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蘭
■摘 要:當前中國高技能人才的缺口很大,培養高技能人才是關鍵。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是全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電工類專業通用課程,是一門專業基礎課,在課程體系中起著核心作用,但教材內容的設計是先講專業理論知識再講實訓內容,存在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不能有效結合的問題。另外,目前大部分中職學生理論知識基礎薄弱,在學習理論知識時,可能會因為部分內容聽不懂,而對后面的學習失去興趣。因此,改革教材內容及教學模式十分必要。
■關鍵詞: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培訓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電子技術基礎課程在專業課程體系中承上啟下,起著關鍵作用。目前使用的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材內容安排大多先講理論知識,然后再實踐。而電子技術專業知識本來就比較抽象,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時,大多云里霧里,并沒有真正理解技能知識點。因此,應調整教材內容設置,以任務為驅動,采用項目化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質量。
(一)教材內容增加圖片,以圖文形式講解知識點
純文本的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材的優點是可以逐條、清晰地呈現內容,其缺點是不夠直觀形象,需要進一步綜合思考,而圖文結合的教材直觀形象,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動力。以該課程第一章半導體二極管為例,教材內容有半導體器件的定義,即導電性介于良導電體與絕緣體之間,利用半導體材料特殊電特性來完成特定功能的電子器件,可用來產生、控制、接收、變換、放大信號和進行能量轉換。教師在講授這些半導體基礎知識時,列舉生活中常見的半導體器件,以圖片的形式展示,分類介紹,這樣學生能夠更直觀地了解什么是半導體器件了。
(二)教材增添現代化教學設計
將需要講解的專業知識點內容制作成小動畫,在教材中放置小動畫的二維碼或者視頻鏈接。學生或者讀者可以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或者視頻鏈接獲取到專業知識點的視頻講解,使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有趣。
(三)教材以工作頁的形式編輯
將傳統教材內容按照專業知識點的銜接劃分為若干個項目。例如,電子技術基礎教材共有七章,分別是第一章半導體二極管、第二章半導體三極管及放大電路、第三章集成運算放大器及其應用、第四章直流穩壓電源、第五章門電路及組合邏輯電路、第六章觸發器及時序邏輯電路、第七章晶閘管及其應用電路。原有的教材設計是每個章節里面理論知識在前,技能訓練在后。如果學生不能理解前面講解的理論知識就會在后面的技能訓練期間表現得很困惑。因此,將這七大章節根據知識點的難易程度及邏輯性調整成為一個一個的項目,將每個項目以工作頁活頁的形式展現將會更好。
(四)工作頁學習任務的設置
工作頁上設置典型學習任務是關鍵。傳統的教材內容設置大都是以教師講、學生跟著學為主,教學效果一般。教材以工作頁的形式編輯,旨在讓學生變被動學為主動學,以學生為主體。因此在工作頁上設置學習任務是非常好的方式。可以按照專業知識點的邏輯順序以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期望達到的目標來設置。
以第一章半導體二極管為例,工作頁的設計,可以首先將實訓環境以及安全操作規程圖文并茂地加以展示說明。其次,可以通過展示遙控器和帶有指示燈的插排等物品,向學生提出問題:為什么遙控器上按鍵按下,指示燈會亮,這個指示燈是什么器件?從而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及好奇心,使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學生搜索出答案后,再給學生布置任務,可以分別列舉以下問題:什么是半導體二極管?半導體二極管的結構、符號和分類?二極管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允許加在二極管兩端反向電壓的最大值?如何識別二極管?二極管的檢測方法?安排學生分組練習,帶著任務去學習,利用現有的教材、手機等資源,與同組成員分工合作完成任務,與不同組別學習資源共享。工作頁的最后設置實訓報告,讓學生總結學習心得。學生通過做任務的方式去學習,對專業知識記憶更加深刻。
(一)與時俱進,教學觀念現代化
1.在教學過程中,允許學生使用手機,將手機作為學習工具
手機除了是通信工具以外,也可為學習所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聽,不讓學生帶手機進課堂,以免學生上課玩手機而忽略學習。所以引導學生將手機轉換為學習工具是有必要的。那么如何引導?上課期間,學生拿到工作頁,看到學習任務時,教師可以告知學生,讓學生用手機搜索學習資源。
2.教具現代化
