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聰LOU Cong
(中鐵十四局集團房橋有限公司,北京 102400)
北京市大興區舊宮鎮花語金郡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3.2 萬m2,共計10棟住宅及一個地下車庫,住宅地下2~3 層,地上6~21 層,車庫地下2 層。其中15#、16#樓為裝配整體式混凝土剪力墻結構,高度為52.5~55.5m。預制化率(混凝土體積比):預制墻體49.28%、預制樓梯100%;樓板:46.15%。
15#產業化住宅樓,地下3 層,地上17 層,共計兩個單元,單元面積249m2,總建筑面積10263.58m2;16#產業化住宅樓,共計三個單元,單元面積249m2,地下3 層,地上18 層,建筑面積16156.71m2。單個單元疊合板24 塊,預制墻體24 塊。其中:-3~-1 層墻體為現澆墻體、頂板為現澆板;1~3 層墻體為現澆墻體、頂板為疊合板;4~18 層墻體為預制墻體、頂板為疊合板。如圖1所示。
圖1 樓體平面圖
①預留預埋:墻體預留預埋包括臨時支撐孔、爬架螺栓孔、模板固定孔等;頂板預留預埋包括水電預埋孔、測量孔、墻體支撐套筒、標高調整螺栓等。
②構件堆放:疊合板堆放:堆放時墊100×100 方木,墊木必須放置在疊合板吊點處,板兩端及跨中位置均設置墊木且間距不大于1.6m,墊木必須上下對齊;疊合板堆放層數不得超過5 層。15#、16#樓每個單元需疊合板24 塊,為滿足施工,每個樓現場存放2 個區48 快疊合板。預制墻體存放:采用插板架,插板架尺寸為7.6m×24.1m,高0.8m,插架四周搭設工人操作架,操作架架體總高3.6m。15#、16#樓預制墻體分別堆放,單個堆放場區約200m2,可堆放預制墻體約60 塊。每個單元預制墻體24 塊,可滿足現場堆放2 個區的需求。預制樓梯碼放:支點與吊點同位;支點木方高度考慮起吊角度;樓梯到場后立即成品保護;現場樓梯存放單層樓梯數量,共計10 塊預制樓梯。注意:起吊時防止端頭磕碰;起吊角度大于安裝角度1-2 度;構件存放場地應硬化且平整。
③工具準備。見圖2。
圖2 配件工具圖
①疊合板安裝。
工藝流程:測量放線——安裝支撐——疊合板吊裝——板帶模板支設——驗收。
測量放線:根據支撐平面布置圖,在樓面畫出支撐點位圖;根據預制疊合板平面布置圖,在墻體頂部彈出疊合板邊緣控制線。
支撐體系:支撐采用可調節鋼制PC 工具式支撐,支撐間距及位置經建研院計算后確定。現澆混凝土強度≥75%設計強度時,拆除支撐。保證現場施工15#16#樓滿配2 層支撐體系,另配置2 個單元支撐體系進行周轉、調配。
疊合板吊裝:吊點數量:長、寬均小于3000mm 的預制疊合板為4 個吊點,吊點位于疊合板四個角部方向;尺寸大于3000mm 的疊合板為8 個吊點,吊點須對稱分布,確保構件吊裝時受力均勻、吊裝平穩。
圖3 疊合板吊裝示意圖
疊合板吊裝施工注意事項:1)疊合板外伸鋼筋不得彎曲;嚴格控制墻體混凝土澆筑標高,比疊合板底高3cm,墻體澆筑拆模后沿墻頂彈疊合板底標高線,沿線用云石機切縫,人工剔除高出部分的混凝土。2)與梁筋沖突時,先拆除梁上鐵鋼筋,疊合板就位后再安裝;墻體混凝土澆筑時預留梁窩,所有梁與頂板一同澆筑。3)疊合板吊裝時,為保證吊裝時施工安全,確保操作工人有操作面,經現場吊裝試驗,確定吊裝順序。從北向南,自東向西。
