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習近平主席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接力棒,歷史地落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習近平主席強調,我們要按照黨的二十大的戰略部署,“作出我們這一代人的應有貢獻”。在世界充滿變亂、困頓和迷茫的當下,一個始終真正立足于人民,專注致力發展、樂于造福世界的中國,展現出了高度的穩定性和確定性,這是中國人民之福,也是整個世界之福。
黨的二十大為中國未來擘畫出宏偉藍圖,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產生新一屆國家機構組成人員,昭示著新征程的步伐已經邁出。可以說,開完兩會后,中國社會的方向感進一步清晰明確了,信心和干勁都得到了新的夯實與補充。對國際社會來說,中國兩會傳遞的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堅定信念,展現的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胸襟格局,都是當今世界的稀缺品和正能量。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后的當天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記者會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涉及新一屆政府施政目標、中國經濟前景、港澳未來發展、民營經濟發展、兩岸交流合作、中美關系等多個領域。他表示,新一屆政府的工作,就是要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貫徹好、落實好,把黨的二十大擘畫的宏偉藍圖變成施工圖,與全國人民一'道,一步一個腳印把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這些話說得很實在,描述的實際就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以及中國全社會推進強國建設的過程。
從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到李強總理的答記者問;不難看出當下中國砂重要共識:堅持人民至上,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推動高質量發展,這是增進人民福祉的根本之道,也是強國建設的現實路徑;堅持改革開放,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這些都是中國人民的共同心聲,在中國社會形成了最大范圍的公約數,因而它的力量也將是無窮的。
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戰略定力和戰略清醒。當今世界,許多國家尤其是美西方國家的政治亂象,根源在于利益集團綁架政黨政治,表面上一口一個“民意”,但唯選票論是非的做法根本經不起細看,里面夾雜的全是個人私利。為爭奪選票而陷入政黨惡斗的執政精英,在國家發展和對外交往的重大方向性問題上卻迷失了方向,甚至反復出現大政方針的“急轉彎”,導致國家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不僅退退難以解決,反而讓內部矛盾更加激化,對外也不斷展現出破壞性。
中國始終保持了真正實事求是的態度——不回避問題與壓力,同時以積極有為的姿態,不畏艱難險阻,迎難而上。這種實事求是來自于中國共產黨的特殊屬性,也再次展示了中國制度的優越性。從宏偉藍圖到施工圖,既有著眼大局的頂層設計,也有專注當下的腳踏實地。每一個環節都有架構分工,銜接起來也越來越順暢,體現了中國政治體制的日益成熟。新時代十年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也都轉化為人民對黨和國家的充分信任和高度信心。
事實上,如今只要中國提出一個戰略規劃或遠景目標,不僅中國入,就連全世界都相信中國決不是喊口號,而一定會是說到做到的。有人即使嘴上不承認逢一點,但身體卻很誠實。試想一下,如果華盛頓認為中國不會實現民族復興,那么還會像現在這樣焦慮、敏感、多疑、攻擊性強嗎?美國的這些反常表現從側面反映出,中國的穩步發展以及巨大潛力,讓習慣了唯我獨尊的美國霸'權感受到了威脅。只是他們找錯了對手、更走錯了方向,遏制打壓不會讓美國變得偉大,更阻擋不了中國邁向復興的步伐。
當然我們也知道,中國前進的道路上還有這樣那樣的困難,還有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但我們從來都是在克服困難中不斷實現新發展的。一個不怕困難、團結奮斗的中國,朝著“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開始了新的出發。它將不斷實現自我超越,并將這種超越轉化為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這也將對外界形成巨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從而為世界破解難題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造福全人類。▲
環球時報202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