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穎慧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強化就業優先政策,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多省公務員擴招,對高校畢業生來說是一個重大的利好消息。
自2023年1月以來,全國20多個省份陸續啟動了2023年度公務員省考招錄。各地不斷加大支持力度,擴大招錄規模。據統計,相較2022年,公務員整體擴招約16%。其中甘肅、云南、廣西、內蒙古4個省份擴招超過50%,擴招規模分別達79.7%、59.0%、55.2%、50.7%。而東部沿海地區的發達省份則呈現小幅擴招的趨勢,比如江蘇擴招比例超過13%,山東擴招比例則為9.7%。
消息一出,“2023年多省公務員擴招超50%”登上微博熱搜。尤其是擴招幅度最大的省份甘肅省,擴招接近80%,這一數字引起廣泛關注。網絡消息同時顯示,不少招錄政策均體現了一個較為明顯的特征:面向應屆畢業生擴招。河南省2023年全省共計劃錄用公務員9134人,其中34%的職位不限制專業,98%的職位不要求基層工作經歷。且對2023年應屆碩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職人員)的報考年齡可以放寬到40周歲以下;湖北等地還明確了2021年、2022年普通高校畢業生可報考身份要求為2023年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的職位,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山東的招錄計劃專門設置應屆畢業生定向招錄計劃1921個,比2022年度增加573個。
為何會呈現以上態勢?首先,這與2022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激增息息相關。據教育部數據,2022年高校畢業生達到1076萬人,規模和增幅均創歷史新高。教育部和人社部預計,202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再增加82萬人,達到1158萬人。其次,在三年疫情的背景之下,就業的不確定因素增多,高校畢業生的職業選擇、職業理想和職業評價發生了明顯變化,逐漸開始傾向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而體制內就業顯然具有突出的優勢。北京大學“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課題組的問卷調查顯示,2021年到體制內單位入職的高校畢業生達到49.3%。在多種因素疊加之下,“擴招”勢在必行。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強化就業優先政策,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多省公務員擴招,對高校畢業生來說是一個重大的利好消息。多年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一直是社會難點、痛點,其數量居高不下,規模日益龐大,可以說在人才供給端和需求端之間形成了結構性矛盾,“畢業即失業”的困境纏繞年輕人已久。而各地省考加大了向高校畢業生的政策傾斜,讓更多人有機會考試,進而選擇心儀的崗位,無疑是給年輕人的一針強心劑。
此外,2023年各省的招錄公告要求破除畢業院校、國(境)學習經歷等限制,根據職位需求合理設置資格條件,為各類人才搭建合適的就業平臺,均顯示了當地鼓勵基層就業、希望能夠吸引各類人才到基層來、進一步充實基層人才隊伍的信心和決心。為了引進人才、促進發展,一些縣城加大了財政投入,推出了更多吸引高學歷人才的政策,名校碩士、博士生扎堆進入縣城、進入體制內基層崗位的現象也屢見不鮮。年輕人是參與并助力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體,應早早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將個人發展目標融入國家需要。讓其奔赴一線,特別是邊遠一線工作,不僅能有效推動基層社會治理,還能極大地鍛煉自身能力,未來更能帶動和反哺基層,實現基層經濟復蘇。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世上沒有白費的力氣,也沒有意外的成功。盡管各省公務員招錄人數變多了,但是報考人數也會隨之增長,在一向激烈的競爭之下,擴招并不意味著“上岸”更容易。對于畢業生們來說,充分準備考試、留心崗位的報錄比,依然是需要長期和重點關注的問題。
(作者系資深媒體人)