模板支設:
本工程疊合板之間設有板縫,寬度為40mm、60mm、120mm;板縫模板長度不大于1.5m,保證工人搬運、安裝方便。為防止漏漿及后期頂棚施工時膩子表面開裂,模板表面在板縫范圍內設3mm 厚三合板襯板,澆筑完成后形成3mm 凹槽,裝修時補平。
驗收:
主要驗收項目:復核構件安裝位置、節點連接構造及臨時支撐;預制構件完整性;疊合板安裝標高。
②樓梯安裝。
工藝流程:螺栓預埋→樓梯上下口鋪2cm 砂漿找平層→測量放線→樓梯板吊裝校正→灌漿(封堵)。
施工重難點:測量放線、樓梯吊裝校正。
螺栓預埋:樓梯休息平臺澆筑前,將預埋螺栓進行預埋。定位準確、牢固可靠。
測量放線:在樓梯四周墻體上放出樓梯上、下梯段板控制線。在樓梯平臺上劃出安裝位置(左右、前后控制線)。在墻面上劃出標高控制線。預制樓梯無裝修做法,樓梯休息平臺為3cm 地面做法,預制樓梯安裝完成后,比平臺板結構面高3cm,為保證后期裝修效果,此處標高必須重點控制。
樓梯吊裝校正:
起吊:吊裝時應使踏步平面呈水平狀態(起吊角度稍大于安裝角度,吊裝時采用3m、3.9m 的鋼絲繩),便于就位,且樓梯吊裝過程中鋼絲繩在豎直方向垂直于樓梯和吊裝梁。(圖4)
圖4 樓梯吊裝校正圖
就位:就位時樓梯板保證踏步平面呈水平狀態從上吊入安裝部位,在作業層上空30cm 左右處略作停頓,施工人員手扶樓梯板調整方向,將樓梯板的邊線與梯梁上的安放位置線對準,放下時要停穩慢放,嚴禁快速猛放,以避免沖擊力過大造成板面震折裂縫。
校正:基本就位后再用撬棍微調樓梯板,直到位置正確,擱置平實。安裝樓梯板時,應特別注意標高正確,校正后再脫鉤。
絲木棉源于異木棉。三十多年前,異木棉由一顆種子從異國他鄉漂洋過海,來到廣州。它原產南美洲的阿根廷,樹干肥大,有突刺,像刺猬一樣,而樹高通常在十米到十五米之間,樹姿優美,花艷密集。在南方許多城市,特別是在廣州,市民直呼它的學名——異木棉,因其繁花掛枝,粉色拂面,格外美麗,也有地方稱其為“美人樹”或“美麗異木棉”。在日本,異木棉叫白杜,別稱絲木棉、桃葉衛矛。在華軟學院,絲木棉被譽為校花。
③空調板安裝。
安裝前應在墻上彈出構件外挑尺寸及兩側邊線,校核高度。懸挑板的臨時支撐應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各層支撐應上下垂直;吊裝上層懸挑板時,下層至少保留三層支撐;構件就位需調節時,可采用撬棍將構件仔細與控制線進行校核,將構件調整至正確位置,將錨固鋼筋理順就位;將錨固鋼筋與圈梁或板主筋進行綁扎連接。
④預制墻體安裝。
工藝流程:測量放線、找平→插筋定位→預制墻吊裝→調節就位→墻體灌漿→驗收。
施工重難點:插筋定位、灌漿。
測量放線、找平:根據施工圖紙在樓板上彈出墻體控制線,預制墻體與樓板有20mm 灌漿層,在預先埋設的螺栓套筒上擰上螺栓,用水準儀將螺母頂調節至墻體底部設計標高處,每面墻體調節螺栓設4 個。
因主樓三層~四層為裝配式轉換層。鋼筋定位采用鋼制定位鋼板進行定位;轉換層墻體合模前,按照施工圖紙的鋼筋定位尺寸進行插筋;墻體合模完成后,對模板上口尺寸進行復核,墻體吊裝前,再使用定位鋼板進行定位復核。
墻體起吊:起吊墻板采用專用吊裝梁,用卸扣將鋼絲繩與外墻板上端的預埋吊環相連接,并確認連接緊固后慢慢起吊;墻板吊至作業層上方。待到距預埋鋼筋頂部2cm處,使用反光鏡將套筒位置與地面預埋鋼筋位置對準后,將墻板緩緩下降,使之平穩就位。
