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青梅
摘? 要:將地方傳統文化融入教學是新時期的重要訴求,而美術專業作為現階段備受矚目的藝術類專業,是將地方傳統文化與藝術教學融入的最佳方向。但學校在整合過程中必須注重弘揚價值,堅持美術教育發展目標,兼顧學生需求與資源投入,進行區域文化資源的研究。地域人文資源的美術教育為中等專業的美術教育指明了方向,也促進了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區域性審美特點極為突出,將地方傳統文化相關的資源用在中職美術教育中,能夠有效突出其地方特色,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也具有極大的幫助,文章就對此進行探討。
關鍵詞:地方歷史文化資源;中職教育;美術教育
地區歷史文化一般專指在中國古代先秦期間,中華土地各個領域的土地歷史文化。也有學者認為,地區歷史文化只是指中華土地某個領域的先民在某個歷史過程中以及在其間所產生的極富特色的地區考古學文明。而部分作者也將地方文明進行了廣義和狹義的區分,其中狹義的地區歷史文化專指在先秦期間中華土地各個領域之間的生物力量和文化精神資源的綜合;而廣義的地區歷史文化則指中華土地各個領域生物力量和文化精神資源的綜合,從時限上來看,主要是指我國古代至今的所有物質文化遺產。這些物質文化遺產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研究與探索,最終明確:中國地方文化專指我國某些領域中歷史悠久、各具特色,延續迄今并發揮影響力的歷史傳統。由于地方文化在人類生存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影響,所以在地方文化實踐中應盡量結合社會實際,并可以從日常生活中走向實際教學中。
一、地方文化資源在中職美術教育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一)促進地方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地域文明是獨屬于某一地域的獨特象征,是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在地區文化融合發展中,區域文化資源出現了更大的整合過程,而優勢文化資源在這個過程中面臨巨大的挑戰與壓力。由于職業院校培養的是青年群體,而且數量龐大,在相當程度上體現著中國地方文化傳播的未來方向,在中職美術教育中融入大量地方傳統文化能有效地提高中小學生傳承地方文化的能力,這對中國地方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意義巨大。
(二)提升學生美術素養
當代中職美術教育中,藝術理論知識是核心,課程也以橫向拓展為主,但這種培養方式所培養出來的學生可能難以具備很強的藝術創造力。地方的藝術資源和中職美術教育進行結合,可以讓美術教育的方向更加明確。接受這類教育,學生對繪畫會有更加全面的認知,從而也會全方位提升繪畫素養。而且,地方藝術教育資源的整合,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獨有的審美和認知能力,也能夠有效提升學校的競爭力。
二、地方文化資源在中職美術教育中的應用流程分析
(一)地方文化資源的收集與統計
區域歷史資料的搜集,是其開發利用的主要依據。中職學校的教師需要對當地的信息進行收集,并且充分利用當地資源,詳細收集當地歷史資料。鑒于現階段公眾對地方文化信息特別是民俗文化資料抱有偏見,校方應要求有關工作人員能夠對采集到的文化資料做出翔實記載,其是否具有文化利用功能將由集體評估,以防止個別偏差損害地方文化資料收集范圍的準確性。
(二)地方文化資源的評判與選擇
并非所有地區的歷史文化資源都能被用作美術課程中,在傳統文化資源收集完成以后,中職院校相關領導要組織教師以及研究者,對這部分材料進行評估,明確其美術教育價值,并以藝術教育標準為指標,選擇具有一定價值的文化資源進行整合以及歸納,將其作為教學素材進行使用。
(三)教學資源庫的建立
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是需要以備選資料為基礎的,需要對資料進行篩選。教學資源庫建設需要包括以下內容:第一,從研究所獲得的社會價值較大的區域文化資料;第二,需要用現代藝術研究的相關觀點,對區域藝術資料進行合理的分析;第三,收集地方教育資源有關的聲音、圖片、課件等相關的基礎課程文件。課程數據庫中的該類文件有利于各地文化教育信息的獲取,有助于其應用,為各地文化教育的課程發展奠定基礎,確保課程的發展和美術教育發展的準確性。
(四)教學活動實施
教學活動實施即將教學資源庫中的教學內容運用在中等以上專業院校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不但與教學資源相關,還與課堂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藝術相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整合時下有效的教學方式,以此提升本土文化資源在美術教育中的應用價值,為教育教學工作提供經驗支持。而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將教學的情況如實進行記錄,及時總結情況,為以后的資源優化以及資源升級提供參考材料。
(五)教學評價
在研究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應對各個區域能夠提供的內容進行評價,并且收集反饋資料,確定哪些有價值的材料并不適用于美術教學、教學資源使用過程中存在哪些難以解決的問題等。中職學生的邏輯技能和思想意識已達到成熟期,為了提高課程評價的科學性,教師應要求學生給出自己的建議。
(六)美術教育
美術教育專業并非單純地讓學生掌握繪畫理論和技巧,而是通過這些內容的教學,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繪畫技巧,還要培養學生的基本職業道德以及素質,為學生職業技能的提升助力,以此適應民族教育改革的相關要求。除此以外,美術教育還需要承擔初級職稱的美術教育教學任務,同時兼顧培養與美術相關崗位的專業人才,這是一種助力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方法。
(七)地方文化資源的二次開發
教師也需要對教學進行評價和分析,對出現問題的部分,需要詳細分解,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優化措施,以此不斷完善現有的資源庫,使之能促進民族文化的弘揚和學生審美意識的養成。必須重視的是,地方文化教育資源的研究是一個長期性任務,教師需要周期性進行課程評估和調整,使課程資源庫中的內容不斷完善,從而形成一個流程化的課程框架。
