木耳子實體提取工藝可行,并為綜合利用阿克蘇本地資源開展富硒木耳資源提供了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