外墻板起吊按外墻板吊裝順序圖開始起吊;先外墻,后內墻,順時針進行吊裝作業。
斜支撐安裝:吊裝就位后快速利用螺栓將預制墻體的斜支撐桿安裝在預制墻板及現澆板上的螺栓連接件上,快速調節,保證墻板的大概豎直。
注意事項:1)提前對斜支撐布置圖進行深化,尤其是轉角部位的墻體支撐易相互影響,本工程初始設計即出現轉角位置斜支撐相互影響,影響施工的情況,現已與構件廠家、支撐廠家及設計單位溝通解決。2)斜支撐安裝需采用可調節長度的螺桿,調節長度450mm。(共500mm)3)橡塑棉防止漏漿。4)構件標高控制構件位置控制制;鋼筋盡量不貼套筒壁。5)構件位置調整:內外位置使用斜撐調整;左右位置施工特制工具;上下使用鉤式千斤頂。
圖5 預制墻體安裝示意圖
本工程墻體灌漿使用坐漿分倉灌漿工藝。
工藝流程:
坐漿料分倉→坐漿料封逢→坐漿料養護→套筒灌漿。
①根據測量放線確定墻板位置,并在相應位置做20mm 的坐墊砂漿,坐墊砂漿做成“錐”形,底座寬50mm,高30mm。②在砂漿靠近外葉墻部位放置一通常硬質橡膠條(10mm 寬),墻板長度不超過2m 時不進行分倉、2~3m 時分為1~2 倉。③用小抹子在墻根將座漿料抹成小八字,由于坐漿料高強度且硬化快,縮短了注漿的工期,相比于傳統的用水泥砂漿封堵時,其抗壓、密封性能更好更安全,更有效地保證灌漿時不漏漿。④封縫和分倉完成后,坐漿料常溫應養護24 小時,抗壓強度即可達到30MPa,此時絕對不會由于灌漿壓力導致脹裂而漏漿。而用水泥砂漿在墻體外邊緣進行封堵時,由于水泥砂漿抗壓強度低,并且養護時間長,灌漿時灌漿壓力會使其脹裂而漏漿,導致工期延誤。
套筒灌漿:
①注漿工人需經專業培訓,注漿全程人員監控。②灌漿前應清掃樓板表面,不得有碎石、浮漿、灰塵、油污等。③漿料應從下面灌漿孔灌入,直至上面排氣孔溢出為止,以利于排出套筒中的空氣,使灌漿充實。④灌漿開始后,必須連續進行,不能間斷,并應盡可能縮短灌漿時間。⑤充填完畢后4 小時內不得移動套筒,灌漿材料充填操作結束后1d 內不得施加振動、沖擊等影響。⑥灌漿料攪拌方式:推薦采用機械攪拌方式,攪拌時間一般為1-2min,采用人工攪拌時,應先加入2/3 的用水量拌和2min,其后加入剩余水量攪拌至均勻。(標準稠度加水量為12%-14%,如有差異,要以說明書為準)
現澆墻體:主要在核心筒位置,此區域墻體模板使用大鋼模進行施工,此部位使用大模板重點考慮梁柱節點部位及降板部位的施工方法。
現澆節點:暗柱、轉角柱部位采用鋼框木面板作為模板,鋼框木面板采用高品質多層板作為面板,50*30 方鋼作為背楞,模板整體剛度大不易變形,且重量較輕,現澆處混凝土要求高于構件混凝土一個等級。
綜上為裝配式建筑主體構件安裝及現澆部分的施工方法,本項目通過現澆節點的方式把構件連接成一個整體,做到等同現澆的效果。
總之,裝配式建筑要求預制構件由工廠制作,運輸至現場進行安裝,節點處通過現澆工藝進行連接,從而達到結構質量等同現澆的效果,同時大大減少了現場的濕作業,及模板的數量,縮短了施工工期,更加規范施工現場,加強了施工現場的文明施工。但裝配式建筑對現場的施工要求更高,對施工人員的素質要求更高,建筑工業化發展還需更加規范,工藝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