三、地方文化資源在中職美術教育中的應用研究分析
(一)方言文化
我國語言種類眾多,特別是在山區,由于交通閉塞以及信息傳播困難,方言依然是人們溝通交流的主要語言。或許很多人認為,方言似乎和美術專業完全沒有關系,但其實它與美術教育密切相關,現在許許多多的民間藝人都有可能從外部被招進各高中級藝術職稱學校,因為一些專業知識能力很強的專職教師,其藝術表達也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邀請“接地氣”的教師,可以讓教師的表達與當地學生的理解接軌,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所教授的知識。
(二)飲食文化
我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八大菜系各有特色,但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講究色香味俱全,其中的“色”就是美術學習過程中的一大材料。審美并不單純只是學會畫畫,而是要培養學生發現美的眼光,飲食中所展現出來的“色”,正是另一種美的體現,也是飲食文化能夠與美術教育掛鉤的重要體現,更是生活中的美與藝術上的美的結合。而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將飲食文化融入其中,這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也是目前多數學者研究的問題。對中職藝術教學而言,學生需要更有針對性地教學,而教師也需要以學生的需求為主,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民間信仰
自古以來,國人宗教意識淡薄,但卻有極強的民間信仰,因此,民間信仰也可以作為美術研究的對象,例如寺廟、佛像等,都能夠為美術的教學帶來幫助。而對中職院校而言,這些教學素材的選用,也是為學生普及文化層面上的美術常識的一種方式,通過對這些民間信仰進行研究,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也可以讓美術生學習到基本的美術知識。而美術學生從臨摹到創作,中間要走一段十分長的道路,教師是學校職能的領路人,可以為學生鋪好前進的道路,而學生需要做的,就是循著教師的指引一路前行,并結合當地藝術文化,深入研究,探尋更好的發展。
(四)民間建筑
民間房屋類型眾多,但從建造的角度來看,多數因地制宜,而且各具特色。比如部分地區人們居住在窯洞內,這與當地的地理環境有關,也與當地的建造材料有關。而國外的建筑和本地的歷史結合在一起,會形成獨屬于美術史中的一個重要資源,而且建筑設計在美術史中的作用,一直以來都不可忽視,而且會促進對歷史的探討更加實際,也更加廣泛。總之,中職藝術教育更多的是偏向實用性與欣賞方面,所以對地域藝術的探索也能夠比較靈活變通,因地制宜地開展和教學。
四、地方文化資源合理利用的注意事項
(一)凸顯地方特色
地方文化資源的建設承載了特定的人文傳播使命,這也決定在其發展過程中絕不能將它單純地當成現有課程體系下的課程案例,而是要針對某一種地域人文教育資源設計特定的教學計劃,確保中職畢業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后,對當地傳統文化有準確的認識,更加喜愛當地傳統文化,從而提高其地方文化保護意識。
(二)突出在課程中的核心地位
我國的地方文化資源,通常都會以綜合性較強的方式展現在人們的面前,而在應用這些教育資源的過程中,教師很易于脫離教學重心。因此教師在當地傳統文化發展的教學進度中,要一直維持傳統文化的重要地位,從藝術的角度對當地傳統文化加以理解,并更多地揭示地方文化在藝術層次的內涵與價值,以最大限度促進學生美術素質的全面提升。
(三)明確培養目標
中職學校的目標,要和當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水平需要相匹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發展,具備高綜合技能水平,不管是在工業生產或者技術服務的一線操作中的新型工人和技能型人員,學習者必須具備愛國主義情懷,并能積極地把體現自我人生價值和服務祖國建設需要結合起來;具備最基礎的科技文化素質以及不斷學習的主體意識和開拓創新能力;具備較好的職業素養,具備所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文科學理論知識、基本專業技能和較為嫻熟的職業技能、具備較強的職業意識和相應的就業技能;擁有較強健的體魄與心靈;具備最基礎的享受美麗與創造美的技能。
(四)分層資源開發
中職院校畢業生的年紀和知識層次參差不齊。所以,當地的教育資源建設必須具有針對性,對教育資源的挖掘與發展需要面向各個階段學生進行分層交流與探索,并必須保持自身優勢,與學生的年紀和知識層次相適應,提高教育資源開發利用的積極性,讓全體學生都能得到當地文化教育資源的藝術滋養。
(五)兼顧開發成本
地方教育資源中等專業學校美術教材建設是一種投入很大的活動,這種投入包括教育部門和學校對教育設備、各類地方資源的購買等相關成本投入,除此以外,還有教學活動人員的成本,課堂實施的成本等,這些都是地方教育資源在中職美術教育中投入的體現。因此,地方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以及開發利用,更應該與實際情況結合,綜合考慮,嚴格控制成本,以避免無目的、無限制的發展方式;同時必須形成詳細的整體規劃,以全面統籌各地資金的投向,保證地方歷史文化資源對中職美術課程開發利用的科學性。
五、結語
傳統文化在中職美術教育中的應用以及中職美術教育的發展,與地方文化以及傳統技藝的傳承直接掛鉤,地方文化的應用更具有重要意義。中職院校的教師以及各地教育部門應當重視這些內容的融入,強化地方資源的開發利用,讓其在美術教育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陸穎. 論地方文化資源在中職美術教育中的開發與應用[J]. 藝術家,2019(05):117.
[2]宋凱利. 試析地方文化資源在中職美術教育中的開發與應用[J]. 考試與評價,2019(10):139.
[3]趙雅超. 地方文化資源在中職美術教育中的開發與應用[J]. 教育教學論壇,2020(51):46-47.
[4]索奕雙. 地方文化資源在美術教育中的開發利用研究[J]. 浙江工藝美術,2008(02):93-95.
(責任編輯:孫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