傳統的現代化教具大都是多媒體或一體機等。隨著電子科技的迅速發展,現代化的教學資源層出不窮。例如,云班課、中國大學MOOC等,這些都可以作為教具。以云班課為例,云班課App的功能涵蓋創建班課、團隊教學、班課資源、班課成員、簽到、小組方案管理、云教材學習、投票問卷、頭腦風暴、題庫管理、測試活動、答疑討論、作業—教師評分、作業—指定評分、作業—學生互評、作業—混合模式、課堂表現—舉手、課堂表現—搶答、課堂表現—隨機選人、課堂表現—手動選人、課堂表現小組、數據導出、庫管理、教學包、投屏等,這些功能使學生全程參與,既可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又有利于提高學生團結協作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采用一體化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是分開的,理論課在教室授課,實訓課在實訓場地授課。理論課與實踐課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這樣的教學模式缺點是學生在進行實踐操作時會出現忘記理論知識的情況,理論知識與實踐無法較好地融合在一起。而采用一體化教學方法則可以較好地解決理論知識與實踐脫離的問題。
1.設置一體化教學場地
一體化教學模式對教學場地有較高要求。需要對傳統實訓場地的進行改造,將實訓場地區域劃分為實訓設備區域、實訓工具區域、教學區域、學習資料區域、分組討論區等,方便學生學習。
2.安全文明操作
安全是第一要素。所有的學習過程前提是安全。在分配給學生學習任務之前,首先要強調安全文明操作規程,要求每個學生對安全操作規程爛熟于心。在學習過程中,嚴格要求每個學生按照安全文明規程操作。
3.給學生分配任務
分發工作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解決好工作頁上的各個問題,并在學習結束后對學習成果進行總結。
4.學生分組練習
給學生安排任務,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4~5人,限定時間,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的能力。學生帶著任務去學習,為了高效完成學習任務,每個小組成員都會被分配任務,每個學生完成任務之后,小組要對完成任務情況進行整合。每個學習任務的小組不固定。教師根據每次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及學習能力后,對小組成員進行調整,保證各小組間水平均衡。
5.巡回指導
教師巡回指導,一方面能夠查驗學生是否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操作;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每個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在巡回指導過程中,教師發現學生操作出現問題時,可以給予學生提示或者現場示范。
6.每個學習任務都要求學生撰寫實訓報告,并分組匯報
學生完成任務后,需要對學習過程進行總結,撰寫一份實訓報告,并且每組派一名成員對該組的學習過程進行綜合匯報。學生撰寫實訓報告的過程,其實是對所學內容回顧的過程,能夠鞏固學到的知識。同時,通過撰寫實訓報告,能夠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通過匯報學習,可以鍛煉學生的膽量,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臨場發揮的能力。
7.采用學生互評及教師評價的考核方式
在學習任務完成后,每個學生都要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并對所學知識進行講解。其他學生對其進行綜合打分,并記錄下來。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采用學生互評及教師評價的考核方式,使每個學生都能夠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也可看到其他同學的優點和不足,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同時,教師也了解了每個學生的優點和不足,綜合學生的表現,針對學生的不足,采取措施,給學生更多的鍛煉機會,使學生更加自信,將學生培養成為高素質技能人才。
(三)因材施教
學生雖然在同一個班級,但他們的綜合能力是參差不齊的。因為每個學生的資質不同,學習基礎不同,就會出現同樣的教學方法下仍有小部分學生跟不上學習進度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通過觀察,判斷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分析學生跟不上學習進度的原因,并對癥下藥,使這些學生重拾自信心。
因此,調整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教材及教學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教材中融入現代化教學設計,以工作頁的形式設置學習內容,同時,采用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將手機作為一種教具使用,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學效果明顯。
(作者單位:河南省周口市周口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