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順
此前,教育部辦公廳正式公布了61項全國特殊教育教師教學基本功展示案例和102項全國融合教育優秀教育教學案例,這163個案例覆蓋了全國31個省區市,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殊教育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的一個縮影,也為特殊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以后的改革創新提供了樣板和思路,是貫徹《“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的重要成果,也是落實《關于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的有力舉措,具有重要意義。
在此次公布的案例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普通學校,這是普通學校走向特殊教育主戰場的一個重要標志。普通學校必須壓實融合教育主體責任,重點加強4個方面的工作。一要創新殘疾學生入學以普通教育方式優先的具體實現形式,真正實現就近就便接受義務教育,做到全覆蓋、零拒絕,使特殊需要孩子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二要加強支持保障體系建設,針對特殊需要學生的具體實際,做好經費預算、師資安排、資源教室建設和使用等工作。三要加強課程改革與評價改革,持續推進教育思想與教育觀念、教育教學內容與方式、考試評價的要求與形式等方面的改革,使得特殊需要學生在融合教育的實施過程中真正接受適合的、有質量的教育。四要注重加強相應的校園文化建設和營造好社會輿論氛圍,真正做到理解殘疾學生及其他各種特殊需要學生,接納和理解融合教育,尊重人的多樣性和基本教育權利。
認真研究每一個案例所在地,我們不難發現,絕大部分地區都有一所辦學質量較高的特殊教育學校,而且特殊教育學校幾乎都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關鍵性作用。辦好特殊教育學校,有4項關鍵任務。一是堅持三全育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改變“長于智、疏于德、弱于體美、缺于勞”的單純缺陷補償觀念,結合殘疾學生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真正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二是深入推進課程改革,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要積極主動吸收普通學校課程改革的最新成果,結合特教學校實際落實核心素養導向。三是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提升學校綜合育人功能。要建立專業資質規范、專業發展順暢、專業能力一流的特殊教育教師和其他專門人才隊伍,認真落實“弘揚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要求。四是加強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建設,提升其綜合指導能力。要加強特教學校的人力、財力、物力投入,在人員編制、財務預算、建設規劃等各方面切實考慮其承擔資源中心職能的特殊需要,予以特殊支持和全面保障。
從此次公布案例的區域結構看,區域不平衡需要高度重視,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一些地區特殊教育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當前,“十四五”提升行動計劃實施的時間已經過半,我們希望各地各校:從案例交流展示中學習先進典型,汲取榜樣力量,激發干事創業活力;同時結合教師能力提升和融合教育推進,認真總結工作,在補短板強弱項上下功夫。相信這將有力促進“十四五”提升行動計劃的更好實施。
愿兩年一度的特殊教育教師教學基本功展示和融合教育優秀教育教學案例遴選活動再次拉開帷幕的時候,各地的特殊教育能夠展示出一個全新的面貌。
(作者為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