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亞洲
山東能源西北礦業是山東能源集團在西部投資興業的區域公司,于2021 年12 月在西安注冊成立,主要承擔著陜西、山西、甘肅、內蒙古(部分區域)產業投資、管理、關系協調的主體職能。目前,公司擁有20 余家全資、控股權屬單位,產業分布在陜甘晉蒙魯五省區十地市。其中,生產煤礦9 處、在建籌建煤礦3處、專業化公司8 個、職業院校1 所,從業人員1.4 萬人,煤炭規劃總產能4440 萬噸/年,生產礦井核定產能3140 萬噸/年。2022 年生產煤炭近3000 萬噸,完成營業收入231 億元,實現利潤55 億元,期末資產總額達到477 億元。
新聞宣傳工作是國有企業各項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企業外樹形象、內聚合力的重要渠道,是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托。作為國有企業,必須充分認識新聞宣傳工作的重要性,要把新聞宣傳工作從思想上重視起來,樹立新聞宣傳工作在企業發展中催化劑和沖鋒號的作用,讓新聞宣傳和經營發展相互促進。為此,西北礦業公司堅持以新聞宣傳工作“質效雙提”為引領,傳遞好企業“蓄勢突破”的好聲音,凝聚起“跨越發展”的正能量,重點實施新聞宣傳“十百千”工程,為打造山東能源集團西部投資開發建設橋頭堡賦能助力。
在山東能源集團新聞媒體體系下,西北礦業公司以建設1+2+N 平臺矩陣為統領,全力打造西北礦業公司及權屬單位十個制度健全、管理規范、特色鮮明、覆蓋面廣、關注度高、影響力大的自辦媒體宣傳平臺,準確發出西北好聲音、生動講好西北好故事。一是健全制度。建立健全《新聞宣傳工作管理辦法》《自辦媒體管理運營辦法》等十多項媒體平臺工作制度和應急處置預案,嚴把政治關、政策關、保密關,杜絕表述錯誤、泄露企業秘密等問題發生,確保自辦媒體的合法性、權威性、安全性,以持續健全完善的工作制度、強有力的執行落實機制為媒體平臺安全規范運行保駕護航。二是規范管理。始終堅持“黨管宣傳、黨管媒體”原則不動搖,始終把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放在第一位,牢記“為黨宣傳”的政治使命,積極踐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守定力、激活力、提內力、聚合力,以團結穩定鼓勁、以正面宣傳為主,堅決守好意識形態“主陣地”,唱響主旋律,壯大正能量,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按照“誰開設、誰主辦、誰負責”的原則,對內容審核、保密審查、安全管控等內容進行界定,進一步明確自辦媒體管理責任、運營責任、發布責任,配齊專兼職人員,強化運營管理,做到新聞有策劃、稿件有審核,發布新聞有規律、內容不斷檔,持續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三是打造特色。聚焦企業發展大局、重點工程、目標任務,圍繞各階段工作重點,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專題專欄、宣傳品牌,精心謀劃“自選動作”,推出原創新聞作品,實現自辦媒體獨具一格、出色出彩,提升吸引力,擴大影響力。今年以來,公司累計在山東能源集團網站、官微、電視、報紙等平臺發稿430 余篇,西北礦業自辦媒體累計發布稿件864 篇、視頻193 條。
