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利平
越南統計總局的數據顯示,根據預測,今年4月中旬越南人口將達到1億。越南方面對此表現出了高度重視的態度,不僅越南統計總局表示這將是一個“值得驕傲的里程碑”,有助于提高越南的“國際地位”和競爭力,統計總局還將和公安部、衛生部等有關部門配合在4月中旬為“第1億名公民的出生”舉行歡迎儀式。這一消息不僅在越南國內引發關注,也引起了國際媒體的廣泛討論,越南人口過億到底對越南意味著什么?又對地區產生何種影響?
據越南統計總局數據,截至2022年4月1日零時,越南已有9920萬人口。按照近年來越南人口平均增長率走勢,預計到2023年4月中旬,越南將成為世界第15個人口過億國家,也將是東盟國家中第三個人口過億的國家(另外兩個人口破億的東南亞國家是印尼和菲律賓)。
從世界歷史發展進程來看,人口規模是一個國家國力和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一個國家擁有了一定人口規模,形成“人口紅利”,能給工業化、現代化提供源源不斷的年輕勞動力,并推動規模效益,降低生產成本,形成國際比較優勢,吸引地區乃至全球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轉移到當地,推動當地經濟快速發展。作為近年來在區域乃至全球表現亮眼的新興經濟體,越南的“人口紅利”狀況如何以及能夠持續多久,一直是越南自身以及區域其他國家都比較關注的一個話題。
自2006年以來,越南人口結構發生積極變化,年輕勞動力人口大幅增加,開始進入“人口紅利”階段。紡織業、鞋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紛紛進軍越南,吸收了大量年輕勞動力,推動了越南經濟的高速發展。根據越方統計,2022年越南紡織服裝及鞋業出口總額達710億美元,創歷史最高水平。其中紡織服裝出口額達440億美元,同比增長8.8%;鞋類和手提袋出口額達270億美元,同比增長30%。越南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紡織品和鞋類出口國。在外貿的強勢拉動下,2022年越南的經濟增長率為8.02%,是25年來最高,也因此位居全球新興經濟體前列。
同時,一定人口規模有助于拉動國內消費,推動經濟持續增長。根據越南國家統計總局的統計,2022年越南社會消費品和服務零售總額預計為5679.9萬億越盾(約合人民幣1.6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9.8%,如果剔除價格因素,增速達15.6%,遠遠大于出口增長,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的增長。也是基于人口規模優勢,越南制定了中長遠發展目標,即到2030年越南人均收入達到1.8萬美元,到2035年成為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到2045年成為高收入國家。為此,越南提出2025年之前經濟年均增速應達到6.5%-7%,未來10年GDP持續保持在6%以上的增長速度。
按照此前越南方面有關專家的預估,越南“人口紅利”時期從2006年開始,預期將于2042年結束;在204-2039年勞動年齡人口數字將達到峰值約7200萬人。而按越南當前2.0左右的總和生育率,未來越南的人口還會進一步增長,“人口紅利”在接下來一段時間還會繼續凸顯。
但是,不可否認人口達到一定規模之后,越南也面臨一些挑戰。比如人多地少,越南1/4為平原,其他則為山地,可耕種面積有限;人口素質不高;性別比例逐漸失調,2006年越南男女出生人口比例為108.6:100,到2016年,該比例為112:100。如何應對這些挑戰,直接影響到越南“人口紅利”持續的時間。
在地區層面,越南人口過億,無疑將進一步彰顯越南在地區的影響力。作為東盟的成員,越南如何將人口規模優勢轉換成在地區的軟實力,推動東盟一體化進程,值得關注。
當然,在當前個別國家正在不遺余力地推動與我"脫場”“斷鏈”的背景下,不排除其拿著越南人口過億做文章,.糾集其盟友加大在越南的產業鏈、供應鏈布局,企圖對我筑起小院高墻。對此,我們應保持戰略定力。一方面,中越同是社會主義國家,雙方有著強烈的戰略互信;另一方面,越南和中國兩者之間不是簡單的相互替代關系,從戰略上是互利共贏的伙伴,在復雜的產業鏈分工上則既有協作也有競爭。
總之,人口的增長或減少是經濟發展的自然規律,不宜片面夸大某一方面,需要客觀理性判斷其長短,真正將人口因素管理好,更好服務于本國乃至地區和世界,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向努力。▲(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環球時報202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