西北礦業公司探索建立以宣傳工作人員為主、基層通訊員為輔的新聞宣傳隊伍,采取常態化輪訓、專業化培訓、實戰化練兵等方式,著力培養100 名政治過硬、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經驗豐富,能寫、會拍、能錄、會編的全媒體人才。一是常態化輪訓。以培養鍛煉“全媒體型”人才為目標,建立“西北礦業新聞宣傳工作人才庫”,按照基層單位工作需求,通過推薦、考察等方式選派人員到上級媒體平臺輪訓,實現新聞宣傳工作輪訓的常態化、規范化。基層單位選取熱愛寫作、喜愛攝影、擅長拍攝制作視頻的職工到宣傳部門輪訓,擇優向上推薦。建立健全輪訓成效反饋機制,綜合運用輪訓結果,將輪訓學習成效與個人晉升掛鉤。二是專業化培訓。積極參與“全員大培訓、素質大提升”培訓項目實施,對接高層次專業培訓機構和專業院校,每年組織骨干新聞宣傳人員“走出去”,學習媒體融合發展方面的新理論新知識,掌握設備操控、短視頻拍攝、融媒體策劃、精品稿件寫作等方面的新技術新方法。定期開展專題交流或對標提升活動,有針對性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加強各基層單位間對標學習、工作交流,借鑒好經驗、好做法,提升新聞宣傳工作水平。三是實戰化練兵。以實戰操練作為提升新聞采寫能力的關鍵手段,組織宣傳骨干和通訊員,分片區適時開展“走一線、看發展”采訪活動,定任務、定主題、列單子,在干中學、學中干,增強現場采寫、實地拍攝和后期編輯能力。首創將“通訊員”作為13 個工種之一納入首屆全員素質提升技能大賽,通過崗位描述、理論考試、實操寫作等三個階段競技,掀起了“學技能、增本領、提素質”的熱潮。
西北礦業公司在媒體平臺推出1000 篇導向正確、內容真實,新聞性強、傳播效果佳,內聚人心、外樹形象的優秀新聞作品。一是以質量為根本,打造過硬宣傳品牌。高品質的新聞宣傳報道就是生產力,也是鍛煉新聞宣傳人才的“磨刀石”。堅持“內容為王、質量為基”,倡導質量第一,反對粗制濫造,每月評選“品質高、角度新、有深度、有溫度”的新聞稿件。每月下發新聞宣傳要點,定期召開新聞宣傳工作協調溝通會,壓實各級工作責任,激發整體工作活力,以實干爭先的姿態不斷推動新聞宣傳工作開創新局面。《西北礦業:跑出創業“加速度”》《“五融合五提升”催生區域融合“勃勃生機”》《“六大協同”讓“內循環”潛能不斷釋放》《智慧礦山建設精進不怠》《山東能源西北礦業:TBM 讓礦井涅槃重生 一項“黑科技”改革礦井“命運”》等多篇新聞稿件在省市、國家級等多個重要媒體刊發,引起廣泛影響。二是以考核為動力,推動形成大宣傳格局。按照企業規模、員工數量等將各權屬單位劃分為三類,分配月度、季度各媒體平臺投用稿指標,每周一策劃、每月一排名、每季一通報、年底一評選,考核結果與企業日常1+N 考核、黨建責任制考核掛鉤,形成“人人頭上有指標、人人肩上有責任、人人動手寫稿件”的大宣傳格局,助推新聞稿件增量提質。三是以需求為導向,拓展新聞刊發渠道。為增加自辦媒體與職工受眾的粘性,按照階段性新聞宣傳工作要求,結合權屬單位工作實際需求,適時調整各媒體刊發渠道和欄目設置情況。堅持把新聞宣傳觸角延伸至生產一線、把鏡頭聚焦到生產一線。開設“基層風采”“一線聲音”“西北文苑”等欄目,引導廣大新聞工作者爭當企業歷史的書寫者、發展進程的記錄者、西北故事的傳播者,實現新聞宣傳隊伍素質能力與新聞作品質量數量“雙提升”。貼近“一線”,把鏡頭對準職工,用筆頭鏈接基層,以接地氣的新聞報道為“奮斗者”鼓勁加油。《我們“就地過年”有N 種方式》《洗好“黑金子”》等一系列深入淺出、情理交融的“接地氣”作品,讓職工群眾看后產生了情感共鳴,受到廣大讀者普遍好評。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引領、凝聚人心”的作用,對各條生產戰線上涌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了大張旗鼓的宣傳。其中,《胡興偉:扎根在礦山的“創新達人”》等一大批先進典型事跡傳遍礦區、家喻戶曉,成為廣大職工爭相學習的“香餑餑”。
新時代,新征程,新形勢,催生新任務。西北礦業公司在實施新聞宣傳“十百千”工程以來,新聞報道的針對性、時代性、實效性不斷增強,多篇報道在省部級以上媒體刊發,形成了“人人關心、人人支持、人人參與”的新局面,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思想保障和輿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